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药融圈监测显示:2025年9月19日,中枢神经系统(CNS)创新药企MapLight Therapeutics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IPO申请,计划登陆纳斯达克,股票代码为:MPLT。
药融圈监测显示:2025年9月19日,中枢神经系统(CNS)创新药企MapLight Therapeutics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IPO申请,计划登陆纳斯达克,股票代码为:MPLT。
在制药界,CNS领域素有“新药研发黑洞”之称——投入巨大、周期漫长、失败率极高。而MapLight成立至今已累计融资超5.11亿美元,并在2025年7月刚完成高达3.725亿美元的D轮融资,创下年度CNS领域单笔融资纪录。其背后站着高盛、Forbion、诺和控股(Novo Holdings)等顶级资本,更有产业巨头赛诺菲的加持。
MapLight何以在“危险赛道”上赢得如此青睐?MapLight的新药能否照亮CNS治疗的“黑暗森林”?
科学之“光”:从革命性技术到精准药物发现
MapLight的诞生,自带高光。其科学创始人是两位世界顶尖的神经科学和精神病学领军人物:斯坦福大学的Karl Deisseroth教授与Robert Malenka教授。
Karl Deisseroth教授是“光遗传学”(Optogenetics)的奠基人之一,在2021年曾获得被誉为“诺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基础医学奖,同时他还是美国三院院士。Robert Malenka教授是一位在神经科学领域颇具声望的科学家,在神经突触可塑性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他也是美国国家科学院和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
在这两位科学家的支持下,MapLight构建了一个整合了光遗传学、单细胞转录组学和STARmap(一种空间转录组技术)的神经环路靶向平台。
光遗传学:用光精确控制特定神经元的活动,识别与疾病症状有因果关系的关键神经细胞类型和功能。
单细胞转录组学:绘制大脑中各类细胞的基因表达图谱,发现潜在的可成药靶点。
STARmap(空间转录组):在完整的三维脑组织中可视化特定神经回路的基因表达,精确定位治疗靶点。
在此基础上,MapLight再依托其在药物化学和制剂开发方面的专业能力,筛选出能够作用于这些靶点、改善神经环路功能紊乱的产品候选分子,推动差异化创新疗法的诞生。
2023年10月,MapLight将从斯坦福大学获得的STARmap和SNAIL-RCA技术的全部许可权,转让给了专注于三维转录组设备开发和商业化的Stellaromics公司。作为交换,MapLight获得了Stellaromics的股权,并保留了在现有设备上继续使用这些技术的权利。(截至2025年6月30日,MapLight持有Stellaromics约3.7%的已发行股本)
这一举动背后或许是MapLight战略聚焦的决心。STARmap作为一种前沿的空间转录组学技术,虽是MapLight科学创始人的开创性成果,也是公司早期发现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商业化路径更偏向于诊断工具和科研设备。通过将该技术剥离并换取股权,MapLight得以将资源和精力从复杂的平台技术商业化中解放出来,从而更专注于其核心使命——利用科学洞见来开发和推进创新药物。
产品之“路”:多线并进,专注CNS未满足需求
依托独特的科学平台,MapLight打造了一条从临床到临床前的多元化管线。
ML-007C-MA:挑战140亿美金小分子,剑指精神分裂症与ADP
MapLight当前的核心候选产品ML-007C-MA是一种固定剂量复方制剂,由M1/M4毒蕈碱型乙酰胆碱受体激动剂ML-007与一种外周作用型抗胆碱能药物(PAC)共同配制而成。该产品目前正初步开发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和阿尔茨海默病精神病(ADP)。
当前,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主流是多巴胺D2受体拮抗剂,但这类药物常引发锥体外系症状(EPS)、代谢异常等副作用,且对认知障碍和阴性症状(如情感淡漠)改善有限,治疗依从性差,停药率较高。ADP领域则更显空白,尚无获批疗法,超适应症使用多巴胺类抗精神病药物的情况较为普遍。
MapLight选择了一条更具前景的科学路径:靶向毒蕈碱受体。这类受体分布于与精神病和认知功能密切相关的大脑环路中。尸检研究已发现,精神分裂症和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组织中的毒蕈碱受体结合能力存在异常。
这一路径的可行性已获历史性验证——2024年,Karuna Therapeutics(被百时美施贵宝140亿美元收购)的COBENFY(一款M1/M4毒蕈碱受体激动剂)获得FDA批准,成为数十年来首个以全新机制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新药。多项第三方临床试验表明,毒蕈碱受体激动剂不仅能改善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对阴性症状也有效果,且不会引发EPS和代谢紊乱。
图源:百时美施贵宝
然而,短板依然存在。先前有部分临床试验显示,这类激动剂在外周引发了高比例的促胆碱和抗胆碱副作用。MapLight认为,这源于激动剂与拮抗剂在外周暴露水平的不匹配。为减轻副作用,这类药物不得不采用复杂的给药方案(如频繁服药、缓慢滴定、空腹服用),影响了患者的依从性。此外,尽管探索性分析提示其对认知症状有积极影响,但现有研究分析不足以评估统计显著性。
MapLight设计ML-007C-MA正是为解决上述痛点,“ML-007 + PAC”的复方制剂旨在激活中枢神经系统(CNS)中的M1和M4毒蕈碱乙酰胆碱受体,以发挥治疗作用,同时通过同步调节激动剂与拮抗剂成分的药代动力学特性,来减轻外周胆碱能副作用。截至目前,单独使用ML-007、或与PAC联合给药、或与PAC共同配制的复方制剂已在四项1期临床试验中进行了评估,共有270名健康受试者参与,累计给药超过1500剂次。
