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脉暴击!鲁迅家族与许绍雄暗河曝光,原来“绿叶王”才是主角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29 19:59 1

摘要:“怎么会?年初还跟他视频,他举着刚蒸好的年糕,隔空喊我‘阿飞,明年带你拍部喜剧’……”读者朋友,先别急着翻页,咱们一起倒带,看看这位TVB“金牌绿叶”与文豪之后之间,到底藏着怎样一壶老酒,越陈越香。

2025年10月28日天刚亮,鲁迅的长孙周令飞正在绍兴老宅泡早茶,手机“叮”一声弹出一条简讯——“表哥走了”。

“怎么会?年初还跟他视频,他举着刚蒸好的年糕,隔空喊我‘阿飞,明年带你拍部喜剧’……”读者朋友,先别急着翻页,咱们一起倒带,看看这位TVB“金牌绿叶”与文豪之后之间,到底藏着怎样一壶老酒,越陈越香。

许绍雄,港剧里的“欢喜哥”,一张熟脸陪跑四十年;
周令飞,鲁迅长孙,常年在博物馆、讲堂、书页之间转场。
看似八竿子打不着,却被一条隐形红线牢牢拴住——
红线那头,是1920年代广州许家的深宅大院;这头,是北京鲁迅故居的枣树与灰砖。

红线中间,系着一位关键女士——许广平。
她既是鲁迅的夫人,也是许绍雄的姑婆。
于是,鲁迅成了许绍雄的“姑丈”,周令飞自然得喊一声“表哥”。
血脉像一条暗河,静静淌过战乱、运动、改革、回归,直到1978年才第一次冒出地面。

那年冬天,22岁的周令飞第一次过关。
罗湖桥风大,他把围巾往上拉,心里嘀咕:“香港表哥会不会是电视里那种油头粉面的明星?”
结果许绍雄穿着跨栏背心、大裤衩,脚下一双人字拖,手里端一锅冒热气的饺子,站在电梯口冲他乐:“听说你馋这口,我昨晚现学的,韭菜猪肉,北方味儿!”
一句话,把地域差、辈分差、行业差全煮进面皮里。
那一晚,两人蹲在厨房小板凳上,对着酱油碟子聊到三点:
鲁迅熬夜写稿喜欢配花生米;许广平当年怎样把《且介亭杂文》手稿缝进棉袄;许绍雄刚拍《倚天屠龙记》,郑少华吊威亚摔进他怀里……
窗外是霓虹与海景,窗内是两口北方大铜锅,咕嘟咕嘟炖着“家人”二字。

转眼1990,周令飞扛了几十幅鲁迅手迹来香港办展。
人生地不熟,场地租金贵得吓人,他抱着电话机发愁。
许绍雄正拍《壹号皇庭》,听说后直接把剧组盒饭钱省下来,又拉来圈内好友:
“场地我刷脸,押金我垫,你们文化人不容易,我当回雷锋。”
开幕那天,他穿件黑西装,站在门口发导览册,没人认出这是TVB当红配角。
有人喊“欢喜哥合影”,他摆手:“今天不拍戏,我是家属。”
那一夜,鲁迅真迹前闪光灯不断,许绍雄躲在角落啃塑料盒里的冷鸡腿,笑得比剧照还开心。

周令飞

再见面,是噩耗。
周令飞父亲、鲁迅独子周海婴病重。
许绍雄正在新加坡拍《乐缘堂》,向剧组请一天假,机票自理,飞了四小时,落地直奔医院。
他在病房外守了一整天,临走把一只白色信封塞进周令飞口袋:
“别给老爷子知道,里头是我攒的片酬,给他买爱吃的松糕,甜一点,苦日子过去了。”
周令飞后来打开,里面港币、人民币混着,还有一张小便签:
“人生苦短,甜一点走。”
七个字,让七尺男儿在楼梯间哭成孩子。

疫情缓和,许绍雄第一次回“姑丈”老家。
周令飞带他把鲁迅故里走成“大型网友面基”现场:
两人各举一根自拍杆,在百草园蹲着找“桑葚”,去三味书屋抢“早”字书桌,最后到咸亨酒店点一盘茴香豆。
许绍雄把豆子排成笑脸,发朋友圈:
“表弟带我寻根,我带他吃酒,姑丈在天上一定偷着乐。”
那天傍晚,乌篷船划过窄水巷,天边烧起胭脂云,两位六十多岁的“老男孩”在船尾比心,像给半个世纪的情谊按下盖章键。

今年3月,许绍雄最后一次公开亮相,是在香港书展撑周令飞的《鲁迅影像史》讲座。
他顶着化疗后的鸭舌帽,坐在第一排,全程举手机替表弟录像。
观众认出他,鼓掌起哄,他拱手:
“今天我不抢戏,真正的主角是鲁迅。”
没想到,这句玩笑成了他留给公众的最后一句台词。

10月28日凌晨,76岁的许绍雄因多器官衰竭在睡梦中谢幕。
周令飞在绍兴家中设了简单灵堂,桌上只摆三样东西:
一盘还冒热气的韭菜饺子、一本翻旧的《鲁迅手札》、一张两人在乌篷船上的合照。
他在唁电里写:
“表哥用了一辈子衬托别人,却在亲情里当绝对主角;他带走的是笑声,留下的是人情。”

许绍雄与周令飞合影

如今,香港街头仍循环播放《使徒行者》,“欢喜哥”挑眉坏笑;
绍兴书屋的灯也依旧亮到深夜,像当年许广平守护手稿的那盏台灯。
两条看似平行的轨迹,被血缘轻轻一拉,竟合写成一部跨越半世纪的“双城记”。
没有惊天动地,全是细水长流:
一锅饺子、一张信封、一次刷脸、一回寻根……
普通人眼里的微不足道,正是他们用来对抗时间的大招。

下次你去香港,若在TVB旧剧里看到那张圆乎乎的笑脸,不妨也倒一杯小酒,
敬“绿叶”许绍雄——
他教会我们:
主角未必站在C位,光芒也能藏在缝隙;
亲情不必天天同框,想念就能跨江越海。

故事讲完,饺子还热。
你若想起自家表哥、表妹,别犹豫,拨个电话吧——
有些戏,错过就真的没有返场了。

来源:明代的历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