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生我经过我同意了吗?”孩子说出这句话时,家长该怎么回答?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29 19:11 1

摘要:前几天看到一位家长说,他12岁的孩子吃饭时突然放下筷子,问出这句话。他非常生气,拍着桌子骂孩子“没良心”。结果孩子哭着回到房间锁上门,他一个人站在餐厅,气得不行。

“你生我经过我同意了吗?”孩子说出这句话时,请不要生气。这才是最好的回答方式。

前几天看到一位家长说,他12岁的孩子吃饭时突然放下筷子,问出这句话。他非常生气,拍着桌子骂孩子“没良心”。结果孩子哭着回到房间锁上门,他一个人站在餐厅,气得不行。

很多人说自家孩子也问过同样的话,有人说自己当时不知道怎么办,有人说必须严厉管教。可是很少有人想到,孩子问这句话,不是在故意找麻烦,也不是不听话。这就像家里电闸跳闸了,是在提醒你:你和孩子的关系需要好好检查一下了。

先不要急着说孩子“不懂事”。我们要先明白孩子为什么这么问。你以为他是在否认你的辛苦吗?其实很可能是因为他心里有委屈说不出。

可能是你上周答应带他去玩,结果因为工作没有去,还说“我这么忙都是为了你”;可能是他考试没考好,你没问清楚原因就骂他“笨”;也可能是你总是拿他和别的孩子比较,说“你要是像他一样懂事就好了”。

这些话就像小石头,一块一块堆在孩子心里,最后堆满了,就变成了那句“你生我经过我同意了吗”。他不是真的在问出生的事,而是在说:“你看看我,我不开心。”

有些家长的反应很激烈,就像点着的鞭炮。他们第一反应不是想“孩子怎么了”,而是“你怎么敢这么对我说话”。

我有个朋友说,她孩子问这句话时,她丈夫直接把遥控器摔了,说“我生你养你,你还敢说这种话?早知道就不生你了”。结果呢?孩子半个月不跟他说话,学习成绩也下降了,还在日记里写“我是不是不该来到这个世界”。

你看,本来是孩子在求救,却被家长的怒火变成了互相伤害,最后大家都难过。说实话,家长如果总是用“我生了你”作为理由,用“为你好”来控制孩子,这就像拿着鸡毛当令箭。

孩子不是你买的玩具,想怎么管就怎么管。他是个有思想、有感情的人,会疼、会委屈、会失望。你不能要求他像机器人一样,只会听话不会表达。

从心理学来说,孩子问这句话其实是好事。这说明他开始意识到自己是个独立的人。就像小树开始长出新枝,不再是一棵随便你摆弄的小苗。这个年纪的孩子开始想“我是谁”、“我为什么在这里”、“我的感受重要吗”。这不是不听话,这是长大的正常过程。

你想,如果孩子永远只听你的话,从来不敢说出自己的想法,等他长大了,被人欺负不敢反抗,遇到事情不敢做决定,你又会着急“这孩子怎么这么没主见”。

所以不要怕孩子“顶嘴”。他敢对你说真话,说明他还相信你,觉得你能理解他。如果有一天他什么都不说了,对你像对陌生人一样客气,那才真的糟糕。因为心门一旦关上,再想打开就难了。

不要学那些只会发脾气的家长,也不要讲一堆大道理。最好的方法是先理解孩子的情绪,再解决他的委屈。

我认识一位很聪明的妈妈,她女儿问“你生我经过我同意了吗”,她没有生气,而是放下手里的东西,坐到女儿身边,轻轻摸着她的头说:“宝贝,你问这个,是不是觉得妈妈最近没照顾好你?”

女儿一听就哭了,说:“你最近总跟爸爸吵架,都不给我讲故事了。”你看,就这么一句话,就把孩子的质问变成了沟通。

很多时候,家长和孩子沟通不好,不是因为孩子不听话,而是因为你总是站在家长的位置上,忘了蹲下来,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你以为孩子在跟你吵架,其实他只是想让你多陪陪他,多听听他说话。

当然,光理解情绪还不够,还要和孩子真诚交流。不要回避“为什么生他”这个问题,也不要编造“你是天上掉下来的”这种假话。你可以告诉他:“爸爸妈妈当时觉得,有个像你一样可爱的孩子,家里会更热闹,所以很期待你的到来。”

也可以说:“我们当时也不知道养孩子这么难,有时候会对你发脾气,对不起,是爸爸妈妈做得不好。”真诚不是认输,而是告诉孩子:“我们是一家人,有问题可以一起解决。”

我有个同事就是这样跟他儿子聊的,他说:“爸爸当年确实没问你同意,但自从你来了,爸爸学会了照顾你,知道了什么是牵挂,这些都是你带给我的快乐。”

他儿子后来告诉我:“原来我不是负担,我还能给爸爸带来幸福。”你看,几句真心话,比一百句“我为你好”更有用。

还有些家长总觉得:“我是家长,就要有家长的威严。”跟孩子说话时,总爱说“你懂什么”、“别顶嘴”、“按我说的做”。可是威严不是靠强迫得来的,而是靠赢得孩子的信任和尊重。

就像你和朋友相处,不会随便命令人家,因为你知道要互相尊重。那为什么对孩子就不能这样呢?孩子虽然小,但他能感觉到你是真诚还是敷衍。如果你总是把他当“不懂事的小孩”,他就会用“不懂事”的方式反抗你;如果你把他当“平等的家人”,他反而愿意听你的话,跟你讲道理。

有位朋友告诉我,她以前总是命令儿子“快写作业”、“不准玩手机”,儿子很叛逆。后来她改成问:“你想先写作业还是先玩一会儿?”“你觉得玩多久手机合适?”儿子反而变得自觉了。你看,把选择权还给孩子,不是不管他,而是让他学会对自己负责。这比你天天盯着他、骂他更有效。

最后想对各位家长说句心里话:孩子不是你生命的延续,也不是你实现梦想的工具。他是一个独立的人,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感受、自己的人生。你生下他,是你自己的选择。这个选择带来的不是孩子欠你的恩情,而是你的责任。责任是照顾好他,责任是尊重他的想法,责任是帮助他成为更好的自己,而不是把他变成你想要的样子。

当孩子问“你生我经过我同意了吗”,请不要生气,不要躲开,也不要讲大道理。蹲下来,抱抱他,对他说:“对不起,妈妈/爸爸有时候做得不好,让你难过了。但是谢谢你来到我们家,因为有你在,我们更幸福了。”比起“你要听我的话”,孩子更想听到的是“我在乎你”。

毕竟,亲子关系中最宝贵的,从来不是家长的威严,而是互相理解和爱。如果连这个都不明白,就算孩子不问这句话,你们的关系早晚也会出问题。因为没有一个孩子愿意和一个只会命令、不懂尊重的家长,一直亲近下去。

来源:古今杂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