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学多年,感觉现在的学校从未安静过,每学期从开学一直到放假,几乎每个月每周都有各种活动和检查,真的是太吵闹了,老师的心都无法安静下来,更别说学生的了。没有一颗安安静静的心,又怎么可能安安静静的学习呢?
教学多年,感觉现在的学校从未安静过,每学期从开学一直到放假,几乎每个月每周都有各种活动和检查,真的是太吵闹了,老师的心都无法安静下来,更别说学生的了。没有一颗安安静静的心,又怎么可能安安静静的学习呢?
以我所在的小学为例,从开学到现在已经举办了这么多活动:2月份县教研室教体局分别多次到学校检查工作,包括听课、调研、检查作业教案等;三月份全校师生学雷锋活动、教师大练兵活动、学校一年一度的科技节活动、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动;四月份期中考试、全体学生广播操比赛、迎接全县篮球赛、足球赛等;五月份春季运动会、家长开放日活动、学生研学活动;六月份六一儿童节文艺演出、经典诵读比赛等。几乎每周都很忙碌很热闹,老师的心思完全用不到教学上,每天都在应付学校的各类活动。
那为什么目前的学校这么喜欢搞活动呢?理由也很简单。
不知从何时起,人们内心都有一种观念,认为学校活动搞的花样多,这个学校的素质教育就搞的好。尤其是在应试教育轰轰烈烈的今天,家长特别希望学校多搞一些活动,一方面给学生减负减压,另一方面也能锻炼孩子其他方面的能力。所以这些年,很多学校为了提升自己的知名度,为了宣传自己,经常会搞很多活动。
现在学校最热衷搞的活动有:科技节、运动会、经典诵读、教师优质课大赛、学校广播操比赛等等,这些活动基本上是每学期必搞。也就是说,每学期都要来一次,已经成了学校的招牌了。
在应试教育的今天,学校搞点活动当然是好的,最起码可以把学生从繁重的学业中解放出来放松一下,最关键的是,学生应该全面发展,不能只重视文化课的成绩,更应该注重其他能力的培养。所以很多校长都把搞各种花样新颖的活动作为学校的重心工作了!
学校为什么喜欢搞活动?因为上级也喜欢。
现在怎么评价一个地区的教育?除了升学率就是看素质教育搞的如何了,而素质教育并没有一个非常具体的量化标准,也无法对学生进行考核,看的就是学校的各种活动。所以我们的校长就把搞活动看成自己的政绩了,活动搞的出彩,搞的领导喜欢,就能给自己的政绩添彩。
我们看到,很多学校搞一项活动,基本都会邀请教育部门的领导参与,这些领导还会发表讲话,领导的级别高,就说明活动的级别高。当然,为了这样的活动,学校也会下一番功夫,各种彩排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很多学生为此可能很多天都不上课。而参与排练的老师也可能很多天都不上课,反正学校的所有人都要为活动让路,确保活动精彩、顺利!
学校必须是个安静的场所,但看看现在的校园,确实太吵闹了,吵闹的已经影响正常的教学了,就是因为各种活动太多了。
学校应该搞活动,特别是像运动会这样的活动还必须搞。但各种活动也要适可而止,不然天天搞活动,学生哪还有心思学习呢?最关键的是,一定会影响学生的成绩,很多孩子排练节目一去就是好多天,落下的课程怎么解决?另外,现在很多活动形式搞的很大,花样百出,校园里天天大喇叭响着,在教室的老师怎么上课呢?
一个月一次活动足矣,不能每周都搞,更不能影响正常的教学,不然就适得其反了!
现在的学校,尤其是小学,各种活动真的太多了。虽然教育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全面培养,但活动太多,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也容易影响老师正常的教学。最关键的是,我们的很多活动形式大于内容,看似轰轰烈烈,实则都是花架子,有些甚至就是走个过程,纯粹为了拍照发美篇。学生素质的提升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绝非几个活动就可以解决的,也并非是活动越多越好。
大家对此怎么看?也分享一下吧!
来源:李老师讲最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