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散文|地瓜传奇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28 23:02 1

摘要: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故乡的田野满是清沙薄地,秋天播种的农作物中,百姓们大多选取耐干旱,喜沙质的地瓜来栽种。有一年,村干部们从东北背回了几麻袋地瓜秧,栽种了几十亩,当年秋天产量比平时的地瓜翻了两倍。从此,这个优质品种就在故乡落地生根,并繁衍到周边村队。那一年闹饥

文/张普忠

生活的大平原,在母亲河的乳汁灌溉哺育下,沃野坦荡,林茂粮丰。在五谷杂粮中,地瓜,作为唯一埋在黄土地里的农作物,始终受到家乡父老们的喜爱,甚或膜拜。

前些年,常听父辈们念叨,甭看现在咱们田地里的小麦,玉米,年年创高产,大丰收,可不能忘了地瓜蛋子给大伙带来的救命之恩。

这是一段辛酸而苦涩的记忆。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故乡的田野满是清沙薄地,秋天播种的农作物中,百姓们大多选取耐干旱,喜沙质的地瓜来栽种。有一年,村干部们从东北背回了几麻袋地瓜秧,栽种了几十亩,当年秋天产量比平时的地瓜翻了两倍。从此,这个优质品种就在故乡落地生根,并繁衍到周边村队。那一年闹饥荒,乡亲们成群结队去收获后的地瓜田里,搜刨遗落下的地瓜蛋子,就是这些被遗忘在黄土地里的地瓜,帮助大伙度过了挨饿的季节。从此,地瓜,便成为父老们敬重的救命的金蛋蛋。

每年夏收以后,村里的乡亲们总喜欢在沙岗地头,留下几分空地来栽种地瓜。一来可以丰富一下收成,二来也能让冬季的餐桌鲜活一些。

傍晚前后,将刚刚剪下的地瓜秧,用稀泥粘上几下,开垄刨沟,挖坑栽种,浇水培土,在朦胧的夜色里,地瓜秧便悄悄种进了泥土。倘若赶巧遇上一场风雨,栽下的地瓜秧,便会很快盎然茁壮起来。

用不了多长时间,地瓜的藤蔓便四处蔓延开来,一片片碧绿的叶子,诱惑着乡亲们的舌尖。下田除草翻秧时,忍不住掐下几束,用地瓜叶片拌入面粉,上锅蒸熟,掺入蒜泥,麻油,香辣软糯。剩下的地瓜梗,用开水汆烫后,或凉拌,或用葱花干辣椒在热油中爆炒,爽脆可口。

这些年,村里识文断字的百姓,也略微知道些地瓜叶茎的妙处,这种乡间野菜,被誉为长寿蔬菜,蔬菜皇后。能够明目护眼,润肠通便,还有控制血压的功效。于是,在大半个季节里,他们便将大把,大把的地瓜叶,地瓜梗,摆在了城市的集市街头,成为城里人青睐的乡间美味。

对地瓜的印象,依然是童年时最鲜活的记忆。中秋时节,小伙伴们去田里割草,牧羊,选一处背风的地方,挖一个小小的土窑坑,将一个个黄泥团,烧得滚烫,然后去附近田里挖上十几块新鲜的地瓜,放入热腾腾的土窑里,封上厚厚的黄土后,两个小时便大功告成。挖开后的土窑里,被蒸熟的地瓜,金黄中透着香气,小伙伴们忙不迭的你一个,我一个,分而食之,那种美妙的感觉,依然在脑海里浮现。

收刨地瓜,在村里已经是很晚的农事了。一场酷霜下来,田里的地瓜秧全部被霜雪冻成黑褐色,到了地瓜该收获的季节了。父辈们早早备下镰刀,锄钩,趁着阳光正好,兴冲冲奔向田野。那些孕育了一季的地瓜,把培好的土疙瘩,撑得裂出缝来,一锄钩下去,便是四,五个圆溜溜,红艳艳的地瓜蛋子。看到秋日暖阳下,垄头上一堆堆新鲜的地瓜,心中美滋滋的感觉,顿时洋溢开来。

乡亲们吃地瓜也没有多少讲究,等到新鲜的地瓜放上十天半月,便可以上锅蒸煮。或者在熬制玉米,小米粥时,切上几块,绵软甜糯的地瓜,成了餐桌上的时令佳品。

有时候奶奶也会用一双巧手将地瓜变换出花样来,炸地瓜丸子,烤地瓜,或者将蒸熟的地瓜切成薄片,在阳光下风干,那是冬天里不可多得的小零食。

时光渐远,故乡传统的老地瓜也失去了本色。这些年,引进种植的紫薯,蜜薯等一些新品种逐渐多了起来,虽然口味不同,价格看涨,但我依然怀念儿时老地瓜的滋味。这种味道,愈久弥新,永远也不会淡忘……

投稿邮箱:ddsww2022@163.com

来源:奇幻喜鹊m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