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安徽一个普通小村子为什么会和一个清朝大将军扯上关系?更奇怪的是这个大将军最后的结局让人唏嘘。火庙村位于蚌埠市怀远县,看起来不起眼,但它见证了历史中一个权臣从巅峰到陨落的全过程。这个故事发生在三百多年前,到现在仍然有人在讨论他们家族的来源。
安徽一个普通小村子为什么会和一个清朝大将军扯上关系?更奇怪的是这个大将军最后的结局让人唏嘘。火庙村位于蚌埠市怀远县,看起来不起眼,但它见证了历史中一个权臣从巅峰到陨落的全过程。这个故事发生在三百多年前,到现在仍然有人在讨论他们家族的来源。
清朝的年羹尧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呢?他字亮工,号双峰。康熙年间参加科举考试中了进士。之后开始做了四川和广东的乡试主考官。到了康熙四十八年,他升任四川巡抚,这时候他的权力开始变大。年羹尧接下来干了一件让皇帝注意到他的事情。康熙四十九年时,他成功镇压了斡伟罗都的乱事。
事情还没完。康熙五十六年,准噶尔部的人把矛头指向西藏。年羹尧主动请命去松潘协理军事。康熙皇帝看他这么积极,干脆就授予他四川总督的职位。从这以后,年羹尧开始对西南地区用兵。他采用安抚和打击相结合的方式,逐个收拾里塘、巴塘、乍丫、察木多、察哇这些地方。到了康熙五十九年,他因为这些功劳被封为平西将军。
年羹尧的权力达到顶峰,但这也埋下了他最终失败的种子。雍正皇帝登上皇位后,年羹尧再次入京。这时候皇帝给了他三等公的身份,还加上太保的头衔。雍正让他去西北地区以抚远大将军的名义指挥军队,目标是搞定罗卜藏丹津的反乱事件。年羹尧完成了这个任务,青海地区从此完全纳入清朝的版图。他因此被晋升为一等公。看起来他还要继续上升。
但是不到两年情况就变了。雍正二年十月,年羹尧第三次进京见皇帝。这一次皇帝开始注意到他的不礼貌行为,开始对他产生厌烦。雍正三年四月,年羹尧被贬成了杭州将军,随后又降成了闲散章京。最后他被彻底削除所有官爵。廷臣列举了他的九十二条罪状。雍正三年十二月十一日,他被赐予自尽,享年四十七岁。一个从康熙皇帝那里得到重用的人,最后死在了他下属雍正的皇权之下。
火庙村为什么会和这个人有关系呢?根据怀远县年家族的族谱记载,年羹尧的祖籍就在火庙北面的年家庄,那里有个牛王殿。明末的时候,他们家又迁移到怀远西南的湖疃寺,现在叫胡疃。到了清顺治年间,又搬到了凤阳的年家岗。
关于年羹尧的家族来源地,现在还有学者在争议。有人认为年羹尧的祖坟就在北镇罗罗堡镇的双峰山边上。那个地方还有座双峰寺,这个寺从明正统十一年就存在了。年羹尧的号码就是双峰,这样看来他可能是辽宁北镇人。但到底是哪里人,这要看你从什么角度去理解。
火庙村这个名字从哪来的呢?有说法说是叫火神庙。这个名字来自历史记载中的华佗用艾草治疗瘟疫的故事。村民们为了纪念华佗,就叫他火神,建了庙来供奉。另外还有人说在隋唐时期,这里的人不信佛教而是信道教中的火神。还有一种说法提到唐朝时候信火祆教的人来这个地方住下来了。不过这些说法都没有在县志里找到正式的记载。
对于华佗说法这件事,细看下去问题挺大的。华佗这个人在中国历史上本身就有争议,还不确定是否真实存在。更别说华佗生活在东汉末年,距离现在有快两千年了。说一个两千年前的人物能对一个村子的命名产生这么大影响,这个逻辑有点勉强。不过火庙村的官方记载里倒是明确写了年羹尧是当地人。这比华佗的故事更实在一些,因为年羹尧是真实的历史人物,他的生平有清楚的记录。
来源:小燕的旅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