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成扇一直是中国嘉德颇为重视的部分,本季于众多成扇中我们选取了4把比较重要的作品放在大观夜场,分别为齐白石、张伯英合作的《荔枝·草书节临书谱》和齐白石、谭泽闿合作的《秋色佳·行书节录晴热帖》、张大千一书一画的《仿石溪山水·行书杨维桢诗》,以及陆抑非、邵怡度合作的
中国嘉德2025春季拍卖会
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近现代
预展
5月21日-5月24日
嘉德艺术中心
(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1号)
拍卖
5月26日 17:00
嘉德艺术中心A厅
成扇一直是中国嘉德颇为重视的部分,本季于众多成扇中我们选取了4把比较重要的作品放在大观夜场,分别为齐白石、张伯英合作的《荔枝·草书节临书谱》和齐白石、谭泽闿合作的《秋色佳·行书节录晴热帖》、张大千一书一画的《仿石溪山水·行书杨维桢诗》,以及陆抑非、邵怡度合作的《临仇英桃花春宴·楷书节临上林赋》。这四把成扇皆为作者得意之作,而且其中齐白石绘《荔枝》一柄和张大千一柄皆为极为少见的巨扇。在目前可见的民国时期书画家润例中,一平尺大小的扇面通常是要加倍润格的,这一惯例其实也从一方面体现了扇面的创作不易。折扇的不平整表面和不规则形制,要求画家必须具备高超的绘画技艺和精湛的创作能力。然而,正是这种难度,激发了画家们的创作激情,使他们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展现出无限的艺术魅力。Lot 3109
张伯英、齐白石(1871-1949、1864-1957)
荔枝 草书节临书谱
成扇 设色纸本、水墨纸本
23.5×68 cm,约1.4平尺
估价:RMB 400,000-600,000
题识:
(一)白石老人画于京华。
(二)又,一时而书,有乖有合。合则流媚,乖则雕疏。略言其由,各有其五:神怡务闲,一合也;感画徇知,二合也;时和气润,三合也;纸墨相发,四合也;偶然欲书,五合也。心遽体留,一乖也;意违势屈,二乖也;风燥日炎,三乖也;纸墨不称,四乖也;情怠手阑,五乖也。乖合之际,优劣互差。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若五乖同萃,思遏手蒙。书谱最初刻者,太清楼近代有元祐二年薛氏本,乃翻嘉靖间曹刻也。清内府所藏墨迹乃仿石刻伪造,而安本为世所贵,可谓瓦缶雷鸣。云龙山民张伯英。
钤印:白石老人,英
扇骨:十六档梅鹿竹扇骨,玉竹小骨,长40厘米,2.8厘米排口,地净花清,排口巨大,甚难得。
出版:《齐白石作品集》,第107页,荣宝斋出版社,2014年版。
来源:中国嘉德2003秋季拍卖会,第777号拍品。
齐白石早年“五出五归”,三客钦州,对荔枝一见钟情,与钦州友人共赏荔、咏荔、画荔,尤其是画荔,笔精墨妙,形神兼备。齐白石盛赞荔枝为“果中之尊”、“果中之王”。他曾在一幅《荔枝图》中题道:“归来时日霞相照,其色尤鲜,幸得主人至,得啖之,知果实之味,唯荔枝最美。”从此之后荔枝成为齐白石常画的题材,并因“荔”和“利”谐音,更为讨喜。
此扇即绘一枝沉甸甸的鲜红荔枝果,丰硕的果儿掩映在枝叶中,令人垂涎欲滴。其设色艳丽,果实以洋红描红,运用色点来表现荔枝独特的粗糙质感,并利用色彩的浓淡来塑造对象的阴阳向背和层次。画中枝干仅用少许的线条墨线勾勒而成,把大部分面积都让给了红荔。“红荔”与“红利”同音,意含吉利,使整幅画洋溢著热烈与喜庆的气氛,充分表达了白石老人对荔枝的赞颂。东坡居士评王维,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之语,这应是中国画的至高境界,然而白石老人的这幅《红荔图》,虽未题诗却诗意盎然,真可谓“画中有诗”。
