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大洲本田NS150GX上市之初,凭借PCX同源发动机、双通道ABS+TCS的核心配置,以及1.6万的定价,让不少车友果断下单。但实际骑行一段时间后,诸多设计缺陷、品控短板逐渐暴露,甚至让车主怀疑买了台“半成品”。本文只谈缺点,聊聊这台车让人糟心的不足之处。
#向往M8宗师为何是MPV智优选#只说缺点!本田NS150GX:这些硬伤,1.6万买它真的冤?
新大洲本田NS150GX上市之初,凭借PCX同源发动机、双通道ABS+TCS的核心配置,以及1.6万的定价,让不少车友果断下单。但实际骑行一段时间后,诸多设计缺陷、品控短板逐渐暴露,甚至让车主怀疑买了台“半成品”。本文只谈缺点,聊聊这台车让人糟心的不足之处。
一、动力续航:细节拉胯,体验打折
动力核心虽无大问题,满油300公里续航也能满足通勤,但细节问题格外膈应人。首先是油耗数据“打架”——仪表盘显示的油耗与手机APP同步数据始终存在偏差,虽误差不大,却让注重精准度的用户难以接受,强迫症更是直呼折磨。
更离谱的是燃油适配性问题:有多位车主反馈,加注私人加油站的98号汽油后,续航变得毫无规律,时高时低;而加注正规加油站的92号或95号汽油时,续航表现才趋于稳定。这意味着车主不仅不能随意选加油站,连燃油标号都得“听话”,贪便宜加非标油只会踩坑,无形中增加了用车顾虑。
二、设计反人类:实用配置缺失+安全隐患
作为定位通勤的踏板车,NS150GX在实用设计上完全脱离用户需求。最基础的前置挂钩直接缺失,外卖小哥、日常购物带物的用户只能额外加装,实用性大打折扣;超车没有专用拨片,需反复切换远近光提醒前车,紧急情况下手忙脚乱,严重影响行车效率。
更让人崩溃的是反人类细节:坐垫盖板卡扣设计松散,骑行过程中会突然弹开,仿佛“开盖惊喜”,初遇时极易让人误以为车辆故障;喇叭与转向灯按键位置颠倒,紧急情况下想按喇叭避险,结果误触转向灯,原本的安全设计反倒成了安全隐患,堪称低级失误。
三、品控堪忧:早期车型缺陷+细节粗糙
作为本田旗下车型,NS150GX的品控表现让人失望。早期批次车辆后减震异响严重,过减速带时发出类似老式木门“吱呀”的摩擦声,虽厂家后续通过加装防摩擦套解决该问题,但首批车主只能自认倒霉,要么忍受异响要么自费整改。
细节做工更是敷衍:传动箱盖子边缘毛刺未做处理,锋利程度堪比拆快递工具,日常维护时需格外小心避免划伤;车身塑料件反光严重,阳光下刺眼影响视线,夜间行车时,反光还会导致行车记录仪拍摄的车牌模糊不清,给后续可能的事故取证带来麻烦。
高配版搭载的T-BOX定位功能也存在明显bug,定位偏差最大可达500米,导航时频繁出现“车辆漂移”,虽后续通过固件升级有所改善,但首发用户无疑成了“付费测试员”,前期使用体验极差。
四、总结:性价比背后的“妥协成本”太高
不可否认,1.6万价位能买到本田标+ABS+TCS的配置,NS150GX的性价比看似突出。但这些设计缺陷、品控短板,让“便宜”的背后付出了极高的体验成本——实用配置缺失影响日常使用,按键设计缺陷暗藏安全隐患,品控粗糙拉低用车质感。
如果只是追求基础通勤,对细节、做工毫无要求,它或许能凑合用;但如果对用车体验有一丝期待,或需要应对带物、高频通勤等场景,加钱上PCX或等待改款车型,远比买这台“半成品”靠谱。买车终究是长期使用的消费品,别被“低价高配置”的噱头迷惑,试驾时多抠细节,才能避免后续追悔莫及。
来源:升升好物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