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教育事业步步生花

B站影视 2024-12-10 19:16 2

摘要:教育是最大的民生。一笔笔真金白银的资金投入、一项项扩优提质政策的落实落细、一批批莘莘学子的培养造就……让每一个孩子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均衡的教育,一路行来,东胜不敢懈怠,奋力奔跑。

琅琅书声回荡、青青校园怡人,漫步于清晨的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东胜中小学校园,活力与梦想的气息鸣响了校园的一日序曲。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一笔笔真金白银的资金投入、一项项扩优提质政策的落实落细、一批批莘莘学子的培养造就……让每一个孩子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均衡的教育,一路行来,东胜不敢懈怠,奋力奔跑。

跨过“有学上”和“基本均衡”的关口,东胜教育向着更好、更稳、更深处行进,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已经成为东胜教育事业发展新阶段的主题词。东胜教育交出的成绩单是这样的:

——在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公布的东胜区艺术、语文、英语学习质量监测报告中,东胜区质量监测各项指标远远高于全国和自治区平均水平。

——小学、初中的优质均衡综合差异系数分别为0.36和0.39,达到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标准。

——自治区级示范园12所,市级示范园24所,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8%,基本建成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中考成绩常年稳居全市前列,高中教育多元多样、公民互补,基础教育口碑优良,对周边地区形成辐射吸引效应。

——“五育融合”亮点足,创新零点体育,学生国家体质健康优良率达58%,7所学校获评国家“志教融合”实验校。

——率先在全自治区打响“东胜好家长”区域品牌,实施全国家校社协同育人创新实验区融入计划,家校协同赋能教育内生动力。

东胜教育,何以“应”?

“这是爷爷奶奶结婚时的缝纫机,爷爷告诉我说这台缝纫机是他当年结婚时的三大件之一,在听这些老物件故事的同时,我也学到许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东胜区第一小学二部学生胡蝶兴致勃勃地说。

在东胜区第一小学二部,有一个孩子们极为喜爱的充满科幻和历史感的“小天地”。东胜区第一小学二部结合数智时代背景,开创性地打造出了独特的博物馆课程,通过与6家文博单位联动、6家知名企业合作共建,让博物馆资源变成孩子们生动的历史课堂、有趣的知识殿堂。在鄂尔多斯市首届教学成果奖的评比当中,一小二部的特色博物馆课程荣摘一等奖。

长久以来,东胜教育备受关注,肩负期待。

义务教育阶段,东胜在读学生占全市比重达到了30.4%。目前,东胜共有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135所,有在校(园)学生幼儿超10万人,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人数占比达到59.23%,超过半数。受人口出生高峰与非户籍学生增加的叠加影响,近四年,东胜平均每年净增长中小学、幼儿园学生2000名以上,持续增加的入学入园需求对基础教育资源带来严峻挑战。

基数大、非本地户籍学生多、教育资源供给总量紧张,成为东胜教育不容回避的现实考题。

该如何应答?

坚持优先发展不动摇,东胜始终把教育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大刀阔斧推进顶层设计,《东胜教育现代化2035》《关于推进新时代东胜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东胜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5年)》《东胜区关于推动基础教育扩优提质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方案》等教育中长期战略规划先后出台,为地区新时代教育现代化发展指航定向。

目标同样清晰而坚定:到2025年,东胜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优质教育资源更加均衡,教育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打造优质学校“示范区”、优质校园长“引领区”、优质师资“集聚区”、优质教育生态“幸福区”、优质学生“孕育区”,建设成为国家西部教育强区。

优先发展教育,东胜有决心,更有力度。

近四年来,东胜每年为教育投入资金20亿元左右,累计投入教育经费超81.8亿元,教育支出连年只增不减,扎扎实实舍得为教育事业花钱。

大投入、建校舍、优条件,在校舍资源紧缺区域规划新建校,为薄弱校更新强化基础设施,全面优化学校幼儿园布局,倾力打造美丽校园、健康校园、平安校园、智慧校园、清风校园,第一小学铁西校区、满世小学、满世中学、实验小学铁西校区、景山幼儿园、越山幼儿园等一个个新校园拔地而起,四年来提供总学位数达到了12400个。

