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朝最痛恨的人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5-18 20:20 1

摘要:所谓的板升,就是明朝汉人到了蒙古丰州地区之后实行农耕和建房定居,建的房子称为升板,也就是木框泥板一个一个建起来,故而称之为“板升”,这些汉人也被称为板升汉人。

所谓的板升,就是明朝汉人到了蒙古丰州地区之后实行农耕和建房定居,建的房子称为升板,也就是木框泥板一个一个建起来,故而称之为“板升”,这些汉人也被称为板升汉人。

而在板升最著名的人物就是赵全。

赵全,原本是山西云川右卫的一名余丁,在左卫四峰山村居住。明朝实行军户制,一户出一正军,一旦正丁因为死亡、年老、逃亡等原因不能履行职责之时,就由余丁来顶替。

从这里可以看出,赵全出身于一个普通军户之家,也没有任何背景。有一天,村里来了一个人,说自己的师傅吕明镇有一个宝贝,能测试人贵贱。赵全就和同村的丘福两人去见吕明镇,吕明镇一番测试之后,称二人将来都是统领万兵的大人物。从后来的历史来看,吕明镇这测试还真有点准。赵、丘二人大喜,就拜在吕明镇门下。这吕明镇实际上是白莲教徒,两人则在吕明镇的指导下向周围百姓传播白莲教。

明朝对于白莲教是严厉打击的,几人传教的事情就被发现了,吕明镇被明军抓获。丘福见势不妙,就北逃至蒙古,在俺答手下做事,因为其颇有能力,成为了一名头目。这是嘉靖二十八年的事。

嘉靖三十四年正月十九日,村里的一个村民声称要将村里白莲教徒禀官,赵全慌了,带着家人以及白莲教徒20多人,由宁虏堡的师家口出边,投靠在俺答儿子铁背台吉下为兵。赵全等人在丰州与丘福等北逃的汉人一起,盖起了板升,种田放牧。赵全到了丰州之后,很快显现出了自己的才能,他与李自馨、丘富派遣奸细入明朝边墙探听虚实,与明朝近边城堡的将士往来交易,将得来的物资送给俺答,并且称俺答有帝像,应该称帝,并且教蒙古骑兵造钩杆,攻取城堡。

丘富的弟弟弟丘仝是一名工匠,他为俺答造楼房,甚为壮丽。又造船,使得俺答顺利渡过黄河;并制作了农器耕种,俺答很高兴,升为 丘富酋长。

李自馨是生员,读过书,他与赵全两人成为了板升最终的头目。赵全与李自馨还给俺答出谋划策,建议夺取大同、宣府、蓟州一带,与明朝平分天下。俺答大喜,又任命赵全与李自馨为酋长,两人实际上成为板升的领导人物。

两人遂开始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以下列举一些他们寇边的例子。

嘉靖三十六年二月十四日,在赵全与李自馨的引导下,蒙古五万人马拿着钩竿,由拒胡堡边入边,他们用钩杆将堡垒攻开,杀死守备唐天禄及家眷22口,官军520名。赵全与李自馨所教习的钩杆发挥了大作用,在尝到甜头以后,就依瓢画葫芦,用钩杆连破平虏、朔州等多处城堡,杀掳万余人,衣服、粮食、牲畜无数。这次寇边收获极大,赵全与李自馨驱使被掳汉人各修筑土堡一座,赵全所修筑的城堡周长五里,李自馨的城堡周长二里,等同于两人都拥有了自己的势力。

同年九月,赵全与李自馨等人又引导俺答等部率六万余骑,拿着钩杆,由大同左、右卫入边,直抵怀仁、应州、山阴、马邑一带,要么攻毁城堡、要么用言语恐吓,合计破大小村堡110座,杀掳男女8000余名,抢去马骡牛等牲畜多达万余,粮食不计其数,烧毁房屋3500余间。李自馨还带着人到伊住村吆喝,称自己在板升干下大事业,大家都可以跟他去享福,全村320人听信了他的话,带着衣物全部迁往板升。

同年十二月,赵全与李白馨等又引俺答部三万余骑,从大同右卫入边,这次赵全等人胃口更大了,直接围困大同右卫。而赵全等人又恰好发现了明军的一支送粮队,明军参将王浩正率领千人运粮食。赵全与李自馨率众将其保卫,王浩将士卒穿戴的盔甲950副,以及军衣、器械20余件送给赵全,赵全才解围而去。

