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起创业,最怕“理念不合”。从最初的并肩作战,到最终的分道扬镳,这篇文章讲述了一段真实的合伙人裂变经历,也揭示了产品协作背后那些难以言说的信任断裂与战略分歧。
一起创业,最怕“理念不合”。从最初的并肩作战,到最终的分道扬镳,这篇文章讲述了一段真实的合伙人裂变经历,也揭示了产品协作背后那些难以言说的信任断裂与战略分歧。
前段时间有一个老板找我想让我以合伙人的方式一起开发一个产品,因为是老乡,也同在上海,我就同意了,但耗费了我大量时间和精力,还没等产品真正上线,我们就因为意见不合,闹掰了!
这段经历给我了很多经验和启发,分享给大家,也希望大家在之后的创业或者工作合作中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
一、故事背景某天下午,微信收到一个好友通知,通过后,得知对方是通过看到我的公众号文章加我的,觉得我对于产品的分析很深入,想加好友详细聊聊。
通过聊天,发现我们都是河南洛阳人,还是老乡,并且我们都在上海,距离很近,开车到我们公司也就不到20分钟。
“老乡”二字瞬间消融了初识的陌生感。交谈中得知,对方是一位已有自己公司和事业的老板,对中医疗愈颇有研究和热忱,并一直致力于学习和参与相关项目,心心念念想打造一款中医疗愈方面的产品。
他了解到我从事产品行业多年,积累了不少经验,而他的团队正缺一位产品合伙人,便发出邀请,希望我能加入,共同实现这个想法。
当时的我,因为觉得上班只能解决温饱,想要赚到更多的钱是不可能,只能工作之余发展其他的,所以想着多接触一些新的项目,多一点生活的可能。
于是,我们一拍即合,迅速投身于紧张而充满期待的需求调研和产品设计工作中。一段新的旅程,就此开启。
二、产品调研需求分析一开始合作充满激情和默契,常常为一个个创意兴奋不已,为产品规划的每一个细节讨论很久,我也会自发的去学习和了解中医疗愈这个行业,但是因为这个行业确实比较垂直和小众,所以大部分还是和这个老板进行行业的了解和需求的沟通。
老板主要想做一款中医疗愈的微信小程序,通过和他沟通和我自己网上调研,梳理了产品相关信息和功能规划。
以下就是我为其规划的产品:
2.1产品介绍
产品定位:专注于为中医文化疗愈爱好者及其产业融合修习实践提供服务。
产品slogan:师友修习、品质生活
产品介绍:为中医文化疗愈爱好者及从业者提供线上打卡、线下活动与专业课程的一站式平台,通过师友共修模式推动产业实践融合,助力中医文化传承与品质生活升级。
一句话对外宣传:师友疗愈——汇聚中医文化同修者,以线上线下融合实践赋能产业升级,让传承扎根生活,让疗愈滋养身心。
2.2用户定位
①中医疗愈爱好者:降低参与门槛,打造“轻量化+社交化”修习体验
提供轻量化的线上学习资源与打卡任务,并组织社交化的线下活动与社群,以漫画、文创等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强文化认同
②中医疗愈从业者:赋能职业发展,构建“技术+资源”双支撑
提供行业认可的认证课程与新技术培训,同时通过个人IP打造、跨界合作与供应链支持,帮助其拓展客户与业务。
③师友疗愈主理人:提供“轻创业”支持,激活社区生态
提供零成本的运营工具、官方流量与资金扶持、专家资源对接和品牌背书,并设计清晰的分润机制和商业资源导入,保障其可持续变现。
2.3相关产品功能①线上修习
线上打卡活动,通过一些线上打卡活动,通过图文/视频记录、老师点评、奖励体系形成社群共修氛围,解决传统修习难坚持的痛点;
