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一道“死守令”,竟让俄军战术大转弯!乌军士兵意外保命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29 03:53 1

摘要:600名乌军士兵从俄军故意留出的500米口子溜走,红军城一枪没响就换了主人,泽连斯基的“死守”电报成了俄军的遥控器,这是2024年秋天最黑色的一幕。

600名乌军士兵从俄军故意留出的500米口子溜走,红军城一枪没响就换了主人,泽连斯基的“死守”电报成了俄军的遥控器,这是2024年秋天最黑色的一幕。

俄军第8集团军9月切断M-30公路那天,城里第110机步旅的炮弹只够打三天,医疗纱布用到剪睡衣凑合。

基辅的答复只有一句:不准退。

指挥官把电报拍在桌上,旁边参谋低声补了一句:俄国人把城南的炮停了。

两件事同时发生,没人相信是巧合。

俄国人早把账本算清:强攻要搭进去一千五百条命,还要从阿夫迪夫卡抽走预备队;放一条缝,让对面自己散,既能省下炮弹,又能把“逃兵”标签钉在乌克兰士兵背上,让他们再也回不到建制。

乌军总参不是不懂,只是不敢在总统面前提“撤退”两个字,因为西方镜头正盯着红军城,丢了就是政治地震。

5月到8月,乌军为这条线填进去两千条命,俄军只往前蹭了五公里。

数字背后是一套冷血公式:俄军每消耗一发152炮弹,乌军就得用血肉把缺口糊上;等乌军血流得差不多,俄军把口子一关,心理战登场。

无人机撒下的传单印着“想活命往南走”,附赠一张怎么躲过督战队的简笔画,比任何劝降书都管用。

10月第一周,600人跨出那条通道,枪留在地上,头盔摘下,人钻进树林。

俄军没开枪,无人机只拍不炸,因为莫斯科需要这些“活广告”去瓦解下一条防线。

乌克兰军事法庭随后收到的“失踪”卷宗里,一半人再也联系不上,他们要么躲在亲戚家的地窖,要么干脆换身份往西跑。

俄国人没费第二颗子弹,就让一个旅的番号从战斗序列里蒸发。

泽连斯基要的是镜头里的坚定,俄军要的是战场上的实惠。

总统在晚间视频里谈“绝不放弃每一寸土地”,同一时刻,俄军工兵在红军城市政府大楼前拍照插旗,零伤亡。

乌军总参后来承认,城南通道打开前,俄军广播一天三遍“投降不杀”,却从不提“俘虏”二字,因为放人比抓人更划算:放出去的是溃兵,抓回来要管饭。

英国RUSI的卫星图显示,俄军故意留出的那条补给小路只有三米宽,刚好够一辆皮卡慢速通过,乌军司机每次运进去一箱子弹,得回赠俄军无人机一张坐标照片。

这种“温柔消耗”持续四个月,直到9月30日夜里,俄军把最后一条路彻底掐死,第二天传单就换成“快跑吧,我们不开枪”。

心理节奏踩得比鼓点还准。

阿夫迪夫卡、库皮扬斯克方向随后出现俄军新增炮兵营,番号正是从红军城抽出来的那支。

省下的兵力和炮弹立刻投入下一场“围点打援”,套路不变,只是换块地皮。

乌克兰如果继续用政治日历指挥部队,下一条500米的逃生通道还会准时出现,下一次“失踪”名单只会更长。

仗打到这个份上,土地和人命成了两条不相交的账:政客要镜头里的土地,军人要活下来的兵。

俄军摸准了这条裂缝,用一条通道把两者彻底撕开。

泽连斯基的电报再强硬,也挡不住士兵用脚投票。

问题是,下一次总统说“死守”的时候,前线还会有人把枪留在地上,往南走吗?

来源:正直芒果Z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