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诊断获12345热线赞誉:市民致谢桂林妇幼火眼金睛“超”能力!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29 10:04 1

摘要:近日,桂林市妇幼保健院超声医学科收到了一份特殊的“肯定”——市民韦女士(化名)通过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专门表扬超声医学科医师在检查中细致负责,及时发现潜在健康隐患,用专业与耐心为群众健康筑起“防护墙”。

近日,桂林市妇幼保健院超声医学科收到了一份特殊的“肯定”——市民韦女士(化名)通过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专门表扬超声医学科医师在检查中细致负责,及时发现潜在健康隐患,用专业与耐心为群众健康筑起“防护墙”。

根据韦女士描述,此前她持续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尿隐血等不适症状,起初以为是尿路感染,服药后病情却未缓解,该症状持续近一个月。韦女士到市内某医院进行相关B超检查,仍未能找到病因,这让其十分焦虑。10月14日上午,韦女士来到市妇幼保健院就诊。

在B超室接受检查时,接诊的超声医学科副主任豆天瑾了解她的病史后,结合症状特点进行了细致的探查。检查初期,因韦女士肠道内气体较多,超声图像清晰度受到干扰。豆天瑾采用“分段扫查+多角度调整”的方式:从输尿管上段(与肾盂移行处)开始,逐步扫查至中段(跨髂血管处),最终聚焦到下段(靠近膀胱壁处),对输尿管全程关键部位进行细致排查。几分钟后,超声屏幕上出现明确的异常信号:在输尿管下段,可见一直径约0.5cm的斑点状强回声,后方伴随清晰声影——这正是输尿管结石的典型超声特征。同时,还观察到结石上方的输尿管出现扩张,肾盂伴有轻度积水,若不及时干预,可能引发更严重的疼痛或肾功能损伤。

豆天瑾医师在做B超检查(资料照片)

检查后,豆天瑾第一时间告知韦女士结石位置、大小及潜在风险,还结合其身体状况,向她讲解了日常饮水、饮食调整等预防结石增大的注意事项,并建议尽快前往泌尿外科进一步诊疗。

韦女士表示,之前在其他医院都没有检查出结石,这次在妇幼一下就给“揪”出来了,豆医生检查很细心负责,也很有效率。为此,她特意拨通了12345热线,对市妇幼保健院超声医学科医师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精准高效的诊疗技术表达了由衷感谢。

明确病因后,韦女士转入了桂林妇幼泌尿外科进行进一步后续治疗,并顺利开展了经尿道右侧输尿管结石激光碎石取石术+右侧输尿管支架置入术,现已康复出院。

一通表扬电话,承载着患者最真挚的认可。未来,市妇幼保健院将继续以群众健康需求为导向,持续提升医技水平与服务质量,用专业与爱心,让每一位患者在就诊过程中都能感受到安心与温暖,书写更多温暖人心的医患篇章。

健 康 科 普

超声医学科专家提醒,泌尿系统结石是常见的泌尿外科疾病,部分结石因体积小、位置隐蔽,初期检查易被遗漏,但若长期忽视,可能引发肾绞痛、尿路梗阻、肾功能损伤等严重后果。

一、出现这些症状,需警惕输尿管结石

1. 突发腰腹部“刀绞样”疼痛,常伴随恶心、呕吐、大汗、面色苍白;

2. 尿液颜色异常(呈红色、茶色,即肉眼血尿),或体检发现镜下血尿(显微镜下可见红细胞);

3. 尿频、尿急、排尿不畅(多见于结石位于输尿管下段或膀胱内时)。

若出现上述症状,建议立即前往医院就诊,优先选择超声检查进行初步筛查。其无辐射、无创伤的特点,能在快速明确病因的同时保障安全,是临床首选的筛查方式。

二、输尿管超声检查:这些注意事项要知晓

1. 检查前需憋尿:膀胱充盈后可更好地显示输尿管下段,显著提高结石检出率;若为急诊患者且情况紧急,可通过留置导尿管注入生理盐水实现快速憋尿,避免延误诊断。

2. 主动告知身体情况:若平时易腹胀、便秘(肠道气体较多会影响图像质量),或有其他基础疾病,需提前告知医生。医生会通过调整体位、轻压探头等方式减少干扰,确保检查结果准确。

3. 适用人群广泛:超声检查无辐射风险,老人、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均适用,是临床筛查输尿管结石的“首选方案”。

三、日常预防输尿管结石,做好这3点

1. 保证充足饮水:每日饮水量控制在2000-3000ml,保持尿液呈淡黄色,减少尿液中晶体沉积,从源头降低结石形成概率。

2. 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盐、高草酸(如菠菜、苋菜、浓茶、巧克力)、高嘌呤(如动物内脏、海鲜、啤酒)食物的摄入;适量控制蛋白质(尤其是动物蛋白)摄入,避免过量增加肾脏代谢负担。

3. 坚持适度运动:每周保持3-4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跳绳),每次30分钟左右,有助于直径较小的结石随尿液自然排出,降低梗阻风险。

孕妇/儿童输尿管结石的超声检查与护理

针对孕妇、儿童输尿管结石的诊疗,超声医学科专家特别提醒需注意以下要点:

(一)孕妇输尿管结石:以“安全”为核心,超声全程护航

1. 超声检查原则

优先选择无辐射检查:全程采用超声评估,绝对避免CT、X线等有辐射检查,彻底规避胎儿健康风险;

操作轻柔防护:孕中晚期检查时,医生会主动避开胎儿所在位置,轻缓移动探头,减少对子宫的压迫,避免影响胎儿生长发育;

动态监测病情:除定位结石外,重点观察肾积水的程度变化,防止长期积水损伤孕妇肾功能,为治疗方案制定提供精准依据。

2. 症状处理与日常预防

症状应对:孕期结石疼痛以保守治疗(如补液、解痉止痛)为主;若保守治疗无效或肾积水加重,可在超声引导下开展微创操作(如放置输尿管支架),最大限度降低对胎儿的影响。

日常预防:孕期每日饮水量控制在1500-2000ml(避免过量饮水增加肾脏负担);饮食清淡,避免盲目补充钙片(需在医生指导下按需补充);定期产检时可同步进行泌尿系超声检查,实现早发现、早干预。


(二)儿童输尿管结石:以“精准+引导”为重点,兼顾健康与体验
1. 超声检查技巧
优先安抚情绪:儿童配合度较低,检查前医生会通过讲故事、播放动画、使用玩具等方式缓解其紧张感,减少哭闹,提升检查配合度;

灵活解决憋尿问题:若孩子无法自主憋尿,可在家长协助下少量多次饮用温水(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引起肠胃不适);必要时由临床医生操作“膀胱注水法”(安全无痛),确保膀胱充盈,清晰显示输尿管下段;

全面评估健康:检查时除定位结石、查看肾积水情况外,还可同步观察肾脏发育状况,排除先天泌尿系结构异常,全面评估儿童泌尿系统健康。
2. 治疗特点与日常护理
治疗原则:儿童输尿管结石以“保守排石”为主,多数直径较小的结石可通过多饮水、适度活动自然排出;后续可通过超声定期复查(无辐射风险),动态监测结石排出情况。

日常护理:根据儿童年龄调整饮水量(学龄前儿童每日估约1000-1200ml,学龄儿童每日估约1200-1500ml);控制饮品:严格限制含糖饮料与碳酸饮料的摄入,减少对身体代谢的不良影响。合理饮食:保持饮食结构均衡,避免长期、大量食用菠菜等高草酸食物,从源头降低结石形成的概率。

来源:桂林市妇女儿童医院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