此扇背面为北派书法高手张伯英节临《书谱》,并有对于书谱各版本之比较,不同于寻常所见。而此扇形制巨大,乃是一柄以梅鹿竹制成之巨扇,测得其长40厘米,2.8厘米的排口,且梅鹿竹底净花清,竹斑点点,极为难得。
Lot 3110
谭泽闿、齐白石(1889-1948、1864-1957)
秋色佳 行书节录李邕《晴热帖》
成扇 设色纸本、水墨纸本
18.5×50 cm,约0.8平尺
估价:RMB 180,000-280,000
题识:
(一)秋色佳。濒生。
(二)三数日晴,顿热,若为自适也。仆少理,欲使小儿入京,当从沣州去,有书不?示之。诸公叹赛无九百之事,不复爽也。癸未(1943年)夏日,谭泽闿。
钤印:木人,瓶斋
扇骨:十六档刻竹扇骨,双面高芸杰稿并刊,一面刻高士读书图,款署“芸杰作”,钤印“高”;一面刻松下高士图,款署“治徵写”,钤印“芸杰”。
说明:此柄刻竹者高芸杰,名治徵。曾为湖社社员。擅人物走兽,间写花卉,兼精篆刻。作画治印尝得家人长幼相助,其作传世稀见。
齐白石的绘画以花鸟草虫为大宗,既精工笔,又擅写意,造诣之高,庸工俗将不可望其项背。此柄齐白石与谭泽闿合作的成扇,齐白石画红白菊一丛,以大写意手法画出,简约、传神,红菊为最常见的千重瓣,花头如球,花瓣如舌或瓢状,即用中锋洋红双钩,两笔一瓣,用笔灵活有力。两只蟋蟀则隐身于花丛之下,触须极细却富有弹性,而其柔软又圆润的虫身又以赭石和墨笔写出。极工细又极鲜活,是齐白石画工笔草虫的特色。白石老人弟子于非闇曾有精到之论:“齐老师画工笔草虫,有筋有骨、有皮有肉,使人耐看。”蟋蟀如此之栩栩如生,仿佛正在感知这浓浓的秋意。
曾见齐白石绘赠梅兰芳的蟋蟀一开,齐白石将自己的观察记述其上:“余尝看儿辈养虫,小者为蟋蟀,各有赋性:有善斗者而无人使,终不见其能;有未斗之先,张牙鼓翅,交口不敢再来者;有一味只能鸣者;有缘其雌,一怒而斗者;有斗后触雌须,即舍命而跳逃者。大者乃蟋蟀之类,非蟋蟀种族,即不善斗又不能鸣,眼大可憎;有一种生于庖厨之下者,终身饱食,不出庖厨之门。此大略也,若尽述,非丈二之纸不能毕。”其观察之细致可见一斑。
扇子背面为谭泽闿楷书一则,字势偏圆,笔画粗重而又能两侧开张,苍劲朴茂,清刚凝炼。而扇骨则双面为高芸杰画人物并刻,以铲地留青刻法雕出,一面刻松下观鹤;另面刻夜窗读书,刀法深峻。扇面书画、扇骨皆出于名家之手,且均精心而成,识者宝之。
Lot 3111
张大千(1899-1983)
仿石溪山水 行书杨维桢诗
成扇 设色纸本、水墨纸本
戊寅(1938年)作
25×60 cm,约1.4平尺
估价:RMB 380,000-580,000
题识:
(一)飞泉百丈昼生寒,古木苍苔过雨斑。何似山人多道味,洗心濯足自跻攀。戊寅五月,仿石溪上人笔。大千居士。
(二)秀州城外鸳鸯湖,郎官帆开十幅蒲。人游玉壶天上下,鸟度屏风山有无。起舞或呼谢鸲鹆,赋诗争传郑鹧鸪。酒甘不怕路归晚,将军曾识李金吾。杨铁崖诗,书于大风堂。戊寅五月,大千张爰。
钤印:蜀客、张大千、有此山水、迟秋簃、张爰私印、蜀客
来源:香港拍卖会,1984年11月21日,第115号拍品。
