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记忆】一次改变后半生命运的看电视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29 14:53 1

摘要:1993年春节刚过,鲁西北的寒意还没散尽。那时我在武城县乡镇企业局上班,住单身宿舍,日子像宿舍窗外的老槐树,安稳得没什么波澜——我以为这辈子能在县城有份体面工作,就已经是顶好的归宿了。

1993年春节刚过,鲁西北的寒意还没散尽。那时我在武城县乡镇企业局上班,住单身宿舍,日子像宿舍窗外的老槐树,安稳得没什么波澜——我以为这辈子能在县城有份体面工作,就已经是顶好的归宿了。

改变命运的契机,藏在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夜晚。那天我闲得无事,去同事孔令山家看电视。晚上七点半,中央台新闻联播、山东新闻依次播完,眼看要到本县新闻,屏幕上却突然跳出一条粗糙的广告:德州地区广播电视局要组建地区经济广播电台,面向全区招聘编辑记者若干人。我没往心里去,觉得“地级单位”离自己太远,可孔令山两口子却急着劝我:“小王,你没牵挂,又爱写东西,咋不试试?年轻时候不多走两步,老了想走都没机会!”同事的话像颗小石子,在我心里轻轻撞了一下,可“去德州”的念头,还是被我压了回去。

谁能想到,第二天一早,命运又推了我一把。我还没有起床就被办公室李主任砸开我宿舍的门,手里攥着份急材料:“快!马上送地区局,只能坐公交去!”那时候没有网络、邮箱、微信、连传真都没有,40公里的路,全靠人跑。我胡乱洗了把脸,揣着材料挤上公交车,颠簸一个多小时才到位于新湖北路的德州地区乡镇企业局。交完材料,眼看没别的事,昨晚那则广告突然冒进脑海——听说地区乡镇企业局离德州电视台不远,我鬼使神差地想:“去看看也无妨。”

这一去,就走进了人生的新赛道。电视台门口围了不少报名的人,流程简单得让人意外:高中起点,交10块钱报名费,连照片都不用交。我揣着忐忑,也跟着填了名字和联系方式,心里却没抱半分希望——我总觉得,“编辑记者”是遥不可及的活儿,自己那点写作底子,根本不够看。

回县城后,我没敢把报名的事情告诉领导。三次去德州面试都是请假去的,那时候没有手机,每次面试完都让回家看电视通知。不料我联系通过了两次面试,第三次面试完还接到了参加笔试的通知。这次我把消息告诉了单位和父亲。笔试的时候父亲借用汽车把我送到德州。考完几天没有消息,我也正常工作渐渐把这事忘了。直到4月的一天我接到武城县广播电视局的朋友高春山的电话:“传文,你被地区电台录取了,祝贺啊!安排请客吧!”

我好像做梦一样,自己无意间的尝试,没有想到经过四场面试笔试,我从400多人中成为17个幸运者之一,从县城来到了德州上班,身份从一名文秘人员也变成了新闻工作者。

如今我已经参加新闻工作33年,职称也是副高级。这些年也获得一大摞红本证书。现在再回头看,1993年的那个夜晚,那则只有字幕的电视广告,同事随口的一句鼓励,甚至主任临时派的送材料任务,全都是命运埋下的伏笔。如果那天没去同事家看电视,如果第二天没去德州,如果报名时多犹豫一秒,我或许还在县城过着按部就班的日子。

原来人生从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候一个偶然的瞬间、一次勇敢的尝试,就能把你带到从未想过的地方。而我,恰好抓住了那个属于我的瞬间。

来源:禹贡老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