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交汇扬清风丨㉒何以南河下 家风育后昆——南河下家风展示区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29 16:18 1

摘要:南河下历史文化街区位于广陵古城东南角,古运河绕街区而过。南河下街区成型于明代、繁盛于晚清。街区内现存南河下、丁家湾、苏唱街、新仓巷、大小流芳巷等老街古巷近30条,汇聚着18处名人故居,拥有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32处,历史建筑109个。 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

南河下家风展示区

南河下历史文化街区位于广陵古城东南角,古运河绕街区而过。南河下街区成型于明代、繁盛于晚清。街区内现存南河下、丁家湾、苏唱街、新仓巷、大小流芳巷等老街古巷近30条,汇聚着18处名人故居,拥有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32处,历史建筑109个。 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即何园、小盘谷、贾氏盐商住宅;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即岭南会馆、廖氏盐商住宅、周氏盐商住宅;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6处,即四岸公所、平园、棣园等。

南河下是清代扬州盐商、官宦名流的聚集区,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特别是这些名门望族均有着明确的家风家训家规传承, 构建了南河下街区的特色家风文化。书香传家的影响传承至今,从南河下走出去的博士、硕士就有100多名。

2017年,在市纪委的指导下,广陵区纪委精心打造了南河下家风展示区,覆盖街区0.55平方千米,沿路设置了37处家风展示点,将历代先贤的家训家规以展牌形式上墙,有力弘扬了扬州家风文化。

督抚家风 名门传承

晚清时期,先后有四位督抚级高官落户南河下,即两江总督周馥、署湖广总督卞宝第、署云贵总督张亮基、广西巡抚张联桂。

周馥(1837- 1921),字玉山,安徽建德(今东至)人。任李鸿章幕僚,因办事干练,深受其器重。参与筹建北洋海军,开办海军学校等。1888年,迁直隶按察使。《马关条约》签订后,自请免职。 1899年复出,曾官两江总督、闽浙总督、两广总督等。民国十年 (1921)病逝于天津寓所。

周馥的扬州宅邸名为“小盘谷”,正门在丁家湾以南的大树巷,后门开在丁家湾。甲午战争失败后,周馥引疾辞官,光绪二十三年 (1897),“八月移寓丁家湾新屋”(《周馥日记》)。扬州自古文风腾 蔚,满城书香,归隐林下的周馥努力践行他人生旅途中的另一宏愿, 把这座“以小见大”奥妙无穷的城市山林,打造成子孙们徜徉书海、乐而忘倦的“盘谷”之乡。

小盘谷

在小盘谷,周馥为教育子孙后代而撰写了一部散文体家训《负暄闲语》,该书分别从读书、处事、待人、治家等十二个方面提出了要求和建议,在周氏后代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周馥的子孙成就斐然,名闻天下。周馥长子周学海是著名医学家,著有《周氏医 学丛书》,《清史稿》有他的附传;近代工商业最知名的“南张北周” 之“北周”,就是周馥的四子周学熙。周馥的孙子周叔弢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孙子周叔迦是近现代著名佛教居士、学者。曾孙周一良是哈佛大学博士,胡适、陈寅恪的得意门生,为一代史学大师;曾孙周炜良是20世纪代数几何学领域的代表人物之一,以他名字命名的数学名词就多达7个;曾孙周以良是发现了70多个新物种的著名林学家……周馥家族子孙人才辈出,不胜枚举。

卞宝第(1824—1893),字颂臣,江苏仪征人。名宦之家出身, 其父卞士云曾任浙江巡抚,卞氏扬州宅邸于道光年间购建,原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东始于广陵路195号(今消防队驻地),西至 219号,南到小武城巷以北,北至广陵路沿街,与路北的梅花书院隔 街相望。主房四路并列,中间夹火巷两道。卞宝第外甥、晚清名士陈重庆有诗记述:“兹园吾熟游,酩酊千百场。岂期四十载,重宴绿野堂。……忆坐松隐阁,春茗花瓷香。惟我最心契,对此称感伤。”

