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厂家连夜翻仓库找模具,结果发现当年老师傅都退休了,现在的技术愣是复刻不出这个质量。要我说这就是现代制造业的黑色幽默,三十年前随手做的锅能当传家宝,现在精密仪器生产的反倒成了快消品。
山东大姐在网上晒出自家老锅,不粘不生锈还能传家的架势,直接让网友炸锅。
厂家连夜翻仓库找模具,结果发现当年老师傅都退休了,现在的技术愣是复刻不出这个质量。要我说这就是现代制造业的黑色幽默,三十年前随手做的锅能当传家宝,现在精密仪器生产的反倒成了快消品。
最绝的是网友扒出来的细节。这锅当年售价不到20块,按使用年限算每天成本才两分钱,比现在那些标榜德国工艺的贵价锅实在多了。
有人算过账,现在买个五百块的涂层锅最多撑五年,三十年得换六个,里外里多花两千八。难怪评论区都在喊"以前的商品是用品,现在的商品是耗材",这话扎了多少商家的心。
直播平台马上嗅到商机,连夜联系大姐要搞怀旧专场。结果你猜怎么着?大姐说这锅是结婚时婆婆送的,用了半辈子有感情,给多少钱都不卖。
这把那些喊着"求链接"的网友噎得够呛,转头就去二手市场扫货,同款老锅价格直接炒上三百。要我说这才是真正的饥饿营销,厂家三十年没打广告,现在白捡一波热搜。
业内人士偷偷爆料,不是现在做不出好锅,是不敢做。真按三十年前的工艺造,一口锅用半辈子,厂商早喝西北风去了。
现在讲究的是计划性报废,产品寿命都卡着保修期设计。就像那句老话,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可惜现在马儿不光不跑,还得逼你换新车。
最新进展更有意思。真有厂家按古法复刻了一批铁锅,结果年轻人买回去根本不会开锅,差点把厨房点了。这才明白老物件的好不光在质量,还在那些失传的使用智慧。就像现在年轻人抱怨衣服不如以前耐穿,却连个针线活都不会。
要我说这事最打脸的不是厂商,是那些天天吹黑科技的网红厨具。三千块的智能锅连个荷包蛋都粘,人家二十块的老铁锅煎炒烹炸样样行。消费者早该醒醒了,所谓消费升级,有时候就是变着法子让你多花钱。
来源:扎巴依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