根据临床前及临床研究数据,MapLight相信ML-007C-MA具备成为一种耐受性良好、给药便捷的治疗选择的潜力,并能够达到甚至超过脑脊液(CSF)中的有效药物浓度,从而有望在多种核心症状领域带来改善。
目前,MapLight正在开展名为ZEPHYR的2期临床试验,以评估ML-007C-MA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预计在2026年下半年获得主要研究结果。此外,该公司海于2025年9月启动了另一项名为VISTA的2期临床试验,旨在评估该药物在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精神病(ADP)中的效果,预计主要结果将于2027年下半年公布。
据披露,ML-007C-MA源头可追溯至2020年的一次关键交易——当时MapLight战略性地从NeuroSolis公司购得其专有的M1/M4毒蕈碱受体激动剂分子及相关知识产权。作为交易对价,MapLight公司已向NeuroSolis支付了总计15万美元的首付款和早期研发里程碑款项。同时,该协议包含后续激励条款:MapLight同意在未来达成特定研发和监管里程碑后,向NeuroSolis发行最多合计1,043,014股公司普通股。随着该药物研发的推进,其中447,006股已于2025年6月因达成里程碑而发行。
ML-004:源自“迷幻药启示”的自闭症新希望,重新定义老药新用
MapLight的第二款临床阶段产品ML-004是一种5-HT1B/1D受体激动剂,基于已上市偏头痛药物佐米曲普坦开发,正在被研究用于治疗自闭症谱系障碍(ASD)患者的核心症状——社交沟通障碍,以及常见的共病症状——易激惹。
由于ASD症状在年龄、发育水平和性别方面存在生物学异质性,且缺乏经过验证的疗效评估指标,历史上针对ASD的临床开发一直充满挑战。目前尚无经FDA批准用于治疗ASD核心症状(即社交沟通障碍和重复刻板行为)的疗法。唯一获批用于治疗ASD相关易激惹症状的两种药物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利培酮和阿立哌唑),但其伴随严重的副作用。
ML-004的研发根植于对血清素系统与ASD关系的深刻理解。光遗传学研究发现,激活从中缝背核(DRN)到伏隔核(NAc)的血清素神经环路,可显著增强社交行为,而5-HT1B受体正是这一环路中的关键“开关”。
有趣的是,迷幻药MDMA(摇头丸)的促社交效应,竟也与激活NAc区域的5-HT1B受体有关。这一“从迷幻药到疗法”的科学发现,为ML-004提供了强有力的生物学依据:通过选择性激动5-HT1B受体,有望在不产生成瘾风险的前提下,安全地重启患者的社交驱动力。
ML-004被设计为独特的佐米曲普坦即释/缓释(IR/ER)双相口服片剂,每日一次服用。据披露,MapLight正在开展名为IRIS的2期临床试验,旨在评估ML-004在改善ASD患者社交沟通障碍方面的疗效,基线易激惹症状的变化作为关键次要终点,完成主试验的患者可进入为期52周的开放标签扩展研究,评估长期安全性。公司预计将在2026年下半年公布该试验的主要结果。
临床前项目:
ML-021是一款选择性M4毒蕈碱受体拮抗剂,旨在改善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通过特异性阻断纹状体直接通路中的M4受体,恢复运动通路活性,避免传统抗胆碱药因M1阻断导致的认知障碍和胃肠副作用。ML-021已在动物模型中验证疗效,预计2026年下半年完成IND-enabling研究。
ML-009是一种靶向GPR52受体的口服正向别构调节剂(PAM),被开发用于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冲动、多动和激越等症状。GPR52选择性表达于纹状体间接通路,激活后可调节神经环路功能,临床前研究显示其能有效减少相关行为异常且不引起僵直。公司计划在2026年确定临床前候选分子,推进至IND-enabling研究。
资本之“势”:豪华阵容加持,IPO蓄力冲刺
MapLight自成立以来获得了顶级投资机构的强力支持。公司已累计融资约5.11亿美元,其中包括:
2023年10月,由诺和诺德大股东诺和控股(NovoHoldings)领投的2.25亿美元C轮融资。
2025年7月,由高盛和Forbion共同领投的3.725亿美元D轮融资,创下2025年CNS领域最大融资纪录,并吸引了赛诺菲等产业巨头参投。
这些资本为公司推进临床试验和拓展管线提供了保障。MapLightTherapeutics此次IPO,旨在通过公开市场进一步募集资金,推进当前产品管线的临床开发,以期为CNS疾病患者带来新的治疗希望。
财务数据显示,MapLight研发投入持续增长,2024年达6852万美元,占总运营支出超80%,2025年上半年达到了4663万美元。
截至2025年6月30日,MapLight持有现金、现金等价物及短期投资共6050万美元。随后在2025年7月,MapLight在D轮融资中再获得2亿美元资金支持。结合现有资金与本次IPO净收益,公司资金实力将进一步增强,但中枢神经系统(CNS)药物失败率高,能否在资金消耗完毕前取得关键临床进展,仍是决定公司命运的核心变量。
MapLight的“光”能否照亮CNS的“黑暗”,它是成为下一个被百亿美元收购的“Karuna”,还是又一个陨落的“科学明星”呢?我们可以拭目以待。
参考资料:
摩熵医药数据pharma.bcpmdata.com(原药融云数据);
https://maplightrx.com/pipeline/;
https://maplightrx.com/maplight-announces-series-d-financing/;
https://www.biospace.com/business/maplight-keeps-biopharmas-ipo-flame-alight-to-advance-alzheimers-schizophrenia-drugs;
其他相关公开信息(正文图片来自企业官方,除非另有标注)。
来源:科学创新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