嘉靖三十八年二月,赵全与李自馨引俺答、黄把等部落八万余骑,由潘家口进入,抢掳蓟镇、遵化等县的各村落,杀掳男女万余人,牛羊马骡25000余,抢夺衣服、粮食,焚烧房屋无数。此次出兵改变了蒙古以往从西北大同方向入寇的惯例,而是由北京东北方向的遵化而入,京师为之震动。

嘉靖三十九年九月,赵全与李自馨等引导俺答等部六万余骑,从拒墙堡进入,直抵山西雁门关内崞县等处,攻毁堡塞100余处,杀掳男女万余名口,将牲畜、粮食等一扫而空。

嘉靖四十二年十月,赵全与李自馨引俺答、黄把各部10万余骑,由墙子岭进入口抢掳,深入通州、顺义、平谷等县,抢杀牛羊骡马衣粮不计其数,京师大震。赵全等人甚至想要犯天寿山陵,若明朝祖陵被抢,官员、将领们恐怕无人能活命,故而明军拼死抵抗,赵全等人的谋划没有成功。这次入抢是京畿地区,远比大同等地富裕,所抢物资十分丰盛,俺答十分高兴,将赵全为把都儿哈,“把都儿哈”蒙古语勇士、武士,统领在丰州的万余人。

赵全有了人马,干脆自己单独行动。

嘉靖四十三年九月内,全与李自馨等人,各率五千余骑,拿钩杆入犯朔州地方,攻围堡寨,将念高村攻毁,杀掳男妇200余名口,抢去牲畜2300余只。

嘉靖四十四年间,赵全与李自馨等人建议俺答称帝,还给俺答修了一座城,然后用木料在城内盖了长朝殿九间。五月十五日是上大梁的日子,于是赵全等人组织众人烧纸,赞呼万礼。然而就在行礼之时,忽起大风,将大梁刮落,将板升汉人宋银儿以及七八名蒙古人打死。俺答心中畏惧,不敢住在这里,称帝之事遂作罢。但是赵全等人还是等将这九殿盖完。

嘉靖四十五年三月,赵全与李自馨等人又在九殿的基础上盖寝殿七间,东南角盖三家仓库房,又在城上周围建了无座滴水楼。然后又派遣奸细入明,买来金箔及各种颜料,将殿楼画上彩色的龙凤花样。赵全等人又在这殿楼前筑了一土堡,内建大宅一所,大厅三间、有大门二门各一座,各悬牌匾,大门牌匾上书“石青门化府”,二门牌匾上书“威振华夷”。又建东蟾宫、西观阁各一座,三滴水土楼三座,悬匾上书“沧海蛟腾”。

可以看到,赵全等人将明朝的殿楼修建到丰州,且初具规模,但由于俺答不愿意住,这里成了丰州人的住所。

随着时间推移,赵全已经拥有了相当的实力,他住在大板升,掳来大量的明朝人,并招集自明朝而来的叛逃人员、白莲教众等约一万余人,赵全下设12个头目,他们每人各管七、八百人不等;在丰州川各地还有32个小板升,每个小板升都有一个头目,每个头目管八、九百人不等。也就是说此时丰州川加起来的约有三四万人,已经成为一支不容小觑的力量。

如果任由其发展下去,对明朝的危害还会逐年上升,故而明朝对其恨之入骨,也就不难理解了。而恰好在这段时间里,把汉那吉事件爆发。俺答的孙子 把汉那吉因为不满于俺答,投降了明朝。为了换回孙儿,俺答于隆庆四年十二月,将赵全、李自馨等八名板升最核心的头目送至明朝营中。明朝的心腹大患终于被除去,隆庆帝激动得亲临午门接受献俘仪式,当即将这些人全部凌迟处死,传示九边。刑部官员郑汝璧当时为监斩官员,他在八名头目接受凌迟之时,千百刀下,8人竟然无一人哀嚎,他就此询问几人,得到的回答是:献俘出朝时,赵全与众约曰:“丈夫,死即死耳,安事儿啼。”故竟死,无一号者。(郑汝璧《由庚堂集》卷37《睹记》)

