清廉国企案例展播(3)浙江省地矿建设有限公司 | “三建融合”夯基筑廉 赋能打造“清朗空间”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29 21:14 1

摘要: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关键一年。浙江国资国企紧扣习近平总书记“4+1”重要要求和省委“132”总体部署,各级党组织坚决扛起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关键一年。浙江国资国企紧扣习近平总书记“4+1”重要要求和省委“132”总体部署,各级党组织坚决扛起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以更高站位、更严标准、更实举措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以工作实绩实效为坚定扛起“经济大省挑大梁”的国资国企担当提供坚强保障。

由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浙江大学纪检监察研究中心、浙江省委党校全面从严治党研究中心、浙报集团党建传播中心、浙江共产党员杂志集团组织开展的第七届“国企党建创新样本”活动启动征集以来,200余家国企党组织报送500多份案例。即日起,“反腐前沿”微信公众号进行择优展播。

第3期为大家推荐的清廉案例是:浙江省地矿建设有限公司——“三建融合”夯基筑廉 赋能打造“清朗空间”

01 背 景

浙江省地矿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地矿”)系浙江省自然资源集团有限公司一级子公司,其前身为创建于1958年的“全国模范地勘单位”“全国百强地质队”浙江省第一地质大队。2022年,浙江省地勘单位事企分离改革以来,浙江地矿坚决服从国家战略,把握省域先机,紧跟省自然资源集团前行步伐,立足深耕开拓全国地下工程建设市场,以卓越品质深度服务国土空间开发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浙江地矿始终将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改革发展的全过程,紧扣省委“清廉浙江”建设要求,按照省自然资源集团清廉建设工作部署,围绕“1+2+2+N”产业结构布局,从构建体系上入手、从体制机制上创新、从增强合力上发力,将清廉建设融入公司治理重构、风险防控与创新发展全过程,为公司转型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02 简 介

公司以“夯基筑廉 构建清朗空间”目标为牵引,深度融入“精彩空间 携手共创”党建品牌,有效动员全体职工参与,一体推进清廉体系创建、企业职工群建、部门协同共建“三建融合”,形成“个人廉洁自律—家庭廉洁助力—部门廉洁管理—企业廉洁运营”的清廉“点、线、面”递进闭环,绘制全域清廉“大图景”。公司治理效能显著提升,清廉建设优势切实转化为核心竞争力和高质量发展动能。

03 做 法

以“清廉体系创建”固本

夯实清朗空间根基

构建多层次、立体化、浸润式的廉洁文化矩阵,健全主体明确、要求清晰的责任体系与科学评价、定量分析的考核机制。

一是创新浸润,深化有感。将廉洁建设深度融入企业发展战略与文化基因,塑造特色鲜明的“浙江地矿”清廉符号。立足“赓续地质基因 智造精彩空间”的企业使命,创新打造以穿山甲为原型的清廉IP“阳清”(取意“激浊扬清,正气昭彰”),并赋予其“清廉盾牌、警示马甲、拳击手套”三大核心视觉符号,系统传递清廉自守、风险防范与主动出击的廉洁理念,生动彰显企业崇廉尚实、锐意进取的文化品格。持续开发IP衍生载体,编制《廉洁自律手册》《廉洁提示卡》《廉洁齐家倡议书》及多个系列主题海报,推出新春“守岁廉”、端午“清风粽”主题微信表情包,实现廉洁教育具象化、常态化。

二是协同布阵,拓展有形。线上线下同向发力、互为补充,“抬眼可见、驻足可观”清廉氛围日渐充盈。线上“云课堂”融合传播,打造“清廉浙江地矿”公众号精品专栏,上线OA学习天地、“清风贴士”模块,发布提醒信息31条,参与制作“清廉微电影”“青廉说”等可视化内容,强化廉洁教育的影响力。线下“实阵地”扎根场景,在企业文化展厅专设党风廉政建设展区,系统展示廉洁文化建设历程与成果,整合办公区域、项目部、党员活动室等物理空间,打造“清风角”“廉政墙”“文化廊”等特色场景,让廉洁文化可感可触。

三是权责明晰,上下贯通。以“一个要点、两项会议、三支队伍、四类责任、五张清单”为抓手,推动管党治党责任全面落地落实。通过制定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点,定期召开党委专题会议、条线全面从严治党会议,强化部署推动;监督推进“三支队伍”建设,分类制定并组织逐层签订责任书四类,严格落实“五张责任清单”,层层传导压力。同步建立量化考核机制,设置6方面22项指标,并将结果与绩效硬挂钩,以明责、履责、考责、问责的闭环管理,健全权责清晰的清廉考核机制。

以“企业职工群建”聚能

激活清朗空间动力

通过构建“党员干部引领、基层全线渗透、家庭协同助推”的联动机制,将清廉建设融入工作日常、延伸业务末梢、嵌入家庭单元。

一是突出示范引领。群体分类,创新建立“1+3+N”纪律宣贯机制。领导班子带头开展廉洁谈话,2025年累计谈话650余人次,实现中层以上干部全覆盖;发挥党支部、职能部门、生产单位三类主体辐射作用,2025年以来,各级党组织开展集中学习161次,书记讲党课43次;职能部门分类开展规范履职培训13期,覆盖职工1144人次;组建由纪检干部、基层党支部书记、青年骨干等构成的清风宣讲团,挖掘公司内部廉洁从业的优秀事例,深入项目一线开展宣讲活动20余次,打造“行走的廉洁课堂”,实现层层示范、全员参与。

