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和林薇分手的那个下午,没有争吵,没有眼泪,只有一张被我打印出来的,长达三页的表格。那张表格的标题,我用加粗的宋体五号字写着:《关于林薇女士社会关系的阶段性梳理报告》。
我和林薇分手的那个下午,没有争吵,没有眼泪,只有一张被我打印出来的,长达三页的表格。那张表格的标题,我用加粗的宋体五号字写着:《关于林薇女士社会关系的阶段性梳理报告》。
林薇看到那份报告时,脸上精致的妆容出现了一丝裂痕。她刚从外面做完瑜伽回来,身上还带着淡淡的柑橘味香气,那是我们恋爱三周年时我送她的香水。她伸手想拿那份报告,我却往后撤了撤,将它平铺在冰冷的玻璃茶几上,像是在展示一件冰冷的证物。
“周哲,你什么意思?你调查我?”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被冒犯的锐利,但眼神却不自觉地飘向那份密密麻麻的表格。
我是一名数据分析师,在上海陆家嘴的一家金融公司上班。我的工作就是从海量、杂乱的数据中,找出逻辑,发现规律,洞察真相。我从没想过,有一天我会把这套职业技能,用在我爱了五年的女人身上。
一切的开端,源于三个月前的一张电影票根。那天我提前下班,想给她一个惊喜,却发现她不在家。我打电话给她,她说在和闺蜜逛街。我笑着说好,挂了电话,无意间瞥到垃圾桶里有一张被撕碎的电影票。出于职业习惯,我鬼使神差地将它拼了起来。《星际迷航》下午三点场,双人座。
我的心咯噔一下。林薇从不看科幻片,她说那些打打杀杀的东西让她头疼。更重要的是,她的闺蜜那天正在朋友圈里直播自己在杭州出差。
一个谎言,就像一个微小的程序漏洞。对于普通人来说,它可能一闪而过,但对于我这样的数据分析师来说,它是一个致命的警报。从那天起,我内心那个名为“信任”的防火墙,第一次出现了裂缝。
我没有声张,生活一如既往。我依然每天早上为她准备好温牛奶和全麦面包,依然在她加班晚归时开车去接她,依然在她撒娇时笑着捏她的鼻子。只是,我的大脑后台,已经启动了一个最高优先级的分析任务。
我开始留意她的消费记录。我们用的是家庭共享账户,每一笔开销我都能看到。很快,我发现了第一个异常数据点。每周三下午,她都有一笔固定的咖啡消费,地点是离她公司五公里外的一家精品咖啡馆。而她告诉我的日程是,周三下午是部门例会,雷打不动。
我请了一天假,去了那家咖啡馆。隔着玻璃,我看到林薇和一个穿着健身服,身材壮硕的男人相谈甚欢。那个男人我认识,是她健身房的私教。他们聊天的姿态很亲密,男人甚至伸手拂去了她嘴角的奶泡。我的血液在那一刻几乎凝固。
我没有冲进去,而是像一个冷静的猎人,悄悄退回了我的观察点。我回到家,打开了我的私人电脑,新建了一个加密的文件夹,在里面创建了第一份文档,命名为“目标一:健身教练”。我记录下时间、地点、人物特征,以及我的推断。
那晚,林薇回来,哼着歌,心情很好。她抱着我说:“亲爱的,我今天好累啊,部门开了好久的会。”
我抱着她,能闻到她身上除了柑橘香水外,还夹杂着一丝陌生的男士须后水味道。我的心像被泡在冰水里,但我的脸上依然挂着温柔的笑:“辛苦了,快去洗澡吧。”
有了第一个突破口,接下来的“调查”变得异常顺利。我发现,林薇的生活就像一个被精心分割的俄罗斯方块,每一块都严丝合缝,但彼此之间却毫无关联。她的世界不是围绕着我一个人转的,而是像一个星系,她自己是恒星,而我们这些男人,都只是环绕她的行星,彼此不知道对方的存在。
“目标二:公司副总”。我通过她一次“公司团建”的朋友圈照片,利用图像识别软件,找到了她和那个地中海发型的副总在合照里过于亲昵的姿态。顺藤摸瓜,我查到了一笔她账户里来源不明的五万块钱转账,时间点恰好是她拿下那个本不可能属于她的项目之后。我还查到了他们俩在同一天,分别预订了飞往三亚的头等舱。而那天,她告诉我的是回老家看望生病的奶奶。
“目标三:大学学长”。一个搞艺术的文艺青年,留着长发,满嘴都是诗和远方。林薇每隔两周就会去一个画廊,她说去陶冶情操。我通过她车里的行车记录仪,听到了他们的对话。他们不聊柴米油盐,只聊尼采和梵高。那个学长说:“薇薇,只有我懂你灵魂深处的孤独。”林薇的声音带着一丝叹息:“是啊,周哲他什么都好,就是太现实了,他不懂我。”
行车记录仪里传出的那声叹息,像一把锥子,狠狠扎进我的心脏。原来,我为我们未来所做的一切规划和努力,在她看来,只是“太现实了”。我为她构建的温暖港湾,却圈不住她那颗向往“远方”的心。
就这样,一个又一个“目标”被我挖掘出来。有在酒吧认识的调酒师,有在网上打游戏认识的大学生,甚至还有一个她去看牙医时认识的牙科医生。每发现一个,我就在我的那份“报告”里新建一个档案。我像一个冷酷无情的机器,搜集证据,交叉比对,建立关联。我查看她的外卖订单,发现她经常点双人份的辛辣食物去一个她从没提过的地址,而林薇自己是从来不吃辣的。我恢复了她一部旧手机里的数据,看到了那些不堪入目的聊天记录和照片。