卞宝第咸丰元年(1851)中举,入赀为刑部主事,后升任闽浙总督兼摄福建巡抚、船政大臣、福州将军、陆路提督、福建盐政、福建学政,人称“七印总督”。卞宝第敢于直谏,胆识过人,处事果断,深得清廷嘉许,深受百姓爱戴。他坚持民族气节,支持抗击英夷侵略,是 清廷“主战派”之一。他清正廉洁,“在官廉俸外一无所受,人莫敢干以私”。他痛心清廷腐败无能,多次以各种借口请辞回乡。1892年,卞宝第因船政经费被挪用筹建北京颐和园,愤而请辞回乡,次年病逝。卞宝第的一生践行了“忠孝传家”的祖训,他的后代将家族堂号定为“忠贞堂”或“忠孝堂”,成为“忠贞世家”。

广陵路卞宝第故居

张亮基(1807- 1871),字采臣,江苏徐州铜山人。道光举人。 身处咸丰乱世,张亮基多年督师剿匪,功勋卓著,累有升迁,直至云贵总督。张亮基宅邸位于丁家湾20号。

曾国藩、左宗棠是晚清名臣,提携他们的正是张亮基。早年的左宗棠是一个失意书生,三次乡试均未考中,于是开始隐居生活。1852年,太平天国大军围攻长沙,省城危急之际,湖南巡抚张亮基想找高人帮忙。这个时候,有人推荐左宗棠,于是在张亮基的力劝下,左宗棠出山相助。张亮基性格宽厚,待人真诚,将军事悉数托付给左宗棠。

左宗棠“昼夜调军食,治文书”,“区画守具”,终使太平军围攻三个月不下而去,其一生的功名也就从此开始。太平军撤走后,张亮基眼见绿营军腐败,不堪其用,就想组织一支团练队伍,争取培养一支新式部队,对抗太平军。经左宗棠建议,张亮基决定让曾国藩来抓团练工作。当时,曾国藩是吏部左侍郎,正丁忧在乡。在张亮基的支持下, 曾国藩开始组建团练,训练乡勇,成就了自己传奇人生。

张亮基不仅政绩斐然,而且治家有道,他的家训言简意赅、朴实无华,“食毕碗中无粒米。衣洁素,勿奢华”,“为善勿动心,为邪必动念”。

张联桂(1838-1897),字丹叔。五岁时,随其父张薰迁至扬州城厢南河下街西首定居。初为诸生,咸丰间,入赀为太常寺博士。后赴广西,历任同知、知县、知州、知府,转任广东、湖北道员,后又升任广西按察使、布政使、巡抚。他的一生,做遍各级地方主官,其为官勤能且清正,因其在巡抚任上对中法战争后的中越边界事、中日甲午战争事持卫疆、主战的态度和行为,被后人称为“爱国疆吏”。

清同治八年(1869),张联桂即将赴广西桂林府任盐运、水利同知。离行前夕,时任直隶知州的伯父张镕一再告诫:“汝此去必作州县,须为好官,勿贻祖宗羞。”路过扬州告别父母,其父张薰叮嘱: “官不易,荣辱全在汝。”对伯父、父亲的诫勉之言,张联桂牢记在心,以一生践行了“须为好官”之训。张联桂后人将其廉政、勤政、爱国、修身、齐家等方面的言行事迹进行了整理总结,清廉家风传承至今。

盐商家风 德润后代

南河下街区是晚清扬州盐商的集聚地,不少扬州盐商极其注重家风传承和子女教育,其中最有名的是许蓉楫。

许蓉楫(1865 — 1932),字云甫,光绪年间在扬州开设谦益永盐号,其旧宅位于丁家湾东侧。由谦益永盐号发起的扬州食商公会,便设在许家老宅的尊德堂中。扬州大小食商盐号在此秉持公义,抱团发展。民国初年,城旗变幻,货币频换,扬州市面风雨飘摇,他们向市面联合发放盐票,以代货币,稳定了市情,安定了民心。

1937年,日军铁蹄践踏扬州,盐号被封,商楼被抢,许蓉楫一家逃难到上海。有亲日分子在扬州新办盐号,为借许氏名望,多次派员赴沪许以重金,邀许蓉楫之子许少甫出山主事。许少甫怒斥来人:丢了民族气节,卖盐都不咸!

