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流行性腮腺炎,我国中医称“痄腮”,民间取之谐音还称为“炸腮”,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最典型的症状就是以耳垂为中心的脸颊肿大,咀嚼和吃酸性食物时疼痛加剧。
宝贝,你这腮帮子怎么突然鼓起来了?刚才吃饭还说疼,是不是不小心撞到哪儿了呀?
我也不知道,就是早上起来感觉脸胀胀的,嚼东西的时候更疼,好像也没碰到哪里。
PART.01当心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我国中医称“痄腮”,民间取之谐音还称为“炸腮”,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最典型的症状就是以耳垂为中心的脸颊肿大,咀嚼和吃酸性食物时疼痛加剧。
虽然症状看起来只是“脸肿”,但可不能小看它!作为国家法定丙类传染病,流腮的传染性极强,尤其好发于2~14岁儿童。
PART.02“毒”从何来?
流腮主要通过飞沫传播,聊天、咳嗽、打喷嚏都是它的传播方式。病毒也会通过被污染的衣物、玩具等物品传播,孩子接触后触摸口、鼻或眼睛就可能感染。
更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女性在孕期感染流腮,病毒会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可能导致胎儿畸形、流产或死亡。
PART.03不只是脸肿那么简单
感染流腮病毒后,通常有2~3周的潜伏期。多数孩子以耳下肿大和疼痛为最早表现,少数孩子会先出现发热、头痛、食欲不佳等全身不适症状。
虽然大部分患者愈后良好,但流腮病毒还会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和多种腺体,可能引起脑膜炎、睾丸炎、卵巢炎、胰腺炎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可能导致儿童后天性获得性耳聋、男性不育。
PART.04 防“炸腮”有妙招
01疫苗先行
接种含腮腺炎成分的疫苗是预防流腮的最有效手段。麻腮风联合减毒活疫苗作为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满8月龄和18月龄儿童应分别免费接种一剂次。按时接种疫苗,就像给孩子穿上了一层坚固的“防护服”。
02习惯养成
勤换洗衣服、勤晒被褥、勤洗手,保持个人清洁卫生。积极开窗通风,让室内空气保持清新。人群密集场所记得佩戴口罩,这些简单的措施都能有效阻挡病毒的入侵。
03重点防护
校园是儿童和青少年聚集的地方,也是流腮容易暴发的场所。学校要加强防控措施,如定期消毒、做好晨检午检等。孕妇在流腮高发季节,应尽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保护好自己和腹中的宝宝。
看着孩子肿起的小脸,哪个父母不心疼?还好,我们提前学到了这种疾病的防治知识~
孩子的健康成长路上,需要我们携手前行。分享这篇文章到家庭群、妈妈群吧。
— 健康无处不在 —
参考资料:济南疾控健康、江西疾控、佛山疾控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来源:健康长寿小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