那些文字,那些照片,像一把把淬了毒的刀,将我五年来的爱恋、信任和付出,凌迟得体无完肤。我常常在深夜里对着电脑屏幕,身体不住地发抖。一方面是巨大的愤怒和背叛感,另一方面,是一种荒诞到极致的平静。我发现,当痛苦达到一个阈值,人是哭不出来的,剩下的只有麻木。
我终于明白,林薇为什么总是那么“忙”。她的时间管理能力,比我们公司任何一个项目经理都要出色。她能精准地分配好每一分每一秒,周一陪我看电影,周三陪教练喝咖啡,周五和副总“出差”,周末再去画廊寻找“灵魂的共鸣”。她游刃有余地扮演着每一个男人心中理想的那个角色。在我面前,她是温柔体贴的女友;在教练面前,她是活力四射的学员;在副总面前,她是善解人意的下属;在学长面前,她是需要被理解的文艺女神。
她不是爱上了别人,她只是爱上了被不同的人爱着的感觉。
当我把第七个“目标”的档案建立完毕时,我知道,这场无声的调查该结束了。我看着那份长达三页的报告,上面详细罗列了七个男人的姓名、职业、与林薇的交集时间线、关键证据。每一个字,都像是我亲手刻下的墓志铭,埋葬了我的爱情。
这就是我们开头的那一幕。
“周哲,你到底想干什么?”林薇的声音终于带上了一丝慌乱,她试图抢夺那份报告。
我松开手,任由她拿了过去。我平静地看着她,看着她的脸色从涨红到煞白,再到铁青。她的手开始发抖,那份报告像一块烙铁,烫得她几乎拿不住。
“这……这些都是你编的!你污蔑我!”她终于崩溃了,将手里的纸狠狠摔在地上,歇斯底里地喊道。
“是吗?”我没有提高音量,只是从口袋里拿出我的手机,点开了一个录音文件。那是行车记录仪里,她和那个艺术学长的对话。
“薇薇,只有我懂你灵魂深处的孤独。”
“是啊,周哲他什么都好,就是太现实了,他不懂我。”
林薇的声音和学长的声音,清晰地回荡在安静的客厅里。她脸上的血色瞬间褪尽,整个人像被抽空了力气,瘫坐在沙发上,眼神空洞地看着我。
客厅里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只有墙上的时钟在滴答作响,像是在为我们逝去的五年时光倒计时。
过了很久,久到我以为她会一直这样沉默下去,她却突然笑了起来,那笑声里充满了自嘲和一丝疯狂。
“对,没错,都是真的。”她抬起头,直视着我,眼神里没有了慌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破罐子破摔的坦然,“周哲,你是不是觉得特别不可思议?你是不是觉得我疯了?”
我没有说话,只是看着她,等着她的下文。我像一个等待最终判决的犯人,等待她给我这五年的感情一个最后的解释。
“你很好,周哲,真的。”她慢慢地说,声音很轻,“你工作努力,对我体贴,会记得我所有喜好,把我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跟你在一起,就像住在一个恒温的玻璃房子里,安全,舒适,但……无聊。”
“无聊?”我终于开口,声音沙哑得不像自己的,“我为了我们能在上海买房,每天加班到深夜,研究投资理财,你管这叫无聊?”
“对,就是无聊!”她提高了音量,“你的世界里只有工作、理财、买房、结婚、生子!你的每一步都像程序设定好的一样!你有没有问过我想要什么?你给我的,是你认为我应该要的,而不是我真正想要的!”
“那你想要什么?”我问,心里一片冰凉。
“我想要激情!我想要惊喜!我想要被人需要,被人崇拜的感觉!”她站了起来,在客厅里踱步,“王教练能给我身体上的活力,他让我觉得自己永远年轻;李总能给我事业上的指点和物质上的满足,他让我觉得有价值;陈学长能给我精神上的共鸣,他让我觉得自己很特别……他们每个人,都能给我你给不了的东西。我不是不爱你,周哲,我只是……需要他们来补全我的生活。”
“补全?”我被她的逻辑震惊了,“你的爱情,就像拼图一样,需要从不同的人身上,一块一块地拼凑起来?林薇,你这不叫爱,这叫自私!你把所有人都当成了满足你私欲的工具!”
“随你怎么说!”她似乎也懒得再辩解,“你这种逻辑严谨、非黑即白的人,是不会懂的。在你眼里,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但在我看来,生活可以有很多种颜色。我承认我伤害了你,但是周哲,你敢说你完全没有问题吗?你五年如一日的生活,难道不让人窒息吗?”
我看着眼前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女人,突然觉得无比疲惫。我不想再争辩了。价值观的冲突,是比任何背叛都更深的鸿沟。在她的世界里,她没有错,她只是在追求她想要的“丰富多彩”的人生。而在我的世界里,忠诚和专一是感情的基石。我们的世界,从
来源:悦享娱乐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