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秋日落叶铺满街,有人在朋友圈发了张旧照,配文:你若记得我,我便常伴你左右。
秋日落叶铺满街,有人在朋友圈发了张旧照,配文:你若记得我,我便常伴你左右。
没人知道那张照片是五年前在杭州灵隐寺门口拍的,穿蓝裙子的女孩,后来再没出现过。
现在全网都在刷“不负相逢”。
抖音上三十八亿次播放,评论区清一色“可惜没说再见”“要是当时多说一句就好了”。
没人真敢回头找,怕发现对方早就不记得了。
年轻人不迷信重逢了。
他们信的是“此刻在拍的那片枫叶,就是最后的纪念”。
豆瓣小组里有人晒出手机相册里九百多张落叶,每张都标了日期,从不发朋友圈,只自己看。
她说,不是怀念谁,是怕连这点温度都留不住。
散文卖得不错,但没人再买纸质书了。
开卷数据显示,今年卖得最好的六本散文,全配了短视频封面。
读者不是读文字,是看图配音乐,三分钟哭完,点赞,划走。
武汉琴台音乐节把“高山流水”做成全息投影,观众举着手机录,没人抬头看舞台。
有人问:这是艺术还是打卡?
没人回答。
真正的告别,从来不是说再见。
是某天你翻到旧照片,想发个朋友圈,手指悬在发送键上,又关了屏幕。
你不是忘了他。
是你终于明白,有些相逢,本就不该有下文。
那些说“余生请多指教”的,大多再没联系过。
而真正记得的,连叹息都省了。
落叶不会等风。
人也不会等回头。
你发的那张图,三天后被系统自动归档进“三年前的秋天”。
没人点赞。
也没人评论。
但你凌晨三点,又点开看了一眼。
就这样。
天亮了。
你关了手机,去上班了。
来源:鱼龙舞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