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潮宏基要在香港冲击二次上市了,这事儿在珠宝圈挺受关注毕竟它名气能跟老铺黄金比肩,这次上市官方说要推进全球化、提升国际品牌形象,但到底能不能成,还得从它的底子聊起。
最近潮宏基要在香港冲击二次上市了,这事儿在珠宝圈挺受关注毕竟它名气能跟老铺黄金比肩,这次上市官方说要推进全球化、提升国际品牌形象,但到底能不能成,还得从它的底子聊起。
潮宏基1997年在广东汕头成立,那时候国内黄金市场基本都是千足金,竞争能挤破头。
它没跟着凑这个热闹,一上来就主打针对年轻人的K金系列,就是黄金里加了其他金属的合金首饰。
这步差异化走得挺聪明,毕竟年轻人不爱传统黄金的“厚重感”,K金的玫瑰金、白金看着更时尚。
靠着这个定位,潮宏基后来还孵化了不少子品牌,又用自营加加盟的方式开门店,2010年初就在深交所上市了,成了国内首家时尚珠宝公司。
到今年上半年,它线下门店已经有1542家,覆盖200多座城市,还有4家海外门店。
业绩方面也说得过去,2022年营收43.64亿,2023年58.36亿,2024年64.52亿,今年上半年就有40.62亿;净利润更明显,今年上半年3.33亿,比2022年、2023年全年都高,营收同比也涨了近20%。
在金价一直涨的当下,能做到这步确实不容易。
潮宏基能吸引消费者,核心还是抓准了年轻人的需求。
跟周大福那些主打黄金首饰的品牌不一样,它从一开始就盯紧年轻群体,K金硬度高,能做的设计也多,比如螃蟹、算盘造型的饰品,传统黄金根本做不出来。
更关键的是,K金小克重居多,客单价大概五六千元,年轻人不用攒好久钱才能买,“上车”门槛低多了。
而且它特别会跟IP合作,哆啦A梦、三丽鸥这些头部IP都跟它有长期合作。
今年9月初刚出的“黄油小熊”联名系列,直播当晚在线人数就破了5万,产品一下就卖光了。
如此看来,它家年轻消费者占比5年涨到60%,IP联名款复购率超40%,也不是没道理毕竟谁能拒绝带着童年回忆的首饰呢?
不过光有优势也不行,潮宏基眼下的麻烦也不少。
首先是没找到第二增长曲线,它的营收里90%以上都是珠宝业务,今年上半年更是到了93.6%,基本就靠K金撑着。
之前也试过跨界,2014年花14亿收购女包品牌“菲安妮”,本来想打开新市场,结果2024年皮具营收才3.24亿,不仅没帮上忙,还让公司减值超5亿。
后来搞的美容、跨境电商也没起来,搞不清当时咋想的,这跨界步子是不是迈太大了?
品控问题也让消费者不满,小红书、微博上不少人说,买的潮宏基饰品半年多珐琅就掉了,有的一年得去维修两次。
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它的投诉超900条,很多都是质量问题。
更别说它的K金多是一口价,不按克重算,价格透不透明也一直有人质疑买东西连具体计价方式都不清楚,换谁心里也不舒服。
渠道方面也有隐患,它太依赖加盟门店了。
2024年代理营收32.84亿,但毛利率才17.25%,比自营的31.57%低了不少。
而且这几年加盟门店成本涨得比营收快,想赚同样的钱,花的成本越来越多。
受这些影响,它的毛利率从2022年的29.3%降到今年上半年的23.1%,比行业里的头部品牌低了不少。
这次潮宏基冲港股上市,业内大多觉得它是想拿海外资金,支撑海外扩张。
但海外市场并不好做,目前它的海外门店对营收贡献特别少,而且想在海外做珠宝的不止它一家。
周大福今年上半年在新加坡开了7家门店,都在核心商圈;老铺黄金6月也进了新加坡滨海湾金沙购物中心,更别说爱马仕那些奢侈品巨头,也在抢高端客群这么多对手,潮宏基想分一杯羹太难了。
更麻烦的是,今年半年报里还说它被宝格丽、卡地亚起诉了,虽然没说具体原因,但能被奢侈品巨头盯上,说明它在品牌和设计上可能还有短板。
本来想靠海外市场破局,现在又多了这么个事儿,无疑是雪上加霜。
有人可能会问,既然海外不好做,潮宏基能不能学老铺黄金,复刻人家的营销神话,老铺黄金这两年确实火,2024年销售额涨了166%,利润涨253%,去年中港股上市后股价一度涨超20倍。
它靠的就是古法黄金加奢侈品运营,门店不多,但今年上半年营收就有123.54亿,最近还传出要提价的消息。
潮宏基好像也想往这个方向转,今年上半年调整了产品结构,经典黄金占比升到44.6%,跟时尚珠宝的48.6%差不多,还推出了万元级的高端系列“CHJ・ZHEN臻”,明显是想抢老铺黄金的市场。
但老铺黄金的优势是工艺和奢侈品定位,潮宏基硬学的话,不一定能成。
其实潮宏基自己也有拿得出手的东西,比如它的非遗花丝首饰,在这个细分领域,消费者心里它就是第一。
与其跟着老铺黄金的路子走,不如把这个优势做透现在年轻人也喜欢有文化感的东西,把非遗工艺跟年轻设计结合好,说不定能更受欢迎。
当然,前提是得把品控抓好。
如果还是老出质量问题,让消费者频繁维修,再好的设计也留不住人。
这次港股上市要是能拿到资金,把品控体系升级一下,再优化加盟渠道,减少低效门店,说不定能把眼下的困局解开。
总的来说,潮宏基这次港股二次上市,机会有,但挑战更多。
它的K金优势能吸引年轻人,非遗工艺也是护城河,但增长曲线、品控、海外竞争这些问题不解决,想在珠宝市场更进一步很难。
希望它能找准自己的方向,别盲目跟风,毕竟适合自己的路才好走。
来源:冷秋月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