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第六届全国导游大赛决赛传来喜讯,佛山导游刘炳旭代表广东省队斩获中文组“银牌导游”称号。作为中国导游行业最高水准的赛事,自第三届赛制更改以来,这是广东选手取得的最好成绩。
近日,第六届全国导游大赛决赛传来喜讯,佛山导游刘炳旭代表广东省队斩获中文组“银牌导游”称号。作为中国导游行业最高水准的赛事,自第三届赛制更改以来,这是广东选手取得的最好成绩。
“佛山的巨大舞台培养了我!”刘炳旭的感言,既是个人成长的心声,更折射出佛山文旅人才培育体系的扎实成效,以及这座城市推进文旅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坚定步伐。
“这次比赛每一环都异常激烈,考验的是综合业务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谈及全国赛经历,刘炳旭仍然难掩激动。这位山东籍导游在佛山深耕多年,不仅熟练掌握粤语,还将粤剧演唱融入地接服务,更带着佛山特产和香云纱走上全国赛场,借“赓续中华文脉,建设旅游强国”的赛事主题,向全国观众推介佛山的历史文化。
刘炳旭的成长轨迹,离不开佛山“以赛促学、以赛提能”的人才培育机制。从市赛、省赛到全国赛,佛山搭建了完整的选拔晋升平台。今年6月举办的2025年佛山市导游(讲解员)技能大赛决赛上,刘炳旭与众多选手历经文旅知识必答、轮答、抢答及主题讲解等多环节比拼,最终脱颖而出,代表佛山出征省赛。
“讲佛山故事并非孤军作战,看到行业人才辈出很受鼓舞。”刘炳旭在市赛现场曾这样感慨,他见证着佛山文旅从商务游向深度游转型,佛山功夫、舞狮、龙舟、陶瓷等深厚的文化旅游资源,成为众多导游向游客娓娓道来的鲜活素材。
赛事之外,佛山更建立长效培育体系。佛山市文广旅体局联合高校、行业协会打造“复合型”“智慧型”导游队伍,涵盖新媒体传播、互动体验等新技能培训。“高素质文旅人才是‘四山两江’建设的核心支撑。”佛山市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深化政校企合作,为人才提供更广阔发展空间。这种“选拔-磨炼-提升”的全链条培育,让佛山导游队伍成为传递城市魅力的“活地图”。
导游队伍的专业素养,是旅游服务质量的直观体现。作为全国13个旅游市场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建设试点之一,佛山以试点工作为抓手,从供给升级、服务优化到监管强化,打出一套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组合拳。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佛山以规划为引领串珠成链。《建设“四山两江”文旅精品区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三年行动目标,通过20项具体举措整合山水人文资源,划定20个镇街为核心区,打造“山水佛山 文武双全”超级IP。
今年7月,三水区的国际潜水乐园及浮日计划蓝矿咖啡项目试营业、欢乐洞天项目主体工程正式动工,丰富了“四山两江”的体验维度。国庆假期,高明区环皂幕山生态旅游观光带投入运营,引入热气球、星空露营等业态,实现从“单点观光”到“全域融合”的升级。
同时,“佛山掌门人”计划梳理出645个文旅主理人市场主体,403个扶持空间载体,以“主理人经济”激活市场活力。
数字化与服务升级同步推进。佛山打造“佛趣游”平台,集成导航、预订、优惠等功能,访问量达352万人次,带动超4万单订单;计划推出的“一码游佛山”将实现“一码通享优惠”,推动传统旅游向智慧旅游转型。节庆活动同样亮点纷呈,“海天请您叹佛山”活动直播曝光1.26亿次,佛山“西甲”、叠滘龙船漂移等成为“出圈”IP,2025年端午节假期旅游预订量同比增长167%。
监管与协作机制为发展护航。佛山建立市级文化市场管理部门间联席会议制度,统筹12个部门执法监管,破解跨部门协同难题;参与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联合监管,构建区域共治格局。
从导游队伍的专业成长到文旅产业的全面升级,佛山正以人才为支点、以服务为核心、以创新为动力,扎实推进旅游市场高质量发展。随着“四山两江”文旅精品区建设的持续深入,佛山这座制造业名城的文旅魅力正不断彰显,书写着向“文旅秀场”跨越的新篇章。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陆佩兰
来源:佛山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