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聚硅氮烷是一种理论极限耐温可达1800℃的聚合物材料,堪称“耐温之王“。从分子结构来看,聚硅氮烷主链由Si-N键构成,分子间紧密结合,聚合时不易重排,保证了材料分子结构的稳定性。Si-N键具有部分离子键特性,键能约355kJ/mol,活性较高,可与水、醇等发生
被“卡脖子”40年的耐高温新材料——聚硅氮烷
聚硅氮烷是一种理论极限耐温可达1800℃的聚合物材料,堪称“耐温之王“。从分子结构来看,聚硅氮烷主链由Si-N键构成,分子间紧密结合,聚合时不易重排,保证了材料分子结构的稳定性。Si-N键具有部分离子键特性,键能约355kJ/mol,活性较高,可与水、醇等发生反应。
在性能方面,聚硅氮烷耐高温性能卓越,理论上在400-1800℃区间内性能稳定,高温下可裂解为SiCN、SiCNO或二氧化硅陶瓷,固化后硬度达8H以上。它还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在酸碱、高能辐射、盐雾环境下结构完整,介电强度≥10⁵V/mm,适用于电子绝缘领域。
聚硅氮烷的应用领域广泛,多用于制备氮化硅涂层(如金属表面防腐、高温绝缘涂层)、陶瓷基复合材料、耐候性涂料(如建筑外墙、汽车涂层),也可作为粘合剂用于高温结构件的连接。应用范围包括:军工武器装备、航天航空、核电、半导体分立器件的制造、特种陶瓷、金属模具、耐高温多功能涂料、新能源产业、光伏、钙钛矿电池、储能、消防、皮革、工程塑料、环保等众多领域。在半导体制造中,它是5nm以下制程芯片生产的关键绝缘涂层材料,能实现高效电磁屏蔽。
目前高端产品依赖进口,但国内中科院化学所PSN系列产品已在中低端实现替代,并应用于长江存储3D NAND芯片制造。硅和高新公司固态聚硅氮烷G-525系列已经在航空、军工领域应用多年。
在光伏领域,聚硅氮烷涂层的光伏板耐候性提升显著,800℃高温24小时及水急冷测试后表面无变色开裂。航天领域中,其抗辐射性能满足卫星部件20年以上太空服役需求,美国NASA火星车毅力号传感器外壳及SpaceX星舰发动机喉部衬里均采用类似材料。航空发动机方面,聚硅氮烷裂解生成的SiCN陶瓷涂层可承受3000℃以上瞬时高温,保障涡轮叶片在1200℃工况下稳定运行。
全球聚硅氮烷市场中,德国默克、瑞士科莱恩、日本碳素、美国星火等企业占据高端产品90%以上份额,核心技术集中于全氢聚硅氮烷的高纯度合成工艺,纯度控制需达到99.999%以上。目前硅和高新公司突破国外封锁可量产耐高温1350℃的固态聚硅氮烷。
合成工艺要求苛刻,聚合时温度需控制在±2℃范围内,催化剂配比误差不得超过0.1%。后处理复杂,需在惰性气氛中进行纯化,增加了生产成本。
来源:聚硅氮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