许蓉楫极其重视子女教育,为他们制定了家训,如“凡人局量器识,须要宽洪深重,廓然有容。横逆之至,非礼之加,受而消之,不介于怀。不可发人阴私谈恶,人胜己庶用意忠厚”。在良好的家风家训熏陶教育下,许蓉楫子女个个成才,特别是长孙许国志,是一名运 筹学家和系统科学家。1955年,他与夫人蒋丽金放弃美国优厚的待遇,毅然返回新中国,同行者有钱学森夫妇等。回国后,他成为中 国系统工程学会的主要创建人之一,夫人蒋丽金也当选为中国科学 院院士。一门两院士,传为佳话。

历史深处 岁月光华

漫步于南河下历史文化街区,老井、砖雕门楼、古树随处可见,古宅遗迹俯拾皆是,众多保存完好的盐商宅第和会馆伫立在两旁,在这里,常会与历史上的人和事不期而遇。

在南河下街区,最有名的私家园林莫过于何芷册所建的“晚清 第一园”——何园。何芷册(1835—1908),名维键,字汝持,号芷册,安徽望江人。1883年,何芷册由湖北汉黄德道兼江汉关监督的任上卸任,归隐扬州,购买了片石山房并扩建园林而居,建造了晚清时期独具特色的私家园林寄啸山庄,俗称“何园”。

何园的魅力不仅在于其精妙的造园艺术,更在于何氏一族的家风传承。何氏族谱记载着十一则家训,包含孝敬亲长、隆师亲友、鞠育教养、节义勤俭、读书写字、出处进退等方面的规则,映射出何家立身处世的道德理想与生存智慧,深刻影响着园主的后人,先后书写了“祖孙翰林”“兄弟博士”“姐弟院士”等佳话。

除了“晚清第一园”何园,南河下还散落着岭南会馆、湖南会馆、 小盘谷、二分明月楼等众多保存完好的盐商宅第、会馆和私家园林。

100多年前,在南河下街区新仓巷37号的絜园内, 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巨著在此编撰完成,这便是魏源的《海国图志》。魏源是晚清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也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 的首批知识分子代表。魏源四十二岁在扬州买下絜园,絜园成为他后半生养亲、安居、读书、写作之地。《海国图志》详细叙述了世界各地和各国历史政治、风土人情,主张学习西方国家的科学技术,提出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中心思想,间接影响了戊戌变法、日本的明治维新以及后来诸多深刻的社会变革。梁启超曾评价说:“其(《海国 图志》)论实支配百年来之人心,直至今日犹未脱离净尽。”

继古开今,传承创新

结合广陵古城更新改造,2024年广陵区纪委监委对南河下家风展示区开展提档升级工作,以“河下有盐家、风尚广陵客”为主题,从南河下历史街区丰富的家风资源中提炼出修身、治家、尚学、立业、报国五方面二十个核心要素,打造从丁家湾到广陵有盐街区沿 途的贤官周馥、盐商许氏、盐商贾氏等名人家风文化展陈和小景,以及“南河下家风”和“魏源与扬州(絜园)”两个主题馆,将古城古朴生活与现代商业有机串联,让廉洁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

贾氏盐商住宅

未来,南河下家风展示区将进一步提升改造,通过打造南河下家风展示线路、展馆等形式,充分挖掘、提炼南河下家风的深刻内涵,彰显扬州家风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推进南河下片区更新改造,以适应古城文旅发展需求,通过创新载体形式,融入街区视觉整体风貌,使之成为融合廉洁文化建设和广陵古城文旅的一大亮点项目。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