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瑞医药Q3净利环比腰斩,但这才是真正的高级玩家!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28 05:29 1

摘要:一家公司,三季度净利润环比暴跌49.5%,乍一看以为要凉,仔细一瞅,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4.5%,现金流暴涨98.7%,海外抢着给他送钱,合同负债直接从1.6亿飙到39.7亿两级反转。

一家公司,三季度净利润环比暴跌49.5%,乍一看以为要凉,仔细一瞅,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4.5%,现金流暴涨98.7%,海外抢着给他送钱,合同负债直接从1.6亿飙到39.7亿两级反转。

这就是恒瑞医药,A股医药界的“扛把子”,一边被散户骂增速放缓,一边被国际巨头拿着支票本追着合作。你说魔幻不魔幻?

先看数据。

第三季度营收74.27亿,同比增长12.7%;净利润13.01亿,同比增长9.5%。

单看这数字,好像也就那么回事,但对比一下第二季度净利润25.76亿,环比直接腰斩,是不是吓得想点卖出键了?别急,别急。

这环比暴跌,主要是因为二季度有笔大的海外授权首付款到账,直接拉高了基数。而三季度呢?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91.1亿,同比增长98.7%,现金流比利润涨得还猛,说明啥?钱是真进来了,不是账面上的数字游戏。

更离谱的是合同负债,从年初1.6亿冲到39.7亿,单季度涨了38亿多。这合同负债是啥?简单说,就是“客户打了钱,但货还没发”。

恒瑞的“客户”是谁?GSK、Braveheart Bio这些国际药企巨头。人家提前打款,相当于用真金白银给恒瑞的研发能力投票。这排面,比某些公司靠PPT融来的“战略合作”实在多了。

恒瑞的底气从哪来?创新药管线。

前三季度研发费用49.45亿,累计研发投入超500亿。砸这么多钱,换来了啥?中国首个EZH2抑制剂(艾瑞璟)上市,首个口服降糖三联复方制剂(瑞乐唐)获批,24款1类创新药和5款2类新药已上市,100多个自主创新产品在临床阶段。

最亮眼的是GLP-1/GIP双重受体激动剂HRS9531,三期临床试验显示48周减重19.2%——这数据,直接对标礼来的替尔泊肽和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糖尿病和减肥市场有多大?看看诺和诺德的市值就知道,恒瑞这波要是成了,那就牛大发了。

更别说ADC药物瑞康曲妥珠单抗,第9次被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还拿了FDA的孤儿药认定。孤儿药是啥?就是针对罕见病的药,光专利保护期和税费优惠就值回票价,更别说还能快速打通美国市场。恒瑞目前五款药拿到这认定,这在国际药企里也是硬通货级别的认可。

但恒瑞最狠的一招,是国际化BD(业务发展)操作。

7月和GSK合作,首付款5亿美元,潜在总金额120亿美元;9月用“NewCo模式”把HRS-1893海外权益授权给Braveheart Bio,首付款加股权折合6500万美元;接着把ADC药物瑞康曲妥珠单抗部分权益卖给Glenmark,首付款1800万美元。这三笔交易,首付款就超过6亿美元,更别说后续可能高达百亿美元的里程碑款项。

什么叫“技术换市场”?这就是。恒瑞不靠出口衬衫袜子换外汇,而是直接卖研发成果的海外权益。国际药企为啥买单?因为恒瑞的管线能填补他们的空白,比如针对睑板腺功能障碍相关干眼的全球独家药恒沁——这玩意儿目前全球独一份,患者再难受也得用,这就是定价权。

当然,风险也不是没有。

毛利率85.22%,净利率24.84%,看着挺高,但销售费用67.8亿,占营收29.24%——每赚100块,近30块要拿去搞销售。这说明啥?国内卷啊!集采压力下,药企得拼命跑医院搞推广。但反过来看,恒瑞的销售费用增速(10.99%)低于营收增速(14.85%),说明效率在提升,而且海外授权模式一旦跑通,未来可能不需要这么重的销售投入。

所以,恒瑞Q3环比数据难看,但核心指标全是向上走:现金流翻倍、资产增长36%、海外订单爆棚、创新药进入收获期。

医药行业是长周期赛道,恒瑞的玩法已经从“仿制药打价格战”升级到“创新药全球卖牌照”。短期波动难免,但看懂了它的BD交易和管线储备,就会明白:高级玩家,从来不看一城一池的得失。

来源:魔法披风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