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与战地澡堂——营教导员何发展的轮战日记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29 21:14 1

摘要:当我路过营部帐篷时,突然,从帐篷冲出20多名战士,把我又抬又抱的拉进了帐篷,喊着号子,跪在地下,把酒碗举过头,给我敬酒。此时此刻,我哽咽的一句话都说不出来,我含着热泪,接过战士们的酒,一碗一碗的喝。当我喝完战士们的酒,他们异口同声喊出“教导员是好样的,教导员你

“一家不圆万家圆”致敬当年每一位老山战友!众所周知,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并不太平,作者的战地日记足以说明“国威军威看西南”的真正含义。——题记

作者在榴一连阵地

1986年,六十一师炮兵团122榴弹炮营进入战区,在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维摩族乡海子边集结。

2月8日,是部队从西北到南疆过的第一个春节。除夕晚上,全营四个伙食单位都准备了丰盛的年夜饭。

晚饭间,我和营长戴志华,副营长崔成贵,走进各连帐篷,给战士们一一敬酒,祝全营官兵新春快乐,身心健康!祝福大家在战区过一个祥和、快乐的新年!

当我路过营部帐篷时,突然,从帐篷冲出20多名战士,把我又抬又抱的拉进了帐篷,喊着号子,跪在地下,把酒碗举过头,给我敬酒。此时此刻,我哽咽的一句话都说不出来,我含着热泪,接过战士们的酒,一碗一碗的喝。当我喝完战士们的酒,他们异口同声喊出“教导员是好样的,教导员你看得起我们”!这时,我已经泣不成声,简直成了一个泪人!

我明白,战士进入战区,部队即将接防,面临生死考验。除夕夜,思乡想家,是人之常情,干部能痛快喝了战士一碗酒,这是对他们最大的关怀,最好的祝福!这碗酒,是官兵之间的友爱,这碗酒,是战友之间友情。这碗酒,不同往常,他代表了战士们爱国戍边的豪情壮志,是英勇作战的坚强决心和意志!

晚饭结束后,我带几个连指导员,在海子边湖畔巡查,看到有的战士坐在湖边促膝谈心;有的仰望蓝天,看着湖水,也许在思亲想家,也许在憧憬战场上如何杀敌立功;有的哼着《十五月亮》、《望星空》….…

在这美好的夜晚,我们几个政工干部没有去打扰他们......夜深人静,我回到帐篷,把这一生难忘的除夕夜写进《战地日记》里,保存至今!

敌炮袭榴二连阵地

金秋十月,战友西安聚会。在前往参观的大巴车上,大家有说有笑,谈笑风生。突然,有几个军嫂问了我一个问题。她们问我,你们这些参战老兵,在老山前线整整一年,有没有洗过澡?

是啊!四十年前我们坚守阵地393天,是怎么洗的澡呢!战场上,不会有澡堂,更没有淋浴房。在枪林弹雨中,在亚热带丛林里,在山高陡坡的白石岩,生活在潮湿闷热的猫耳洞里,战士们经常烂裆烂腿,洗澡是部队最头疼的一件事。我营三个连队,加上营部,坚守着四个阵地。阵地250多名官兵,如何洗澡。开初,大家都没有好办法,战士只能用盆子接点山水,擦擦身子。后来,有的战士提出自己搭建澡篷。于是,战士们从山上砍来竹杆,把竹杆辟成两半,再用竹杆,把山涧水引到猫耳洞旁边。然后,依托工事,把竹杆吊起来,再用罐头盒制做成“花洒”。最后,用塑料纤维袋围起来,建起了“战地澡篷”!

有了“战地澡篷”,部队在枪声炮声中轮流洗澡,有一种独特的感受。既享受着人间沐浴的舒适感,又经受着常人难以承受的恐惧感。1986年6月24日,我营二连阵地遭越军炮弹袭击,落弹24发。一班战士刘东红头部负伤,许多工事炸毁,战士被服炸烂炸飞,伙房被炸塌,“阵地澡篷”也未能幸免。后来,“阵地澡篷”越建越多,影响了“模范阵地”的创建。于是,我们要求各连统一规划,合理搭建,禁止“违章搭建”。

作者向前指廖司令汇报工作

1986年8月13日清晨,天下着蒙蒙细雨,成都军区副司令员、老山前线总指挥廖锡龙,突然到我营阵地视察。他说,他路过我们营阵地看看,顺便吃点早餐。我赶快通知一连炊事班,做了一碗鸭蛋面条。他吃完饭后,握着我的手说:“你们这个阵地,84年被越军特工偷袭,炸掉了西伯利亚雷达,当场死伤48人,你们不能掉以轻心”,我向他表示,请司令员放心,我们一定把阵地建设好,管理好。他听了很高兴,当即挥毫为我营题词:“发扬榴炮营阵地建设、管理好的经验,争取对越作战全胜”! 在首长的关心、鼓励下,全营干部战士利用战斗间隙,加固工事,美化阵地,使阵地面貌焕然一新!

1986年9月,我营被云南前指评为“阵地管理,阵地建设”先进单位,授锦旗一面,奖金1000元。

作者何发展

作者简介:何发展,陕西长武人,一九七四年十二月入伍,原六十一师炮兵团战士、班长、营部书记、排长、副指导员、组织干事、宣传股长、教导员,一九八五年十二月赴云南老山前线参战,荣立三等战功,并被云南前指授予“阵地建设管理先进个人”。

来源:拂晓哨位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