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刚买的新电车,牌照还没捂热,北京就搞‘一车一池一码’,扫码直接把我电池出生证都扒光,补贴1000块像安慰红包,心里还是堵。
“刚买的新电车,牌照还没捂热,北京就搞‘一车一池一码’,扫码直接把我电池出生证都扒光,补贴1000块像安慰红包,心里还是堵。
”
11月7日,北京交警蹲守六里桥,十分钟拦下三辆外卖车,扫码枪一响,电池仓里那块超压铅酸直接现形,车主当场扣车+罚款,直播弹幕刷成“改装末日”。
新规把电池和车架焊死在数据库,想换大容量?
先问二维码答不答应。
补贴倒是真香,旧车扔回收点,秒到账1000,可转头门店同款涨价八百,算盘珠子崩脸上。
广东佬更绝,10月起“带牌销售”全省铺开,买车到骑车只要一根烟工夫,5000家门店秒变“车管所”,上牌时间从一周压缩到一杯奶茶。
广州天河小哥下午提车,晚上就能接滴滴外卖单,笑到见牙不见眼。
可问题也来了:车商提前把牌照绑死,想退车得先跑交警解绑,手续比分手还麻烦,消费者秒变“已婚人士”。
浙江人把保险玩成拼多多,80块保一年,第三者+意外全打包,电子保单躺进“浙里办”,交警一扫就知道谁裸奔。
杭州滨江一位大姐蹭到宾利,保险当场赔出20万,现场群众直接下单,80块比奶茶还便宜。
可理赔快≠事故少,保费低得离谱,明年集体涨价的声音已经在路上,羊毛终究出在羊身上。
三地一出招,全国跟风卷:福建搞“带牌下乡”,村口大妈骑电车就能考驾照;黑龙江给车尾贴反光条,号称“亮尾工程”,雪地追尾少一半;上海把充电桩塞进老旧小区,电价跟居民同价,物业再也找不到借口。
看似百花齐放,其实套路统一:先给你甜头,再收紧绳子,数据一张网,谁也跑不了。
“说到底是电池惹祸,烧一次楼道,全国跟着吃药。
扫码、上牌、保险,全是给电池上紧箍。
补贴一千,涨价八百,再交八十保费,里外里还是老百姓埋单。
下次换车,先看二维码脸色,再算钱包余额,电车自由?
呵呵,不存在的。
”
来源:平常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