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今年5月份开始的中美经贸团队,那都见了5次磋商会面了,终于在10月26日的马来西亚的面对面中,才时隔许久终于有了一个“新变化”。
文|曦曦
编辑|曦曦
美国的100%关税说没就没,这怕不是盯上了中国的“钱袋子”。
动不动就喜欢大打关税战争的美国,是打累了就要找个理由给自己放假。
从今年5月份开始的中美经贸团队,那都见了5次磋商会面了,终于在10月26日的马来西亚的面对面中,才时隔许久终于有了一个“新变化”。
在此次会谈结束后的美国媒体消息,中美双方达成了“非常实质性的框架协议”,什么意思呢,就是美国开始“不再考虑”对中国继续加征100%的关税了。
这美国怎么就突然“转性”了?是中美贸易战真的结束了,还是背后另有原因?
也许中国心心念念的和平友好,碰上了美国心里默念的“大豆生意”,终是促成了在马来西亚会谈磋商时,中美贸易谈判的突破性反转。
在10月26日刚刚结束的,为期两天的由中美经贸团队在马来西亚吉隆坡的磋商会议,会议谈判的内容有很多,但最令两国人民开心的却莫过于关税的取消。
作为国家与国家之间重要的交流会议,聊的细节内容这里就不多说了,其中要提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对于中美贸易冲突影响全球的这个事,终于达成了共识。
从开始打贸易战争以来,可以说对中美两国那都没什么好处,也可以用“合则两利、斗则俱伤”的几个字,来概括那很长一段时间的两国利益碰撞现象。
直到终于谈到有关中美经贸的问题时,美国“善意”的松口表示不再对华加征100%关税,这时的其他各国那也是长舒了一口气。
但这就意味着关税战要停止了吗?恐怕事情还没有那么的简单,不少国家的权威媒体也开始了猜测,这次美国的“不再”,究竟是终结还只是短时间的暂停呢?
其中香港的《南华早报》比较理性,认为这次吉隆坡会议达成共识,只是两大经济体在紧张局势下的有所缓和,毕竟中美对等关税暂停期到11月10日才到期。
尤其是在磋商的博弈中,那也是针尖对麦芒的非常激烈,虽然结果还是让人松了口气,但最终能不能形成文字性的成果,还是要再继续等待利好消息的。
至于英国那边的英国广播公司也参与讨论,认为美国对于中国进口产品征收高额关税的说法是不可持续的,毕竟要说美国在英国这边的信用确实没有那么好。
在英国广播公司看来,美国只要与中国的关系陷入僵局,其美国自己的股票指数就会率先大幅度的下跌,为了稳定经济发展,偶尔认个怂也会让美国好过一些。
再有就是韩国的《东亚日报》说法,他们更关心中美的共识达成会不会对韩美的关税产生影响,毕竟韩国这边儿还欠着美国税务巨款也不想出呢。
早前的韩国因为无力支付美国降关税所需要支付的费用,甚至一度大倒苦水的说,如果把外汇给了美国韩国经济可能就完蛋了,所以也在一旁悄悄地为自身考量。
毕竟中美谈判的结束,可能会让韩国找到一些的突破口,对之后将要的进行的韩美关税谈判有着更加利好的影响,毕竟一直“哭穷”的韩国也在深受关税伤害。
但各个媒体发表看法,那也都是站在自身的角度、考虑了自己利益后的表达。
这美国自然也不只是个简单的口头答应,虽在会议中口头答应了不再对华征收100%关税,但其背后恐怕也隐藏有自己的“小九九”,那么这美国想干什么?
有时候站在霸主的位置久了,也真有可能不自觉的自己就飘了。
就像美国对华的遏制手段一样,那是嘴上说的可好但手上的动作却从未停止。
小心思不断的美国,看在自己经济受损的前提下,也就答应了贸易停战的需求。
毕竟美国自己也被国际社会人们蛐蛐的,有那么一些的“抬不起头”。
就比如对华加征关税上面,普通的日用商品等那是说停就能停的,可偏偏为了稳固他们的科技霸权地位,对于中美间的半导体芯片、人工智能以及量子科学技术领域,那手可是攥的死死地一点儿都不带透露的。
因为在美国看来中国的科学技术,那是只要给构思都能大刀阔斧给造出来的“超能力”,就像是早年美国科幻电影场景,中国知道了后都能给造出个所以然的。
像在能携武器的战斗机器人、太空机械臂等高精尖设备,美国早年也就是想想,可中国当真了就给一个个造了出来,甚至还顺带质疑了一下美国的数据不准确。
这样的能力摆在面前,美国也是不得不严防死守着自己的技术。
那是生怕一个不小心又被“偷了师”,这到时候笑美国的人可就更多了。
而如今的美国虽然依旧是全球第一经济体,但那国债都要直逼40亿美元了,这美国自己可能多少也会有点心虚,这最大经济体位置要想坐稳那还得用点儿手段。
于是美国就开始对各个国家增加不同的关税政策,通过搅浑整个国际社会的经济态势,想要暂缓美国的经济窘态,所以边谈边打就成了美国对外经贸的日常。
又想坐稳霸主位置又想对人施压,这小国家一吓唬就听话的乖乖照做,但大国可是不惯美国的小毛病,于是针对美国的反制措施那也是打的美国措手不及。
