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9月,以色列南部一座小城郊区的闲置仓库突然成了国际焦点——仅用13天,约200名美军士兵就和以色列军方一起,把这里改造成了“民事—军事协调中心”。
2025年9月,以色列南部一座小城郊区的闲置仓库突然成了国际焦点——仅用13天,约200名美军士兵就和以色列军方一起,把这里改造成了“民事—军事协调中心”。
这座离加沙不过二十英里的建筑,可不是普通的办公地,它是特朗普“加沙和平计划”的实操总部,刚一启用就迎来了多国军官,墙上还亮着特朗普那句“一个崭新而美好的日子正在升起”的标语,眼下正忙着推进停火监督和加沙援助的大事。
走进这个协调中心,能直观感受到忙碌的节奏。巨大的水泥大厅里,几十块白板把区域划分得清清楚楚,有的负责停火监控,有的对接援助物资;墙上挂着的大型展示板,详细列着“加沙和平计划”的二十项要点,从加沙当地管理架构搭建到基础设施重建都写得明明白白。
地面新铺了人工草坪,士兵和文职人员来回穿梭,广播里时不时响起“禁止吸烟”的提醒,临时指挥区的墙上还投影着加沙地图、社交媒体动态和最新新闻,信息更新得特别及时。
这个中心能快速落地,背后还有段小故事。早在特朗普今年10月8日宣布停火协议前,美军中东司令布拉德·库珀上将就专门在埃及和特朗普的特使史蒂夫·威特科夫、女婿贾里德·库什纳见了面,当时就承诺“两周半内让指挥中心投入运作”,最后还提前了几天,13天就完成了所有筹备。
最近这一个月,中心的动作格外多。9月初,美国驻也门大使史蒂文·费根正式到任,担任中心的文职负责人,同时美国国务院还增派了20多名外交人员,专门对接国际援助和当地行政沟通。
9月10日那天,中心新成立了“民用物资工作组”,当天就和世界粮食计划署一起,把首批200吨冬季棉被、取暖设备和30万份急救包送进了加沙北部难民营,负责运输的卡车司机还跟工作人员说,“这是近半年来第一次不用在边境等超过两小时就能通关”。
国际力量这边也有新动静。9月12日,德国、法国、英国等7个国家的军官陆续抵达,每人臂章上都别着本国国旗,澳大利亚还专门派了3名人道主义事务专家,协助处理加沙医疗物资分配。
不过土耳其暂时没加入“国际稳定部队”的讨论,国务卿马可·鲁比奥在9月13日的记者会上回应这事时说,“以色列得对部队组成放心,这是前提”,目前美国还在和埃及、阿联酋、印尼等国谈部队指挥体系和经费来源,预计10月中旬能出初步方案。
当然,过程中也有小波折。9月5日,以色列和哈马斯在加沙南部发生了小规模交火,好在中心的监控团队提前通过当地社交媒体发现了苗头,立刻联系双方联络员,两小时内就平息了冲突。
事后威特科夫和库什纳还专门见了内塔尼亚胡,提醒他“对违规行为要保持相称回应,别让和平进程断了”,而特朗普本人也在9月8日的公开讲话里警告哈马斯,“要是破坏协议,后果会很严重”。
现在中心里加班成了常态,晚上办公楼的灯经常亮到半夜。有工作人员跟当地媒体说,“每天要处理的事太多了,光加沙当地行政人员的筛选名单就改了三版,还有物资通关流程、国际部队的交战规则,每一项都得细抠”,不过大家都觉得“能推进停火,让加沙人过上安稳日子,忙点也值”。
从13天建成协调中心,到推动物资援助落地、聚集国际力量,特朗普政府的“加沙和平计划”正在一步步推进。
虽然过程中还有需要磨合的地方,但目前停火局势稳定,援助也在持续到位,只要各方保持沟通,加沙的和平重建就有更多可能。
来源:聆听娱纪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