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10月28日,董宇辉团队在辽宁盘锦做了场4小时的产地溯源直播,现场下田干活、专业讲解和美景展示一起上,峰值32万人在线,一个多小时内卖空130万单大米,全天GMV达1.2亿元,辽宁农业农村厅连发9条视频力赞
2025年10月28日,董宇辉团队在辽宁盘锦做了场4小时的产地溯源直播,现场下田干活、专业讲解和美景展示一起上,峰值32万人在线,一个多小时内卖空130万单大米,全天GMV达1.2亿元,辽宁农业农村厅连发9条视频力赞
这不是一场“说得好”的直播,而是一场“做给你看”的直播
深秋的东北,风里带着刺骨的凉,田边水汽冒着白雾
董宇辉和主播汉森穿着胶鞋下地,手里拎着镰刀,泥点子贴在裤脚上,打谷时颗粒在木板上跳,清脆的声响盖过了话筒
镜头里没有滤镜,只有人和稻子紧紧贴着的动作,这种真切比任何口号都更能让人把手机握得再紧一些
说白了,大家看直播不是为了一段“流程”,而是为了看见“真实”
盘锦的大米是蟹田米,5月种下,10月收成,田里养着螃蟹,米和蟹在一个生态里共生
农户们说,这里的米不打药不乱施,吃的是清水和时间的味道,收完米再卖蟹,虽然个头不算夸张,但肉质紧实,能给一家人再添一笔收入
我在屏幕前听到这句“慢慢来,米会变甜”,心里突然踏实了
更扎心的是,直播场景不止是“教你米好在哪”
四小时里,平均20万人在线,看他骑着三蹦子在田埂上颠簸,停下车伸手去摸田里的螃蟹,走到灶台边被热气薰得眯起眼
劳作完,大家围着桌子,刚出锅的白米饭,酸菜炖白肉、铁锅炖大鹅、干豆角烧肉、蘸酱菜一排排码着,香味几乎要穿屏
有个小插曲让我印象深刻,研究员张丽丽现场教蒸米饭的诀窍,别用力搓洗,泡半小时让米醒,蒸熟后再焖十分钟
这些看似简单的三步,实际上是把“好米”的细节交还给每一个厨房
硬核的结果也很直接:一个多小时售罄130万单,全天GMV1.2亿元
这一串数字不仅是带货能力,更是一次对产地品牌的集体再认识
很多网友说“要的就是这种踏踏实实”,我也有同感
因为当你看到有人在泥里跨一步、抬头呼气,你会更相信他嘴里的米香
官方的认可紧随其后,辽宁农业农村厅连续发布9条视频点赞
从省级层面站出来背书,说明这场直播对地方农业是可见的推动
更细的最新进展是
10月29日,盘锦市大洼区人民政府在官方平台发布了“董宇辉走进大洼溯源盘锦大米”的活动动态,完整记录了这次带货活动
当政府端的记录和市场端的数据一起出现,事情才算落地
直播结束,镜头没立刻收
董宇辉把20万观众带着无人机去“云游”盘锦,红海滩、丹顶鹤、金色稻田轮番入画,还特意买了音乐版权让大家边听边看
有业内人士提到,这种在“最佳带货时段”反其道而行的选择,是把注意力延伸到“地方形象”的层面
我想,这部分情绪价值,可能会在未来的旅游订单、区域品牌认知里,产生更长尾的效应
把盘锦这场直播放进行业的大图景里看,维度就更清晰了
据抖音电商数据,2024年9月至2025年9月,平台累计销售农特产品102亿单,平均每天2448万单;
近三年累计超200亿单,店播商家同比增长51%,超过546万名创作者参与带货
货架和搜索场景带动成交额同比分别增长54%和95%,这意味着“主动找”和“被动逛”的两端都在把农货推到更多人的手里
《2025丰收节抖音电商农产品消费白皮书》显示,坚果零食、粮油米面、水果蔬菜最受欢迎;
广东、江苏、浙江、山东、河南下单量领先;
90后是主力,占比38%,男性消费者下单占比52%
换句话说,米和油不只是“刚需”,还是新一代消费者的稳定选择,场景从厨房延伸到礼品、囤货、露营餐盒,流量在更多生活切面里渗透
与此同时,海南您好传媒的外籍主播通过海外社交平台把海南特色农食卖到美国、泰国、日本等地,团队已招募30多位外籍主播并与高校合作培养电商人才
这提示我们,助农不止是“卖出去”,还可以是“卖到更远”
我在想,如果盘锦的大米未来能和跨境渠道打个照面,那张无人机拍下的金色稻田,可能就会出现在另一个时区的手机屏幕里
当然,热闹背后有另一面
今年8月,央视曝光了抖音、快手上部分假冒“农业专家”“助农达人”的账号,伪造身份、虚假宣传、分享不靠谱的农技“妙招”,坑农害农,行业的诚信问题被推上台面
这条信息很刺眼,但必须直面
说到底,真实和专业是助农的底盘
盘锦这场直播的价值,恰恰在于把“泥里来”的过程公开给大家看,用实操和透明来抵消“口嗨”的风险
我也提醒自己
不要把泥点子当作“卖惨”,而要看清它背后的劳作逻辑和生产标准
在政策与产业层面,方向也在收束
山东省商务厅二级巡视员蔡玉祥表示,直播电商已成为线上消费的重要形态和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山东2024年直播电商网络零售额突破1000亿元,计划到2027年达到1700亿元,需推动供应链与直播电商高水平联动
这句话像是行业的路线图:不只是“卖得快”,还要“供得稳”
商务部原副部长蒋耀平也指出,直播电商已成为山东商贸的新基建,应通过创新助力山东从“经济大省”向“数字强省”转型升级,构建新型信任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信任经济这四个字,落到每一袋米上,就是可追溯、可讲清、可兑现
对比看案例,能更踏实地理解“怎么做”
今年4月,“好品山东・商行天下”与辛选集团在济南启动系列直播,项目此前已带动销售20亿元,辛选集团2024年助农专场拉动近5亿元,累计助农直播带货超20亿元
这套打法在于持续、系统,供应链和内容共振,区域品牌稳步扩大
而在海外
2018年起卢旺达与中国电商平台合作,农户咖啡通过电商每公斤多赚4美元;
2021年底卢旺达驻华大使走进中国直播间带货咖啡豆,数千斤迅速售罄;
2025年6月,南非驻华大使在“非洲好物”直播间推荐红酒与博士茶
这些都在说明,渠道与信任一旦搭起来,不同产地的农产品就能在更大的市场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再回到盘锦这场直播,最打动我的不是数据,而是一个小瞬间
无人机掠过红海滩,丹顶鹤从画面右侧飞过,评论区有人说“这就是我家河对岸”,另一个人回“那你家对岸真好看”
当一场带货能让人对另一个地方生出亲近感,它的意义已经不止于卖出多少单
我关掉外卖软件,去淘米,按张老师说的泡了半小时,蒸熟再焖十分钟,锅盖掀开的那一下,米香像是从东北的风里一路跑来
直播带货只是工具,关键在怎么用、用给谁看、让谁受益
这次盘锦的尝试,既让米走向更多餐桌,也让产地走进更多人心里
如果说下一步还有什么值得期待的,那就是把这套“真实、专业、好看”的方法论复制到更多农品与更多地区
我愿意看到更多团队走进田间地头,也愿意看到更多政府与平台、商家把“信任经济”做细做实
最终,我们希望的是一碗好米饭背后,有清晰的溯源链、有稳定的增收账、有温热的人情味
来源:小渔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