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年头,热搜上什么都可能发生,你以为看到了尽头,结果转头又被刷新下限。汪小菲这事,我刚刷到的时候,手机差点没拿稳。
这年头,热搜上什么都可能发生,你以为看到了尽头,结果转头又被刷新下限。汪小菲这事,我刚刷到的时候,手机差点没拿稳。
谁能想到,一个大男人,直播的时候被人当面调侃脖子短、身高不到一米八,弹幕直接炸锅,结果呢,流量不降反增,还涨了三成。这都什么逻辑啊。
就离谱,真的,你坐在那儿看他被怼,一般人不得气死?脸往哪儿搁啊?但人家这涨粉速度,简直比火箭还快,不得不说,他是不是把所有网友都当成乐子人了?
不过仔细想想,这几年直播间的套路,好像也没什么新鲜的了。从一开始的卖货,到后来的情绪输出,再到现在这种自揭短板,或者说是“被揭短板”的表演。
你说这算不算一种新型的“人设”经营?以前是立高大上,现在是立“被嘲笑也能赚钱”?这真的是打开了娱乐圈和直播界的新大门,让人叹为观止。
想当年,明星对身高、外貌那可是讳莫如深,各种角度、各种修图,恨不得把自己P成一米九。现在倒好,直接直播间里公开处刑,还越骂越火。
这背后,我觉得有深层的心理学在里面。我们吃瓜群众,看惯了完美人设,突然来个这么“不完美”甚至有点“可怜”的,反而觉得真实,觉得有意思。
而且,你别说,他这几年围绕家务事的各种折腾,早把大众的阈值拉高了。上次他直接在直播间里跟助理吵架,那架势,真的让人捏把汗。
按理说,一般人看到这种场面,会觉得尴尬,不专业。可他就是有这种魔力,每次都能在风口浪尖上,找到自己的流量密码。
这不,根据某直播平台数据中心在2023年末发布的用户行为报告,那些带有“争议性”或“非典型”互动的主播,其粉丝增长率普遍比传统内容高出约25%。
这个数据直接说明了,流量偏好已经变了。以前是看你有多优秀,现在是看你有多“敢”,甚至看你有多“惨”。
这种现象,让人想到以前一些网红,也是靠着“土味”或者“奇葩”行为快速走红。但汪小菲毕竟是明星出身,这种反差感就更强了。
他这种玩法,真的把“黑红”理论贯彻得淋漓尽致。有人骂,就有人看,有人看,就有流量,有流量,就能变现。这个链条,他玩得炉火纯青。
但问题是,这种流量是不是长久之计?难道他要一直靠着被嘲笑、被调侃来维持热度吗?这总有一天会审美疲劳吧。
而且,这种模式,对于那些真正想靠内容和才华吃饭的人来说,是不是有点打击?你辛辛苦苦做内容,可能还不如人家被骂一顿。
我以前总觉得,一个人的人设是需要小心维护的,尤其是公众人物。结果现在看来,人设这东西,已经变成了一种“弹性体”。
你越是去打破常规,越是去挑战大众的神经,可能反而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可能就是所谓的“反向操作”吧。
回想起他以前的一些言论,比如说“床垫梗”,那也是被全网嘲笑。但是他从不退缩,或者说,他根本不在乎。
这种“不在乎”的态度,反而成了他独特的标签。这年头,脸皮薄的,估计早就被淘汰了。只有这种“脸皮厚”的,才能在流量里杀出一条血路。
所以说,现在做内容,或者说做人,是不是也得考虑一下,怎么才能更“放得开”?毕竟,大家都在追求真实感。
但这种真实感,是不是就等于把自己的缺点,甚至是被羞辱的时刻,都暴露在公众面前,来换取关注?这真的是一种进步吗?
我想不通,真的想不通。这难道就是新时代下,公众人物的生存法则?
他直播间里那个搭档,估计也是拿捏准了这种心理。知道只要敢说,就能引发话题,就能带来流量,毕竟跟着大哥有肉吃。
这波操作,简直就是把“娱乐至死”这四个字,在直播间里展现得淋漓尽致。我们看客,是笑过了,乐过了,然后呢?
下次是不是还得期待,他能有什么更惊人的表现?这种循环,总感觉哪里怪怪的。
所以,这事儿到底是我们这些看客太宽容,还是他太懂得利用人性?这真的是个让人琢磨不透的问题。
来源:明石学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