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漏了视同缴费!没交过社保也能算年限,这2个证明材料必须有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29 05:13 1

摘要:很多人以为,只有交过社保的时间才算缴费年限,没交过就只能白干。其实不是这样,有一种“视同缴费年限”,就算没扣过社保钱,只要符合条件也能算年限,退休后还能多领养老金。但我见过不少人因为没准备对材料,明明能认定的年限没认上,每个月少拿好几百。今天就跟你说清楚,哪些

别漏了视同缴费!没交过社保也能算年限,这2个证明材料必须有

很多人以为,只有交过社保的时间才算缴费年限,没交过就只能白干。其实不是这样,有一种“视同缴费年限”,就算没扣过社保钱,只要符合条件也能算年限,退休后还能多领养老金。但我见过不少人因为没准备对材料,明明能认定的年限没认上,每个月少拿好几百。今天就跟你说清楚,哪些情况能算视同缴费,还有两个必须准备的证明材料,别等退休了才着急。

先得搞明白,啥是视同缴费年限?简单说,就是国家没推行社保个人缴费制度前,有些特定工作经历,国家默认你已经交过社保了,这段时间就算“视同”年限。最常见的就是1992年之前的企业职工——全国大部分地区1992年才开始让个人交社保,在这之前进国企、集体企业上班的人,不管有没有扣过社保钱,工作时间都能算视同缴费。比如有人1988年进纺织厂,1995年离职,那1988到1992年这4年,就算4年视同缴费,加上之后实际交的社保年限,总年限能多不少。

除了老企业职工,还有两类人的经历也能算视同缴费,很多人不知道。一类是退伍军人,不管是义务兵还是志愿兵,服兵役的时间都能直接算视同缴费,哪怕没交过社保。比如有人2000年参军,2005年退伍,这5年不用补社保,直接算5年年限,要是之后再交10年社保,总年限就够15年,到年龄就能领养老金。另一类是上山下乡的知青,1966年到1978年之间下乡插队的,在农村的时间也能算视同缴费,比如1972年下乡,1977年回城,这5年也算5年年限,对老一辈人来说很重要。

但不管是哪类情况,想认定视同缴费,都得有证明材料,少一个都不行。第一个必须有的材料是档案类证明,这是最核心的,没有档案基本认不了。

对老企业职工来说,档案里得有“招工登记表”“工资表”“转正审批表”这些东西。招工登记表能证明你当年是正式进的单位,不是临时做工;工资表能证明你确实在单位工作过,每个月有收入记录;转正审批表能确认你的工作年限。我有个亲戚,1985年在机床厂上班,退休时想认定视同缴费,结果档案里只有一张工作证,没有招工表,跑了好几次原单位和档案馆,才找到当年的用工备案记录,才算认定成功。要是档案丢了,也别慌,能去原单位找留存的老档案,或者去当地档案馆查企业当年的用工资料,补全这些关键表格。

对退伍军人和知青来说,档案材料不一样。退伍军人得有“入伍登记表”和“退伍证”,这两个能证明服役时间和身份;知青得有“上山下乡登记表”,一般在当地档案馆能查到,要是找不到,当年一起下乡的同伴开的证明,加上自己保留的下乡日记、照片,也能当辅助材料。

第二个必须有的材料是社保部门要求的申请表,别以为有档案就行,还得按流程填表格。现在大部分地方都要填《视同缴费年限认定申请表》,得写清楚自己的身份、工作经历、想认定的年限,还要盖相关部门的章。比如老企业职工得让原单位盖章,证明工作经历属实;退伍军人得去退役军人事务局盖章,确认服役情况。表格填错了也会影响认定,比如把工作时间写错,或者漏填关键信息,都得重新补填,耽误时间。

这里要提醒一句,认定视同缴费得自己主动去办,不会自动算进去。最好在退休前1到2年就去当地社保局咨询,看看需要哪些材料,提前准备。要是等退休手续都办完了再想起,补材料会更麻烦,甚至可能认不上,白白少拿养老金。

最后想问问你,你家里有没有长辈符合视同缴费的情况?有没有因为材料不全,没认定上的?或者你自己正在准备材料,不知道去哪找档案、怎么填表格?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的情况,咱们一起聊聊怎么顺利认定,别让该得的年限白白漏掉。

来源:平淡如水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