义务教育阶段“小班化”教学的美好愿景,已近在眼前。

当然,家门口的好学校,根本落点还在于一个“好”字上。

高配置、高起点、高标准,这是东胜对所有新建校的庄重承诺。

不仅在硬件等基础设施上高标优配,新建校教师团队中5年以上教龄成熟教师占比大,教学能手、名校毕业生等优秀师资科学匹配,确保每一所新建校起势良好,成效显著。

通过“新建校高起点、老旧校换新颜、集团校共成长、特色校齐发展”的方式,一校一品、一校一特色,一批条件较优、质量较高、群众满意的“家门口”新优质学校陆续崛起,到2025年,东胜新优质校比例有望达到60%以上。

东胜教育,何以“赢”?

5月17日,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2024年度实验区工作联席会议在深圳市福田区召开,东胜在会上作经验交流发言,“五优教育”新形态备受全国瞩目。

“五优教育”正是践行国家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的“东胜样本”与“东胜实践”。

聚焦“好学校、好校长、好教师、好生态、学生好未来”,“五优教育”契合的恰恰正是群众对教育发展最根本最殷切的期望,破解的正是基础教育的痛点、难点和堵点。

好学校人人向往。

校际差距如何缩短?

“学区制”“集团化”的革新思路应运而生。

东胜在区域内设置八大学区,同步成立学区管理中心,学区内、校际间、集团中深度合作,学区内学校在办学理念、教学管理、教研科研、教师专业成长等各方面共建共享、共促共进,在探索实施一校多址、优质校建分校等办学模式的基础上,综合地理位置、学校规模、教育环境、发展势头等因素,先后成立了东胜区第一小学、第一中学、第十二小学、实验小学等教育集团,创新实施了以优质校为核心力量的集团化办学机制,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三个学段协同推进。通过建立紧密型、融合型、扶助型、联盟型“四种形态”持续丰富集团化办学内涵,形成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效应,薄弱校与优质校得以同成长、共进步。

目前,东胜集团化办学规模达到了46%,到2025年教育集团成员校将达到学校总数的60%。

好学校人人向往。

有高质量的教师,才有高质量的教育。

校园长及教师能力水平如何提高?

以教育“拔尖人才”引进计划为依托,以具有吸引力的薪酬待遇和培育条件,面向全国“双渠道”招引教育领域成熟优秀名优校长(园长)、教师及重点院校优秀毕业生。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知名高校学子纷纷抛来橄榄枝,截至目前,东胜区教育“拔尖人才”招引计划已签约204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08人。

以“五支队伍”建设为抓手,以校园长能力学历双提升、办学治校提质、青蓝结对提效工程以及卓越教师“双名”工程、新锐教师“青蓝紫”工程、青年教师“两达标”工程等为载体,分层次、分类别、全方位提升校园长和教师队伍业务素质与综合能力。

以“县管校聘”管理机制推进教育简政放权,让教师身份从“单位人”变成“系统人”,构建起全区域内师资有序流动、均衡配置的生动格局,让优秀师资循环流动起来。

如今,东胜已建成区级名师工作室27个,备案市级及以上专家42个,国家级名校长工作室2个,中小学幼儿园专任教师研究生学历占比11.97%,学历达标率100%。

课堂是教学的根本。

优质教学如何构建?

把“东胜好课堂”建设工程做深,开展多元课型研究,实施督导课、推门课、视导课、赛课“四课联评”考核赋分制度。把“教学评一体化”做实,推动学生学业评价向纸笔性测试与综合测试相结合转变,推进作业革命,实施分层作业设计,实施教学质量目标责任管理,将学校教学质量提升与校长职级晋升挂钩。

让好教师上讲台、让讲台上都是好教师,一系列综合措施下,教学质量稳步上扬。

从“两基”工作顺利通过国家评估验收,到成为自治区第一个实现“双高普九”的旗区;从自治区第一个普及十二年免费教育的旗区,到成为自治区首批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加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东胜教育步步生花、踏石留印。

细育桃李,弦歌不辍。在更加优质均衡的教育大道上孜孜探索,此刻,东胜教育呈现出蒸蒸日上、枝繁叶茂的勃然气象,内蕴巨大活力,外显独特亮眼。

一切为了孩子,东胜教育矢志不移。

来源:光明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