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龙大美食最近的动静,像极了一个拼命想爬出深坑的人,每挖一铲子,土就往回掉一捧。
龙大美食最近的动静,像极了一个拼命想爬出深坑的人,每挖一铲子,土就往回掉一捧。
债务展期,听着是缓了一口气,可12亿债务延到2026年,年息8%,等于每年白送银行近一个亿。
这哪是续命,分明是把利息当成了新账单,压在肩上慢慢磨。
卖冷链资产,是断臂求生,可那几座仓库,本是预制菜能送到家的命脉。
卖了,短期有钱了,但以后再想把肉从养殖场端上餐桌,就得看别人脸色。
供应链这东西,不是说拆就能拆的,拆了,就再也拼不回去了。
预制菜砍掉六成SKU,只留梅菜扣肉、小酥肉这几款,听着像精简,其实是认输了。
不是选出了爆款,是发现爆款根本出不来。
消费者不是不爱吃,是不敢信。
你标个“0添加”,人家翻包装找配料表,发现还是有磷酸盐;你讲“现做口感”,结果复热三分钟还是发硬。
监管一查,华东超市直接下架三成货,八千万没了。
这钱,不是亏在生产上,是亏在信任上——没人愿意为一个连标签都写不明白的品牌,多花五块钱。
直播带货涨到18%,听起来不错,可你想想,18%是什么概念?
是卖了100份,有18份是靠主播喊“家人们冲啊”,剩下82份,还是靠那些已经不怎么来往的餐饮老板。
B端客户跑了35%,不是因为价格,是因为他们发现,龙大不再稳定了。
今天供货,明天断货;今天价格没变,明天突然涨价。
餐饮老板最怕什么?
不是贵,是不可靠。
猪价低,别人在憋着等反弹,龙大却连扩产的力气都没有。
五仓农牧那笔收购黄了,没拿到钱,也没拿到产能。
别人家牧原在悄悄建新猪场,它在卖冷库。
等猪价真起来了,它可能连一头猪都买不起。
这不是战略失误,是连赌注都押不下去了。
股东那边更悬。
蓝润自己都快塌了,质押的股份全押上了,一有风吹草动,平仓线一破,股价可能一夜回到三年前。
公募基金早就跑光了,剩下的是谁?
是那些还在等“反转”的散户,和一些看不懂基本面的游资。
市盈率负7.3倍,不是估值低,是市场已经不给你算利润的机会了。
这公司的问题,从来不是某一个产品不行,也不是某一次决策错了。
是它从头到尾,都没搞明白自己是谁。
它想当预制菜的龙头,却连标签都写不清;它想靠资本扩张,却没建立起真正的护城河;它想熬过周期,却连对冲工具都没碰过。
它不是输在了市场,是输在了认知——以为有钱就能买来信任,以为砍SKU就是聚焦,以为直播能救一个连供应链都撑不住的品牌。
现在回头看,它最该做的,不是卖冷库,不是搞直播,而是先坐下来,问问自己:我们到底想卖给谁?
是想让家庭主妇买一盒梅菜扣肉回家热一热,还是想让餐馆老板批量下单省人工?
这两条路,走不通的,从来不是产品,是心没定下来。
它不是快死了,是还没想好,要不要活。
来源:爱猫狗的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