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年3月,上海,白玉兰奖初选名单公布,32岁的董子健凭《黄雀》里“教授×杀人魔”双重人格一脚踹进视帝候选。
“董子健都卷成这样了,我还在摸鱼?
”
2024年3月,上海,白玉兰奖初选名单公布,32岁的董子健凭《黄雀》里“教授×杀人魔”双重人格一脚踹进视帝候选。
导火索是狗仔放出他连续36小时不闭眼的路透,眼袋垂到下巴,弹幕齐刷:这哥们不要命?
别急着心疼,人家早把命换成资本。
《黄雀》还没播,他名下“突燃影业”已经把钱烧到下一代技术:12.5%入股宁浩的“坏猴子”,又砸虚拟拍摄公司“光屿创新”。
网友扒出他关联9家企业,从艺人经纪到实景娱乐,一条线全吃,连口汤都没给同行留。
更离谱的是,被拍到的日程表写着:4小时演技训练+2小时商业课+1小时健身,随身带《电影经济学》划重点。
别人轧戏是赚快钱,他轧的是时间本身,把一天掰成48小时用。
公益也没落下。
女儿“大福”的名字成了基金招牌,20个自闭症娃在画画,他每月飞一次山区亲自教。
基金会公示栏里,600万匿名捐款一挂就是三年,直到今年捐移动电影院才露名。
评论区最高赞:原来富二代也能把铜臭味卷成奶粉味。
说回表演。
为演精神分裂,他啃完《犯罪心理学》,把体重降到58公斤,微表情切换靠镜子练到脸抽筋。
导演曹盾一句“脊背发凉”直接送剧上热搜。
观众原话:看完预告,连夜把家里的锁换了。
所以,当同龄人还在“躺or卷”二选一时,董子健把选项撕了:我全要,还要赢。
标签?
他早自己印好了:演员、老板、公益爹、时间管理魔鬼。
想换标签?
可以,先付十倍代价,再谈资格。
——“哥,给条活路吧,我手机电量都追不上你更新简历的速度。
”
来源:茉莉自然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