②线下疗愈活动
线下疗愈活动,通过一系列线下疗愈主题活动,结合专业医师指导与互动实践,帮助参与者缓解压力、提升身心健康,同时深化对中医文化的认知与认同,实现文化体验与实体社交的无缝衔接;
③发现
发现”模块通过整合线下商户和老师资源,并配备丰富的筛选工具、透明的信息展示、真实的用户反馈以及便捷的互动预约功能,旨在解决用户“找不到、选不准、信不过”的核心痛点,成为一个高效、可靠的中医疗愈资源导航站,帮助用户轻松发现并连接最适合自己的疗愈服务。
④消息
消息”功能通过活动消息、互动消息、新关注消息、系统消息和群聊消息的整合,旨在提升用户参与感和归属感、强化主理人及老师的运营管理能力,并保障信息的有效传递和平台的顺畅运营,是维系整个中医疗愈社群生态活跃度与粘性的关键纽带。
⑤线上学习课程
线上学习资源整合了免费入门课程与深度付费体系,为用户提供阶梯式成长路径:免费资源涵盖中医基础理论短视频、心理疗愈入门课,帮助用户零成本建立知识框架;付费体系则联合非遗传承人及三甲医院专家或老师,开发进阶课程,通过直播实训+职业认证实现技能变现与身心深度疗愈。
⑥好玩有趣的功能
如AI舌诊、AI身体测评、AI疗愈大师、疗愈知识对战等功能,通过融合AI技术与中医文化,让文化疗愈从“被动学习”走向“主动探索”,打造了兼具趣味性与实用性的互动功能体系。
三、意见分歧到终止合作大家觉得以上规划的产品功能怎么样?
单看上面的分析和规划,是不是觉得这个产品还是有一定的发展前景,我起初在没有深入了解疗愈这个行业的时候也觉得信心满满,但是经过我和从事疗愈的老师交流后,再结合老板的资源我发现,这个产品不是我想象中的那样。
通过和疗愈从业者交流,我发现疗愈这个行业其实很广泛,有高端的项目,比如音疗、颂波疗愈、拍打等,也有相对亲民的项目,比如站桩、冥想等。
高端的那些项目,针对的用户基本都是高净值的、有钱、有闲的人,他们的服务基本都是VIP定制的服务,他们不要求很多人参与,每个月服务几个客户,就能有不错的收入。
那些平民的项目,大部分人都可以接受,但是只有亲身参与,才会相信,只是单纯的听别人讲,你很难理解,也不相信有相关的疗效,他们虽然会用到我们的产品,但是也只是作为一个打卡或者举办活动的工具,没有我们这个软件,他们依然可以正常运行,其实并没有真正解决他们核心痛点。
商户/老师需要流量,需要更多高净值的客户,对于用户,现在接触了解的人还是太少,怎么让疗愈更加普及,让更多的人接触疗愈并且喜欢上疗愈。
从这两块考虑其实之前规划的产品是不符合用户的需求的,就算产品开发出来了,因为用户定位和相关运营资源问题,产品还是没人用。
我和老板沟通是要不然我们再聚焦一些,不要再提产业了,不要一开始讲的那么大,疗愈也分很多项目,我们其实可以做细分场景,专做某一类疗愈项目,提供具体的产品和服务,解决用户真实的痛点和需求即可。
而且老板其实只是认识几个疗愈的老师,对于这个行业的认识有限,资源也有限,如果真的想把我规划设计的产品玩转起来,C端用户和B端商户和老师资源要很丰富才可以,我们显然不具备这个能力。
所以我给老板提的,我们不要着急做产品了,可以先书写一个商业计划书,通过这个方式,先梳理清楚市场、需求、用户、商业模式,然后找相关用户聊,去讨论和验证,觉得验证的差不多,时机合适了,然后再做产品,不要一开始没有想明白就开始组建团队就开始研发产品,然后再返工或者推翻,费时又费力。
但老板呢,他是觉得商业计划书只是给那些没有创业过的人用的,没什么用,我都是创业成功的人,这些不需要的,先把产品做出来再验证,做着试错者,创业总要有一个过程,不可能一次就成功,觉得我的思维有点局限,一直强调我要有产业思维,不要怕失败。