翻看中国近现代画史,对于传统用功最深、涉猎最广、研习最精,且能融汇通达全为己用者,当推张大千而少有能出其右之人。从早年受曾熙、李瑞清影响临习石涛算起,对于古人成法的精研和借鉴,可以说贯穿张大千的整个艺术生涯,其一生所参详摹习的对象,自明清上追宋元,再经敦煌面壁融继盛唐,而其中用功最深者,当推董巨、王蒙、四僧诸家。石溪上人也是大千精为研习并反复临摹宗法的对象。大千绘画开蒙之师曾熙酷爱“二溪”,大千早年拜入其门下时,便藉缘观临过多幅藏于其处的石溪传世真迹。
左侧为普通尺寸成扇
交游于沪上时期,大千常与庞虚斋、吴湖帆、陈巨来等名噪一时的海上收藏家盘桓。其时沪上颇形成了一股收藏“四僧”的风尚,大千在与沪上藏家往来论画鉴画的过程中,常能见到石溪传世真迹。据傅申研究,大千在上世纪20年代便能仿作出足以乱真的石溪,而在1930年前后则是其“伪作黄山画派作品最多的时期,其中以石涛、梅清、石溪为大多数”。可见,大千尚在弱冠之时便对石溪画风谙熟于胸,至其而立,更是信手拈来。虽然自30年代末期,大千的兴趣逐渐转向董巨王蒙,但其对石溪的摹写亦偶有所作。只不过石溪自玄宰而上窥子久,后来的大千对子久已颇有心得,对石溪自然也愈加得心应手,且能参以己意,自出机杼。
石溪山水,在平淡中求奇险,重山复水,开合有序,繁密而不迫塞,结构严密,富于变化,善于创造出一种奇辟幽深,引人入胜之境。此扇《仿石溪山水》写远山连水,山崖迭嶂,巨石蟠松间所见茅亭板桥,高士二人气定神闲。画着色、墨,并以淡赭石铺底,此为髡残惯用之法,褪尽火气而柔雅平和。画面结构严谨,布局雄奇中不失空灵,近水远山层迭铺陈,开合有序,层次井然。观者视线可随扇展开随之游走,虽仅咫尺之间,真有江山无尽之慨。
画中大千略用石溪秃笔之法,擦染湿笔参合运用,令山体肌理之质感呈现自然,山树葱茏茂盛,诸景鳞次栉比,颇极石溪风姿。若再细读其皴擦点染,一草一木,一石一山,又觉前贤成法难掩大千清爽潇洒的本来面目,汲古出新,精妙之极。
Lot 3112
陆抑非、邵怡度(1908~1997、近代)
楷书节临汉司马相如《上林赋》 临仇十洲桃花春宴
成扇 设色金笺、水墨纸本
18×50 cm,约0.8平尺
估价:RMB 80,000-180,000
题识:
(一)临仇十洲本。陆翀。
(二)戊寅(1938年)六月下澣,书奉勤荪先生正之。邵怡度。
钤印:一飞,怡度
扇骨:十六档刻竹扇骨,双面韩潮刻古铭纹,题识“丙子春日,蛟门作”。
上款:“勤荪先生”应为朱棠(1912-1966),字芾甘,号勤荪。浙江吴兴人,寓居上海,继承父业经营中孚绢纺厂。又好收藏,喜文艺,善山水画,风格深秀严整,1941年在上海举办个人画展。曾拜入大风堂,为张大千弟子。
说明:
此柄刻竹者韩潮(1780-1846),是嘉道年间以刻竹闻名的竹刻大师。字鲛(蛟)门,浙江归安人,活跃于清嘉庆至道光年间,以精于刻竹而闻名。工书法、篆刻,能在扇骨上刻数百字小行楷,圆转自如,尤其擅长摹刻钟鼎款识,偶作画,因此又以绘刻花卉见长,吴昌硕曾推崇其为嘉道时善刻竹者第一人。
1930年陆抑非移居上海,四年后与收藏家孙伯渊的妹妹孙淑渊喜结连理。1937年,由孙伯渊介绍,陆抑非拜入梅景书屋,吴湖帆建议他改字“抑非”,取“抑非扬善”之意。在吴湖帆的《丑簃日记》中有16处提及了陆抑非,多是诸如到老师家求教,借画、或是准备画展之事。
梅景书屋的收藏几乎可称独步海上,而孙伯渊亦极富收藏。如此环境中,陆抑非“师法古人”有“近水楼台”的极佳条件,他对传统也有了更为真切的理解。1983年,陆抑非在《从獭祭而成到信手拈来》一文写道:“我有机会见到了许多古画真迹,作了不少临摹和研究工作。同时,要画工笔花鸟画,必须对景写生,这就使我不断积累写生资料。”陆抑非次子陆公让回忆:“抗战期间,大舅父孙伯渊将他在苏州集宝斋古玩店的书画紧急运往上海,与我父母同住法租界萨坡赛路207号(现淡水路219号)。因书画进出频仍,今进明出,故家父见到好的书画,就通宵达旦临摹,有些用拷贝纸勾勒,积累了大量的稿本,为他今后的创作,打下了基础。”
