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接下来我把事儿讲清楚点儿,不扯风凉话,也不夸大。那天他不仅这么说,还带着奉节脐橙做了一场助农专场,原本预计要四个小时才能卖完的量,两小时就顶上了——差不多三百万斤。这数据不能随便编,是直播间实打实刷下来的销量。与此同时,张雪峰那边,账号限制一解封,首场复出直播
董宇辉在直播里直接放话:谁给我团队送礼送卡的,一经发现永久拉黑。
接下来我把事儿讲清楚点儿,不扯风凉话,也不夸大。那天他不仅这么说,还带着奉节脐橙做了一场助农专场,原本预计要四个小时才能卖完的量,两小时就顶上了——差不多三百万斤。这数据不能随便编,是直播间实打实刷下来的销量。与此同时,张雪峰那边,账号限制一解封,首场复出直播仍有四万多人同时在线。这两件事凑到一起,看起来像两种回应:一个把商业边界画得清清楚楚,另一个把职业信誉摆到台面上让人看着。
先说董宇辉的那句硬话,绝不是为了耍狠。他把底线公开化,不让团队被礼物绑架,这背后有两层意思:一是保护团队,二是告诉商家,别把钱花在讨好主播身上,把成本用到产品质量和服务上更靠谱。他并非靠耍嘴皮子就能活,那几年他有经济独立的底气。2023年他曾透露拒过很多高价广告,推掉的商务合作累计超了一亿元;在东方甄选的股权激励里,总池子约8.83亿港元,他拿到的是高管级别份额,自己也承认收入和股票超过预期。有了这底气,说不收礼、不收坑位费,才不容易被掰弯。
助农那场能把原来四小时的量压到两小时完成,说明什么?说明观众愿意买的是诚恳、实在的东西,不是被包装得花里胡哨的概念。董宇辉直播里常把视角拉到消费者这一边,现场会问材质、用途、是否真的合格。就拿卖包包举例——那次卖的是个叫“菜篮子包包”的潮品,别的主播都做场景化、情绪调动,他却像个不懂行的观众直问:“这名字是装菜的?这么小能装啥?”结果观众反而觉得真实,买得快。说明两个点:普通观众没那么傻,真诚能打动人;质量和功能才是长期回头客的根基。
再看那些坑位费、刷单、资源买卖的潜规则。这几年行业里流量变现的方式越来越直接:主播位置、产品上镜的机会,慢慢成了可以直接买卖的稀缺资源。卖家为了曝光被迫付费,教育圈里也有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浑水:有人用金钱换沉默、换推荐。这种环境下,信任反而变得稀缺。董宇辉和张雪峰的不同做法,像是给出两种可供选择的样板。
说张雪峰。他被限流过,解封后回到直播间,四万多人同时在线,这说明信任不是短期能砸碎的东西。张雪峰的话里常带点家常味——他常引用妈妈的一句话:别随便收别人的东西,要了就得还得比别人更多。这句话影响了他做教育咨询的态度。他2015年上《我是演说家》讲择校问题,得罪过高校,但也给很多家长指出现实路径。有人说他有时候讲得太直接,可能伤了感情,但他坚持不收高校返佣、不做保录取的包装。遇到贫困学生,他会免费做升学规划,甚至把学生带到苏州走一圈,让他们开眼见识。那不是大张旗鼓的公益,而是事儿接地气,能让人看见实在的帮助。
把两人的差别摆在一起看,很直观。董宇辉更像把商业规则体系化:哪些能做,哪些绝对不能碰,讲得明白而且在行动上去执行。张雪峰则把职业操守口语化、生活化,像邻居大叔在跟你掰扯家里孩子的升学事儿。两种路径都是在维护长期的信任资本:有的是通过把好制度来证明清廉,有的是靠把每一件小事做干净来积累声誉。
这其中还有不少细节值得抓住。顿顿——原来也在东方甄选的那个主播,单飞后情况就不一样了。他面试时说自己天生适合镜头,不愿意做幕后,离开后首秀前放话预期单场“能到大几千万”,私下感叹“出来才知道自己这么贵”。结果现实没给面子,首秀销售只有五百到一千两百五十万之间。这里面的事不是简单的数字差距,反映出的是对行业气氛、对观众心态的误判。他的直播靠精致氛围和营销包装,但与普通人生活的距离感反而成了瓶颈。观众不是只看场景到位不在乎真货,久而久之,表面华丽没办法形成那种回头率。
再把镜头放回更大的图景。商家和观众其实在做选择题:是跟着当下的流量话术跑,靠短促爆发的转化;还是把精力放在长期口碑上,稳扎稳打。前者可能短时间见效,但长久会消磨消费者信任;后者回报慢,但一旦形成口碑,抗风险能力更强。市场这东西,很多时候要看时间的账本:今天的数据能证明短期策略有效,但半年、一年后的回头率、退货率、差评数量,会告诉你哪条路更靠谱。
行业里也有中间态。很多中小商家不想被坑位费绑死,也害怕把所有鸡蛋压在某个主播身上。他们宁可找像董宇辉那种把规则说清楚的合作伙伴,也愿意接受张雪峰式的口碑传播。对商家来说,选择到底投谁,既是商业判断,也是风险管理。对观众来说,买不买、信不信,一单单的消费行为里已经包含了对主播、对品牌的一次投票。
直播间的细节也在变得重要。比如主播问话的方式、团队对产品细节的核对、售后承诺的清楚度,这些小事儿会被放到台面上检验。消费者越来越敏感,退货率、差评、社交媒体上的吐槽,都在倒逼市场走向更透明的方向。短期的喧哗会过去,留下来的会是那种能把产品讲清楚、把服务做好、把规则写明白的人和团队。
那天助农直播结束后,后台的订单还在刷,客服在忙着核单,快递单号一行行打出来。这些看起来是日常的事务,但正是这些碎片叠加起来,决定了一个带货主播能不能把信任变成长期资产。观众点开直播,不只是看热闹,很多人是在投一票:我愿意在这个人或这个品牌上花钱。接下来市场还会有新的玩法、新的争议,但这些微小的、一直被忽略的环节,可能才是决胜的关键。
来源:庭院宁静抚琴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