现在想想,可能没有对错,只是立场想法不同,这个项目对于老板来说,它本身不用为基本的生活所苦恼,要的是个人价值和精神享受,中医疗愈这个项目只是一个兴趣玩乐,他不要求它来挣多少钱,能成更好,不能成也无所谓,不着急慢慢来,而对于我来说,我现在还在为基本的物质生活所打拼,我投入时间和精力,我想要一个好的结果和未来。
因此经过多次争吵之后,我们就停止了合作。
四、经验与收获4.1.谨慎选择合伙人,情感纽带不是合作基石
其实一开始聊这个项目的时候,老板其实有问过我设计规划产品怎么收费,但是当时因为也是老乡,对于这个产品想法,大家也没有验证过,也没有谱,而且我觉得随着年龄在变大,如果只是通过上班这一种途径,很难在上海发展下去,所以我就默认以合伙的形式参与,等之后产品有收入有起色再说,我其实也在赌一种可能。
两个人意见三观一致还好,如果不一致,就很容易导致关系破裂,合作解除。
所以在之后因为需求调研,我因为本职工作没办法参加,要求我请假参加一些活动,并且不问我的意见,就给我安排一些工作的时候,我有点不开心,甚至有点抵触!
现在想想,我这个想法真的大错特错,当初碍于面子,如果一开始我们就讲好不是以合作的形式,直接讲清楚价格,我就不会有之后的情绪,也不会觉得自己没有受到尊重,因为甲方爸爸说的都对,我们也不会有什么意见冲突,最后也不会闹得不欢而散了。
其实在这个事情之前,我就有类似的经历,但就是不知道吃一堑长一智,也是一个老板需要开发一个产品,找到我以合作的形式,最后我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最终那个老板因为各种问题不做了,导致我的努力全都白费了。
通过这件事情,让我真的领悟了,也给我上了深刻的一课。
许多合作,尤其是建立在熟人关系之上的合作,最初往往靠的是人情和口头承诺,而忽略了明晰的权责划分和书面协议。正如一些创业分析指出的,在亲密关系中建立合伙关系,反而容易因过高的期望和模糊的界限埋下隐患,最终可能导致“工作谈不拢,友情也没得谈”的局面!
所以之后除非遇到很喜欢的项目,大家观点理念一致,不然我应该不会再提供免费的劳动力了。
4.2.产品要聚焦
我和这个老板的分歧就是在这点,他的想法很“宏大”,大而全,而我的想法要聚焦,小而美!!
现在做产品,我们能想到的领域都有相关产品了,如果想脱颖而出,一定要切细分领域,找到某一个用户的高频场景,能解决他们的需求和痛点,这样的产品才会成功。
想到程前之前采访兔头妈妈,提到的开发出的爆品奥拉氟防蛀牙膏,兔头妈妈为什么能开发出这样一款受欢迎的产品,就是因为聚焦,挖掘细分场景。
兔头妈妈提到了一句:
被你舍弃掉的也是一个好战略,要是ABCD都想做,那就不是战略,舍九取一才是好战略!!
中国在脑力智力方面都是领先的,我们缺的就是聚焦,就像兔头妈妈那样,独立平台–母婴品牌–儿童洗护–防蛀牙膏–奥拉氟防蛀牙膏,这才是真正的聚焦。
这个也是兔头妈妈能快速爆火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
五、最后虽然最后我们没有再进行合作,但是我还是要感谢这个老板,通过谈话交流也学习接触到了之前从未接触到的领域。
通过这件事情,也让我得到了成长和思考,让我在个人认知上获得了宝贵的成长,分享出来希望能给大家提个醒,创业维艰,合伙不易,且行且珍惜。
来源: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