就比如前一阵子的美国对华关税加增,那是毫不手软的非要争出个高下,而中国那也是反手打出“稀土”王牌,开始对稀土出口实施新的规定。
这一下可是让本就稀土资源稀缺又需要大量进口的美国犯了难,心道中国怎么不安常理出牌,不找美国谈判就直接反手限制稀土了。
要说这稀土出口的管控那可真是个好策略,那美国不是自诩科技霸主吗,没有稀土那科技怎么往下进行呢,各种高精尖的设备既要花钱又要有原材料,这有钱没料岂不也是空谈,所以稀土对于美国而言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了。
也就是这稀土管控政策一出来,美国那态度也是软了不少,于是立马就改口那只是口头施压的手段,这关税政策真正用不用的,那也要到时候再说。
这美国说话确实得小心点,不然一不小心就容易被框了去,而美国眼见在制裁政策上讨不到好处,也是开始想了别的招数想要麻痹中国。
就比如前几天的美国在南海搞军演活动,派出了其“最老”的“尼米兹”号航母出来撑场面,毕竟美国航母坏的坏、还在生产的还在生产,能出来的就剩这个快要退役的老航母了。
本来出来打算扬一扬美国国威的,没成想不到半个小时就有两架昂贵的飞机接连坠毁,这可真就应了那句“本想给中国来个滑铲的,没成想竟来了个滑跪”。
这对中俄展示的国威还没开始好好看的,先是给海面来了个炸水花可还行。
而美国的小心思除了稳定他们的霸主之位外,发展对外经济那也是一点不能落的。
都知道美国有多个州都是靠着大豆出口贸易发展经济的,但奈何美国自己的关税政策反而害的自家大豆销路紧缩,尤其是一些美国的州非常依赖中国市场。
这中国不要美国大豆了,中国自己可以产但美国卖不出去了经济谁来托底呢?
于是美国普通民众糟了殃就开始怨声载道,毕竟美国农场的持续收益一旦断了,那重新找回来可就不容易了,毕竟全球靠出口农产品发展经济的国家可不少。
所以美国一方面为了挣回面子维持其大国霸主地位的形象,另一方面美国也是为了科技、农产品等的经济发展所做出的“妥协”与让步罢了。
而随着中美贸易关系的不断拉近, 这全球贸易经济也就会渐渐步入正轨,但还有这么一个国家,可能在听到中美贸易利好的消息时要开始发愁了.....
在会谈结束后的中美贸易前景正在不断向好,然而各国都松了一口气的同时,有这么一个国家却反而是最闹心的存在,这中美贸易战怎么能说停就停呢。
要说这个国家大家也都很熟悉,那就是同样靠农产品大豆出口发展经济的巴西。
从今年的2月开始,中美关税战打的火热时,一旁的巴西立马抓住时机的要与中国达成贸易协议,其目的就是要将其国家内的巴西大豆卖给中国。
巴西就想着这美国打关税战,要对进出口商品加增关税,那中国不要美国的大豆就可以买别地方的大豆,而要论大豆的产量与品质,他们巴西怎么也都数得着。
于是巴西又是全球开始买大豆,又是非常不厚道的开始对大豆实行涨价措施,就想要趁着这波乱大赚一笔,但没曾想这中美贸易战这么快就要停止了。
这对于巴西的大豆销路、以及大豆的出口价格,那可将会是个不小的冲击。
在9月份的中国才从巴西进口了约1096万吨的大豆,较之以往那是同比激增了30%,也是占到了9月中国大豆进口总量的85%水平。
而一旦中美贸易正式确立贸易协议,那中国再转头去买美国的大豆,这巴西真就像是经历了一场大豆出口额的过山车,忽上忽下的对巴西出口贸易可是不利。
首当其冲的则是巴西大豆出口量断崖,再有就是本来想靠涨价赚钱的巴西大豆,这价格怕是也涨不上去了,这也就促使了巴西港口溢价的产生。
然而随着巴西港口溢价的不断下降,这巴西大豆可能将遭受全方位的打击。
比如汇率走低、一家减弱甚至是大豆价格持续走低等等,这巴西能不愁吗。
而如今中国对巴西大豆的需求也正在减弱,除了11月份还有一批从巴西进口的大豆外,其余的需求量恐怕也给不到巴西了,至于原因那就是“巴西大豆太贵”。
所以中美贸易的变动,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改变,不仅会对中美两国造成影响,还会对全球多个国家的贸易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尤其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中国再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也会越来越大,那么,对于这次中美贸易谈判的结果,大家又是怎么看的呢?
环球时报——《中美吉隆坡磋商达成基本共识》2025-10-27
观察者网——《美国被曝考虑限制软件驱动产品对华出口,贝森特回应》2025-10-23
新浪财经——《中美贸易谈判前景乐观,引发巴西大豆产业担忧》2025-10-29
来源:大象微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