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老去世欠66万贷款,银行把民政局告了!这钱该谁掏?网友吵翻了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29 15:27 1

摘要:2025年10月,这起“特殊”的债务纠纷突然引发全网关注。故事的主角是一位孤寡老人,生前向银行借了66万元贷款,没成想突发急病撒手人寰。更棘手的是,老人没立遗嘱,身边也没有直系亲属,连个法定继承人都找不到。

孤老离世没留继承人,倒欠银行66万贷款,银行居然把民政局告上法庭?这事儿最近直接冲上热搜,相关话题播放量飙到37万,评论区里吵得不可开交!

2025年10月,这起“特殊”的债务纠纷突然引发全网关注。故事的主角是一位孤寡老人,生前向银行借了66万元贷款,没成想突发急病撒手人寰。更棘手的是,老人没立遗嘱,身边也没有直系亲属,连个法定继承人都找不到。

银行拿着贷款合同犯了难:债主没了,继承人也没有,这66万难道就成了“死账”?思来想去,银行盯上了民政局——毕竟按照规定,没人管的孤老身后事和无主财产,都归民政局负责打理。于是一纸诉状递到法院,要求民政局承担这笔66万的债务清偿责任。

这波操作直接让网友看懵了:“民政局是管民生的行政机关,又不是老人的家人,凭啥要替人还贷款?”“银行放贷的时候不想着风险,现在人没了就找公家兜底,这合理吗?”一连串的疑问在评论区刷屏,大家都想不通这事儿的逻辑在哪儿。

其实银行这么做,背后是有自己的考量的。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债务人死了,债务得由继承人在继承遗产的范围内还;要是没人继承或者继承人放弃继承,遗产就归国家,用于公益事业。银行显然是觉得,民政局既然是无主财产的“当家人”,就该从归公的遗产里掏钱还贷 。

但这里的关键问题没人能说清:这位孤老到底有没有能拿来抵债的遗产?之前有类似案例,无锡一位女子欠了200多万去世,家属放弃继承,最后法院指定村委会当遗产管理人,用她留下的别墅拍卖款还了债 。可这次事件里,压根没有公开信息显示老人名下有房产、存款这类“硬通货”。要是真没遗产,民政局难道还得自掏腰包?

更有意思的是,这事儿还牵扯出一个法律新规——《民法典》里的遗产管理人制度。简单说就是,没人管的遗产,得找个“负责人”出来清理资产、处理债务,民政局或者村委会常常会被法院指定当这个“负责人”。上海之前就有案例,孤老王阿叔去世后,亲戚们争房产,法院直接指定民政局当遗产管理人,连民政局为处理遗产花的公告费、律师费,都得从遗产里优先扣呢 。

银行正是抓住了这一点,先申请让法院指定民政局当老人的遗产管理人,转头就把管理人告了,要求在遗产范围内还债。在银行看来,自己按约定放了贷,现在拿不到钱,找遗产管理人要说法天经地义。

可民政局这边也觉得委屈:“我们只是帮忙管理遗产的,又不是债务人。真有遗产,拍卖了还债没问题;要是没有,总不能让我们用财政资金填窟窿吧?”就像之前抖音上曝光的类似案例里,民政局当庭就反驳过:“房子卖了抵债就行,不够的部分我们可不认”。

事件一曝光,网友的观点直接分成了两派,吵得不可开交。

支持银行的网友觉得,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不能因为债务人死了,债务就凭空消失啊!只要有遗产,就该先拿来还债,这是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还有人说,之前有个案例,父亲欠300万去世,儿子放弃继承,法院都让他以遗产管理人的身份用遗产还债,这逻辑是通的。

反对的声音更响亮:“银行放贷前不做风险评估吗?孤老没亲人没保障,为啥还敢借66万这么多?”“这跟之前‘老人去世存款取不出来’是反过来了,本质都是银行‘重风控轻服务’的老毛病,只不过这次是想把风险转嫁给公家” 。有网友还分享了自己的经历:“之前家里老人去世,取几千块存款都要跑断腿开证明,现在银行要钱倒积极了。”

其实不止网友吵,连法律圈的人都有不同看法。有人说,遗产管理人的职责就是处理债务,民政局既然当了管理人,就有义务清查遗产还债;但也有人认为,管理人只对遗产范围内的债务负责,要是没遗产,责任就该终止,总不能让行政机关替私人债务背锅。

截至现在,这起案件还没出审理结果,但已经戳中了老龄化社会的一个“痛点”。随着独居、孤寡老人越来越多,类似的财产纠纷只会越来越多。就像专家说的,这事儿根本不是简单的“谁还钱”的问题,而是暴露了很多待解的难题。

比如,银行给孤老群体放贷,该怎么把控风险?总不能光想着赚利息,忽略了这类群体没有继承人的特殊情况吧?之前上海银行就因为“已故存款人取款难”被骂上热搜,监管明明有便民政策,基层网点却层层加码要证明,本质就是服务和风控没平衡好 。放贷的时候要是能多考虑一步,或许就不会有后来的纠纷。

再比如,无主遗产的债务处理规则能不能更明确?现在的法律说遗产要先还债再归公,但怎么界定“有遗产”“没遗产”?民政局当遗产管理人,清查遗产的成本谁来承担?这些细节不弄清楚,以后还会有银行和民政局“对簿公堂”的情况。

还有孤老群体的保障体系,是不是也该补补漏洞?要是能有更完善的帮扶机制,或许有些孤老就不用靠贷款维持生活,这类纠纷从源头就能减少。

这起66万贷款纠纷,看似是银行和民政局的官司,实则是给所有人提了个醒:老龄化社会里,“身后事”的法律问题越来越重要。不管是银行放贷、行政机关履职,还是普通人规划生活,都得把这些问题想在前头。

大家最关心的还是:这66万到底谁来还?要是老人真没遗产,法院会怎么判?其实不管结果如何,这案子都能给类似纠纷立个“标杆”,让以后再遇到这种事,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你觉得这66万该由民政局还吗?要是老人没遗产,银行的损失该自己扛吗?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来源:简影生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