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西安一位名叫陈冰兰(化名)的离异女子在相亲网站上被一男子诱导,为某品牌化妆品投入10万元做代理。等她意识到不对劲时,已经为时已晚。这并非孤例。四川、江西、广东、河南、浙江等地多名女代理商纷纷投诉西安本地多家商贸、化妆品销售及生物科技公司。这些公司利用网上
图片源自网络
近日,西安一位名叫陈冰兰(化名)的离异女子在相亲网站上被一男子诱导,为某品牌化妆品投入10万元做代理。等她意识到不对劲时,已经为时已晚。这并非孤例。四川、江西、广东、河南、浙江等地多名女代理商纷纷投诉西安本地多家商贸、化妆品销售及生物科技公司。这些公司利用网上多名被包装成"成功人士"的男子进行情感攻势,实施化妆品代理"围猎",进行"精准收割"。据悉,所涉品牌多达十几个,不仅让这些女性在情感上受挫,还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这些骗子精通"情感捕猎"。他们通过微信等社交平台主动添加目标女性,然后精心打造"阳光人设"。他们在朋友圈展示自己是有责任感的家长,晒出陪父母上香、照顾孩子的照片;同时又是事业有成的企业高管或董事长,营造完美人设。这些男子每天按部就班地分享"高质量"生活,不断嘘寒问暖,逐渐获取女性信任。他们常讲述自己经历过的挫折——被合伙人骗钱、妻子离开等"励志故事",激发对方的同情心和崇拜感。
图片源自网络
获取信任后,这些男子会将目标拉入专门的群聊或直播间,介绍自己的"生物科技公司"和化妆品品牌。群内会有托儿配合,立刻表示要投资并晒出转账截图。随后便开始施压,声称"限额32人"、"招商通道即将关闭"等话术制造紧迫感。他们会设计多级代理体系,先诱骗小额投资,再推销更高级别代理,承诺"一个月回本见收益"、"公司会开直营店"、"铺广告"等虚假宣传。
河南开封的秦宝青,50多岁超市员工,去年7月被一个自称"秋月"的微信用户从"福利群"添加。对方自称郭姓西安人,每天分享带父母上香、陪女儿玩耍等正能量内容。当郭某诉说女儿早恋的烦恼时,戳中秦宝青软肋。随后郭某将她拉入教育群,在群内介绍其生物科技公司和护肤品牌。虽然秦宝青本无经验也无人脉,但在郭某"限额32人"、"你很优秀"等话术诱导下,先后借贷投入20万元做了省级代理。然而,收货后的秦宝青坐困愁城。郭某承诺的"线下帮卖"、"开实体店"全未兑现。产品因无相关证书进不了美容院、月子中心和商超,她又无销售渠道,每月还信用卡已焦头烂额。联系郭某时,发现对方已频繁更换微信号和手机号共9个,两次来西安寻人未果。最终通过诉讼,才庭前调解获退17万元。
图片源自网络
类似案例比比皆是:河南三门峡的冯静芹投入29800元;河北张家口的孙玉花投入4万元;福建泉州的沈夏媛投入69800元;江苏盐城的邢星星投入69800元;内蒙古呼和浩特的周丽华投入79000元;陕西韩城的张春芳投入119800元;吉林长春的吕娅玲投入15000元。这些受害者基本没有做过生意,不了解化妆品行业,也没代理经验。她们或拿出有限积蓄,或网上借贷、刷信用卡筹资,只因在网上遇到了那些从未谋面的"阳光人设"男子。
这些骗局有明显共性。受害者发现,这些男子在聊天中发送的内容几乎一致:在书房读书、开豪车、健身,与家人吃饭、陪父母祈福、给女儿过生日等视频,仅人物不同,内容雷同。甚至诱导最后阶段传的"垫资"截图都完全相同。操作人员换联系方式是常见手法。从相识到投资,频繁更换微信号和手机号,有的高达9个,为后续失联做准备。受害者投钱入账、签署代理协议后,那些曾经热情的男子态度骤变。他们或称"累病住院",或说"父母病了",长时间不回消息或直接消失。这些公司的代理合同也有问题。查看十多位女代理商合同发现,有的未写代理价格,有的未注明签约地;违约责任全是对代理方要求,对公司应尽义务却模糊不清。公司在直播间、微信群展示的各种证书以及"即将在央视播广告"等宣传,也是促使女性投资的关键因素。
图片源自网络
这些女性维权时遇到重重障碍。首先,警方常不立案,市场监管部门也仅以"合同纠纷"处理,进行调解。其次,当女代理商要求公司退货、退代理费时,大多只能拿回50%到80%不等的款项。更糟的是,她们被要求签署"禁止负面投诉"和"不再追究公司责任"的承诺书,才能拿回这部分钱。为快速挽回损失,多数人被迫妥协。这种处理方式使骗局可持续运行。诈骗者获得至少20%至50%的非法所得,而受害者因签署承诺书失去继续追责权利,导致相关部门难以立案,形成恶性循环。这些障碍使得受害者陷入两难:要么接受部分损失了结此事,要么投入更多时间精力维权,却面临取证难、认定难等问题。
陕西恒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赵良善认为,受害者可采取多种法律手段维权。首先,收集聊天记录、转账凭证、合同协议等证据,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退款。尤其重要的是保存情感诱导聊天记录,证明虚假人设诱导投资行为。其次,可向消费者协会、市场监管部门投诉,寻求调解帮助。这类投诉有时能促使相关部门重视并调查问题。若确有诈骗嫌疑,仍应向警方报案。虽然单个案例难以立案,但随着案例增多,执法部门可能发现其组织性和规模性。最有效方式是联合多名受害者集体维权。集体诉讼不仅提高案件重视度,还可分担律师费等成本。多人的证据互为补充,更能揭示完整骗局链条。
来源:睿智的八挂章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