陆抑非常用“獭祭而成”来说明他从艺的过程。甚么是“獭祭”?水獭捕鱼,依次陈列而食,如祭祀祖先,即称“獭祭鱼”。唐代诗人李商隐排列古书,慎重推敲成文,后人即谓收集素材而成作品为“獭祭”。陆抑非早期学画从临摹到写生,学习借鉴了古人的经验,又对自然进行观察、记忆和写生,收集了许多素材,他曾说:“我年轻时每逢作画,桌子总是堆满着画稿和素材。没有这些素材,没有这些生活的积累,我是画不出甚么东西来的。这可以说我早年作画也是獭祭而成的。”
此扇即陆抑非临仇英所绘之画,画中亭台掩映、游廊楼阁相连,古松翠竹成趣,花红柳绿喧腾,而高士携琴而至,老友则凭窗相待,一派热闹景象。较之仇英真本也不遑多让。虽不知仇英此作存之何处,但可以感受到陆抑非此扇全幅临摹相当用心,从用线到设色无一不认真参详,从画中即可以看出他深厚的传统功力。
相关阅读
「重磅推荐」中国书画、古籍善本、佳酿臻茗、邮品钱币
缶无咎石敢当——吴昌硕墨韵专题
我本荒唐室遗珍:苏曼殊绘《汾堤吊梦图》及其他
英雄逐鹿 虎视崤函——本季春拍张善孖佳作撷珍
众众从从湖众众——魏紫熙笔下的玄武湖军民大联欢
采一炼十 山川与予——大观中的李可染
丹青款款诉情怀——神石轩的海上传奇
日照金山:大千家珍顶级泼彩巨制即将春拍亮相
身上铃声慈母意 为今已作听铃翁——大观之夜中的齐白石《夕阳望子图》与三件人物画佳制
巧拙互用 灵气往来——仇焱之旧藏《雨后山居图》领衔大观之夜齐白石山水佳作
一花一叶扫凡胎——略观大观之夜中齐白石花鸟画的简与繁
山川神遇而迹化:大观中的傅抱石
山川蒙养天地人:纪念黄宾虹先生诞辰160周年
生灵与生活——大观夜场中齐白石花鸟水族画一观
风筝不断线:吴冠中《香山春雪》、《江南春色》
大观中的一组溥儒逸笔
中国嘉德2025春季拍卖会
预展及拍卖日程
滑动可浏览全图
中国嘉德联系方式(滑动查阅)
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总部)
客户咨询:(86-10)8592 8288-3
结算服务:(86-10)8592 8288-4
媒体合作:(86-10)8592 8288-5
运输咨询:(86-10)8592 8288-9
网拍咨询:15010006220 / 15910807786转分机9
官方网站:www.cguardian.com
联系邮箱: mail@cguardian.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1号
中国嘉德(香港)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客户咨询:( 852 ) 2815 2269
联系邮箱: hkauction@cguardian.com.hk
联系地址:香港金钟道89号力宝中心一座5楼
各地区办事处联络
上海
邮箱:shoffice@cguardian.com
———
广州
邮箱:gzoffice@cguardian.com
———
南京
邮箱:njoffice@cguardian.com
———
杭州
邮箱:hzoffice@cguardian.com
———
厦门
——
台湾
邮箱:twoffice@cguardian.com.tw
———
日本
邮箱:jpoffice@cguardian.com
———
美国
来源:中国嘉德拍卖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