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杨瀚森,这位中国年轻中锋,上一场只打了4分20秒,拿到2分1篮板。
杨瀚森再不被重用,中国篮球的未来就真的没戏了。
北京时间10月28日,NBA常规赛,开拓者客场挑战湖人。
这场比赛看似普通,却藏着一个被全网忽视的信号。
杨瀚森,这位中国年轻中锋,上一场只打了4分20秒,拿到2分1篮板。
场均5.6分钟,连替补席上的轮换都算不上稳定。
他不是没能力,是没人敢给他机会。
开拓者新帅斯普利特,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把轮换名单压缩。
杨瀚森不再是卢普斯时代那个偶尔被信任的潜力股,现在他连时间都难进。
教练组更相信经验老将,更相信赢球的即战力。
可问题是,年轻球员不给时间,哪来的经验?
不给机会,哪来的成长?
湖人这边,里夫斯砍下51分,艾顿22分15篮板,詹姆斯脚踝酸痛但决定出战。
他们阵容豪华,实力碾压。
可开拓者呢?
1胜2负,排在联盟第22位。
他们不是没天赋,是没耐心。
他们不是不想赢,是不敢赌。
杨瀚森的困境,不是他一个人的问题。
这是中国年轻球员在NBA的集体缩影。
你有身体,有潜力,有训练态度,可你没背景,没名气,没经纪人团队撑腰。
你只能靠一场一场的训练,一次一次的上场机会,去证明自己。
可现实是,教练不会因为你有潜力就给你机会。
他们要的是马上能用的人。
你打不好,他们换人。
你打好了,他们觉得你只是偶然。
你永远在被观察,却从没被真正信任。
ESPN最新消息说,开拓者教练组考虑在下一场对阵爵士时,增加杨瀚森的出场时间。
这句话听起来像希望,其实是拖延。
为什么现在不给?
为什么非要等下一场?
因为现在赢球更重要。
等下一场输了,再给?
那还是在用结果成长。
这背后是整个体系的焦虑。
NBA球队怕输,怕排名掉,怕被球迷骂。
他们宁愿用一个老将,也不愿冒险用一个没证明过自己的新人。
可你想想,詹姆斯39岁还在打,库里36岁还在投三分,他们年轻的时候,谁给过他们机会?
杨瀚森不是来打酱油的。
他能在有限时间里送出盖帽,能抢篮板,能防守。
他缺的不是技术,是信任。
一个教练敢不敢在背靠背、体能透支的夜晚,把一个19岁的中国孩子放上场,让他去拼、去犯错、去成长?
这不只是篮球问题,这是中国体育的未来问题。
我们送出去的孩子,不是商品,是种子。
他们需要土壤,需要阳光,需要时间。
可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他们被扔进一个高压锅,没熟就被端上桌。
你看到的是一场比赛,背后是整个体系的惰性。
我们总说中国篮球青训不行,可你有没有想过,当一个孩子在国外拼了命想证明自己,国内却没人敢给他一分钟,这算什么培养?
再不给年轻人机会,下一个被淘汰的,就是你的希望。
湖人赢了,里夫斯爆发,詹姆斯出战,这很正常。
但开拓者输了,杨瀚森只打了4分20秒,这就不正常。
这不是偶然,是制度性忽视。
教练不换人,是因为他怕担责任。
管理层不施压,是因为他们只看短期战绩。
杨瀚森的每一分钟,都可能决定他未来能不能站稳NBA。
他不是来旅游的,他是来战斗的。
他比谁都清楚,这可能是他唯一的机会。
他不敢松懈,不敢抱怨,不敢说累。
他只敢在训练馆里多投100个球,多加半小时体能。
可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他连上场的机会都没有,再多的训练,也只是自我感动?
这不是一个人的挣扎,这是整个中国篮球的困局。
我们花了多少钱送孩子出去?
我们建了多少青训营?
我们请了多少外教?
可最后,我们最该保护的,却是那个最努力、最拼、最渴望证明自己的孩子。
他不需要掌声,不需要热搜,不需要被当成“励志符号”。
他只需要一次公平的出场时间,一次被允许犯错的机会。
明天,开拓者对阵爵士。
如果杨瀚森依然坐在板凳上,那我们就别再谈什么“中国篮球的希望”了。
他不是天赋异禀的天才,他是千千万万中国孩子里,最敢拼的一个。
你见过一个19岁的孩子,在异国他乡,凌晨五点起床训练,只为等教练的一句“你今天上”吗?
他等的不是掌声,是尊重。
再不给他机会,下一个被埋没的,就是你的孩子。
不是他不够好,是这个世界,还没学会给年轻人时间。
来源:一米三的博尔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