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0秒连吃两犯被罚下、坐在替补席上落泪的那位小伙,明早9点30分要在CCTV5镜头前,再次对上爵士,他的目标不止2分1板
50秒连吃两犯被罚下、坐在替补席上落泪的那位小伙,明早9点30分要在CCTV5镜头前,再次对上爵士,他的目标不止2分1板
那晚的画面还在脑子里像回放一样,一次掩护被吹,一次对抗又被哨子抓住,累计六犯离场,杨瀚森坐下,低着头,肩膀一耸一耸
你能感到他不是委屈别人,而是难过自己
人有时候就是这样,头一回被强度和尺度“教训”后,会恍惚,会质疑:我到底行不行
可偏偏,篮球没时间安慰你,赛程一转,他又迎来了爵士
这次是常规赛,开拓者2胜2负,球队强调五小、讲求速度,他的上场时间被压缩,机会更少,犯一次错就可能被按在板凳上
常规赛打到现在,对湖人那场他的出场时间最多,可表现并不好,场均也就2分上下,说实话,风评也跟着走低
有人急,有人骂,也有人叹气,但比赛等不人,机会也等不人
说回爵士,这支队伍不花里胡哨,内线是真硬
季前赛刚开场不久,他就吃到凯斯勒头顶的空接,那个扣篮像是个警钟
接着他也有亮点,补防的封盖、一次预判成功的抢断,可是到了第四节,尺度稍微一紧,他又慌了
NBA不是感动联盟,吹罚不会照顾新人,唯一的办法,是学会提前一步卡位,学会把手收住,学会垂直起跳
别忘了,教练组也在帮他梳理
防守教练明确给过三条:手臂别伸展、提前落位、尽量垂直——这是他今晚必须牢牢刻在脑子的三件事
有时候你会发现,改变不是靠“热血逆袭”的口号,而是从下一回合做对一个细节开始
比如挡拆站稳脚、重心放低,让对手撞上来也不至于被吹小动作;
比如提前半步进三秒区边缘,等人来,不是追着人跑;
比如起跳时双臂贴身上举,给裁判一个干净的画面
主帅比卢普斯说过,杨瀚森在训练营“偶尔会有高光时刻,很棒”
这句表扬不虚,他季前赛四场场均18.4分钟,能有8分、3.5个篮板、还有1.3个盖帽,三分球也投到40%
问题也摆在桌面上——犯规5.3次,两次六犯
这个联盟最不缺天赋,最稀缺的是把错误减少的能力
更现实的,是位置竞争
克林根抢板更猛,赛后教练组点名表扬,这意味着晚一点的哨声、一个不够坚决的卡位,都可能让你的上场顺序往后排
你不需要一夜之间成为球队大腿,但你必须马上成为一个“教练敢用的人”
怎么做?
我会给他列一张小清单:第一回合先用一次硬挡拆把对手撞疼;
两个防守回合至少完成一次提前卡位;
出现一次对方空接的苗头就立刻收手垂直,不争判罚;
有空位三分就果断出手,别想太多
是的,外界还在议论他凌晨去吃火锅
我不想把运动员的人设和私生活扣得太紧,漫长赛季里吃一顿并不是原罪,但舆论不是法庭却有威力
质疑的核心从来不是“吃没吃”,而是“你有没有为球场把每一分能控制的细节都做到位”
体能问题严重吗,几个月有没有进步,这些被人盯着看
你若拿出防守端三回合的高质量对抗,谁也不会盯着你昨晚吃了几口肥牛
很多中国球迷会想到姚明
他首秀0分2板,也被犯规困住,可他用高强度训练和时间去适应规则,后来成为全明星
东契奇当年也被质疑“水土不服”,结果回头就是21+7+6的最佳新秀
年轻人在NBA的“通关秘籍”,就是边打边学、边学边改
你不用复制他们的天赋,但可以照抄他们的节奏——在一个月内解决一个问题,在三个月内强一个长板
具体到明早这场,我更看重几件小事,而不是豪华数据
5到10分钟里把犯规控制在1次以内,抢到第一个篮板,哪怕是长篮板,也要用两次拼抢证明你不是“0篮板先生”
再来一次合理的协防盖帽,或者一次顺下吃饼,把手伸稳、把球扣实
这两三件小事,比你刷一个无关胜负的空位三分更能改变教练的眼神
当然,从球队角度讲,开拓者现在2胜2负,五小阵容跑得开,进攻节奏也更流畅
在这样的环境里,中锋要留下来,除了高度,还得提供“连接性”——高位手递手、短传给底线切入、挡拆后的二次掩护
你让持球人感受到“有你更容易”,你就有时间
你让对手感觉到“有你更疼”,你就有话语权
别忘了,季前赛那场输给爵士是129比132,就差一球的距离,很多细节能决定走向
今天的任务很朴素,别设什么夸张的目标
先把“超越2分1板”做实,再在防守端送出一两个硬度回合,球迷和教练对你的耐心就会回来一点
这个“回来一点”很要命,它是你继续成长的时间
结果现在没有,因为比赛还没打
10月30日早上9点30分,CCTV5会把这一切摆在我们眼前
也许他会犯错,也许他会封掉一个看起来不可能的上篮
但无论如何,我更希望看到的是:当爵士再一次想用空接砸你气势时,你的脚先站稳、心先站稳
这就是成长的信号
球场上最动人的复仇,不是海报级别的隔扣,而是把上一次的软肋,换成这一次的盔甲
杨瀚森需要的,不是大话,是一个接一个做对的回合
如果说季前赛的泪水是学费,那明早,就让每一次对抗都值回票价
来源:叮当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