二是打通基层末梢。探索与社区、供应商、合作伙伴建立廉洁共建机制,通过签订《廉洁协议》、开展双向承诺、组织廉洁交底等方式,推动廉洁理念向供应链、合作链延伸。选树“清廉项目部示范点”,通过现场观摩、经验交流等方式,以点带面推动全域提升。畅通群众监督渠道,设立“书记信箱”“清风热线”,依托“自然暖心橙·职工沟通月”活动、基层联系点等,累计收到意见建议17条,及时回应并解决职工关切问题9项,形成内外联动、共建共治的廉洁建设新格局。

三是筑牢家庭防线。连续多年开展“家庭助廉”工作,通过组织参观主题教育展览馆、剖析家族式腐败反面案例、家属座谈会等,创新活动形式开展家庭助廉,守好家庭防线。今年“三八”国际妇女节,公司举办 “同心向廉 幸福传家”主题活动,通过分享廉洁家风故事、征集清廉手工作品、发放“清风传家”廉洁礼包等,引导职工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鼓励家属对职工八小时外行为进行监督,形成家企携手共促廉洁的良好氛围。

以“部门协同共建”提效

优化清朗空间生态

全力打造“三位一体”监督体系,不断拓展监督深度和广度,推动监督工作提质增效。

一是汇聚监督合力,实现从“单兵作战”到“协同联动”的管理模式。加快构建纵横协同的“大监督”格局,建立“一台账一清单双责任双问责”机制(监督任务总台账,问题清单,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将监督任务细化分解20项,明确责任主体与监督主体,双责联动推动问题整改与责任追究,形成监督闭环。同时,强化纪检、审计、财务等部门的协同联动,通过信息共享、问题共商、措施共定,建立问题整改清单42条,推动管理流程再造和制度优化。

二是问题精准感知,实现从“传统粗放”到“精细能动”的监督效能。依托自主研发的项目管理平台,将监督模块嵌入关键领域业务流程,横向扩大数据“资源池”,将项目成本、供应商管理、资金管控等纳入预警管控,构建多平台数据碰撞模型,智能监测异常。2025年实时监督审批事项37000余条,推动优化功能模块12项,精准管控领导干部亲属“从业禁止”“利益冲突回避”等风险,完善自动拦截、实时提示、闭环处置功能,监督从“被动响应”向“主动发现”转变。

三是深化专项监督,实现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的治理成效。紧扣省委重大部署,以“小切口”专项监督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与“千万工程”大局。保障科技创新,严查研发投入与成果转化,助力攻克技术难题,近两年来QC项目获国家级成果3项,省级成果2项,市级奖项13项。选取生态修复代表性项目——松阳县省级山水林田湖草海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古市镇片区),实施重点监督,严控合规与廉洁风险,项目开展农田水利设施修建灌排渠13511m、农田平整与改良684亩等工作,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助力农民增收,充分发挥国企在落实乡村振兴、生态富民战略中的示范作用。

04 成 效

政治生态持续向好

通过常态化廉洁教育和清单化跟踪督办,全面完成年度重点任务153项,民主生活会批评意见整改落实率100%,党内政治生活更加严肃规范。党员干部纪律规矩意识显著增强,主动接受监督、习惯在监督下工作的氛围日益浓厚,截至2025年,动态更新中层干部廉政档案100余人。公司上下崇廉拒腐的思想根基不断夯实,形成了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

治理效能显著提升

“三位一体”监督体系高效运行,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建立动态监测机制,风险防控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实现新突破。2025年以来,开展“违规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专项整治”“涉企第三方服务中介专项整治”“选人用人专项监督”等专项行动6批次,推动修订完善公司制度15项,有效优化管理流程、堵塞制度漏洞,同时持续强化监督成果的综合运用,合规经营水平迈上新台阶,“大监督”格局的协同效应有效转化为治理效能。

发展动能更加强劲

廉洁文化建设深度融入生产经营主战场,科技创新成果丰硕,2023年以来,获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工法、质量创新奖项50余项。项目管理更加规范高效,项目平均利润率提升,有力保障了重大项目的优质高效履约,公司核心竞争力持续增强。

品牌形象日益彰显

廉洁文化软实力有效转化为市场竞争硬支撑。公司廉洁从业的良好形象赢得政府、合作伙伴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市场信誉度显著提升。廉洁共建机制有效延伸至供应链和合作链,亲清企商关系更加稳固。特色廉洁文化活动和载体在青年群体中广受欢迎,相关经验做法在集团公司内部得到广泛推广,为构建清廉国企生态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的实践样本。

策划:陈红艳 余晓叶

编辑:朱思齐 陈哲琦

责编:余建红

编审:陈红艳

主编:章先清

来源:反腐败导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