我们会发现板升的头目有着一个重要的特点,那就是曾经有从军的经历,只有李自馨稍特殊一些,是一名生员。赵全是一名军户;比如周元原本是湖广黄冈县人,因为自当地害民,发大同威远卫充军;刘天麟是老营堡游击的家丁;张彦文原本是蒙古人掳走,然后自行走回,因为通蒙古语,在大同正兵营担任通事(翻译),后因功升为百户,其长期与蒙古人又往来,后来干脆又投降了蒙古。他们这一特俗经让他们懂得打仗,加上他们熟悉明军内情,故而成为了俺答的得利助手。

他们给明朝带来影响堪称灾难,村庄被焚毁、堡垒被攻破、人口被杀掳,根据不完全的统计,他们引导俺答杀掳的军民超过10万,掳走的牲畜、粮食、衣物等不计其数。可以说他们的手上沾满了无数明朝军民的鲜血。

但另外一方面,将明朝的习俗、技术等带入到蒙古地区,促进了丰州等地区的开发。这种开发在赵全等人在世之时就已经初具规模,在赵全等人死后,这种开发并没有停止。

赵全等八人被杀,丰州少了头目,发展一时间陷入低谷。但这并不意味着丰州的发展就陷入了停滞。隆庆五年六月,俺答曾又将赵全的旧部13人送与明朝。此后,《明实录》里面已经很少提及丰州一地了。因为隆庆合议之后,俺答让孙子把汉那吉负责丰州地区,主导丰州的已经有赵全变成了把汗那吉。

而丰州的板升很显然给俺答带来了启示,定居生活的质量很显然高于游牧。而起明蒙双方已经讲和,也不必再担心明军的捣巢,所以俺答修建了更大的城市。万历三年,俺答请求朝廷为他新建设的城赐名,朝廷命名为“归化城”,并准许了俺答索要的佛经、佛像等物。俺答实际上在板升的基础上更近一步,修筑了更大的城池。

万历九年(1581年),俺答派人跟宣大总督郑洛讲,说自己迎佛道归化城,要修罗城,所谓罗城,就是城外的大城,俺答的意思是要在规划城外再修一个大城,这座城极大,方二十里,请求为他提供5000名役夫,500辆车,300名工匠,以及颜料、铜、铁、粮食等物。这样的狮子大开口当然为郑洛所拒绝,但这一从侧面说明了这座城池之大。

而另外一方面,板升的农业发展也是很迅速的,虽然跟内地相比还有差距,万历二十二年,萧大亨《北虏风俗》记板升的农业状态云:

论者咸曰:“夷人肉食,不藿食也。”又曰:“不火食也。”此在上古或然耳,今观诸夷耕种,与我塞下不甚相远。其耕具有牛、有犁,其种子有麦、有谷、有豆、有黍,此等传来已久,非始于近日。惟瓜瓠、茄芥、葱韭之类,则自款贡以来种种俱备。但其耕种惟借天,不借人,春种秋敛,广种薄收,不能胼胝作劳,以倍其入。所谓耕而卤葬,亦卤莽报予者,非耶?且也,腴田沃壤,千里欝苍,厥草惟天,厥木惟乔,不似我塞以内山童川涤,邈焉不毛也。倘能深耕溉种,其倍入又当何如?

也就是说板升地区去土地肥沃,种植的农作物品类繁多,样样具备,唯一的差距就是在深耕和灌溉上面。

板升的出现是明蒙双方交流的必然,板升的出现并不是因为赵全等人,因为之前就由大量的汉人逃亡蒙古,弘治、正德年间亦是常有,但赵全、李自馨等人对其发展由这较大的推动作用。赵全等人对于明朝来讲确实十恶不赦,他们的手头也沾满了鲜血,但是对于明蒙双方的交流,把明朝的农耕、科技、定居方式等等传入蒙古,他们是有功劳的。

而赵全等人的死并没有从根本上影响到板升的发展,只不过其主导由赵全等人转为俺答。而起板升的发展也影响到了蒙古内部的发展,万历十二年,俺答的妻子三娘子和俺答的儿子为了争夺板升,发生了著名的大板升之战,那是后话。

来源:左右图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