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伟达昨夜扔出的量子设备,直接把全球科技圈炸醒了——这哪是新设备,分明是给量子计算踩了一脚油门!黄仁勋说这是“量子计算的拐点”,这话可不是吹牛,A股的量子股这回真要借上东风,国盾量子、华工科技、中科曙光这三家,早就把“上车票”攥手里了。
最炸的点:英伟达给量子计算装了“GPU加速器”,国内量子股不是瞎炒,这3家龙头早卡好关键位置了!
英伟达昨夜扔出的量子设备,直接把全球科技圈炸醒了——这哪是新设备,分明是给量子计算踩了一脚油门!黄仁勋说这是“量子计算的拐点”,这话可不是吹牛,A股的量子股这回真要借上东风,国盾量子、华工科技、中科曙光这三家,早就把“上车票”攥手里了。
先把最实在的话说透:英伟达这次发布的NVQLink,核心就是给量子计算机和GPU搭了座桥。量子计算机算得快但容易出错,GPU算力强还稳,俩结合起来,既能算得飞快又能降低错误率,等于给量子计算装了个“外挂”。现在已经有17家量子公司和9家实验室站队支持,全球量子赛道2025年规模都要突破61亿美元了,咱们国内这十五年增速超30%,这波行情是真有东西撑着,不是虚涨。
别觉得量子科技离咱们远,现在银行的加密转账、药企的新药研发,早就在盼量子技术落地了。以前是技术卡脖子,现在英伟达把“工具”备好,国内这些提前布局的公司,等于直接拿到了入场券。这三家龙头各有各的杀手锏,不是随便蹭概念的“伪科技股”。
国盾量子:国家队撑腰的“全链条王者”
国盾量子是A股独一份——唯一主营量子科技的上市公司,相当于量子赛道里的“全能选手”,通信、计算、测量全产业链都占着。最牛的是它主导研发的“祖冲之三号”超导量子计算机,有105个量子比特,这可是咱们国内量子计算的硬实力象征。
更关键的是,它现在是“国家队”身份了——中电信量子集团成了控股股东,这意味着它的技术能直接对接国家量子通信网络建设,商业化落地根本不愁订单。就拿量子通信来说,它的量子密钥分发设备市占率超70%,国内建量子保密通信网,基本绕不开它的设备。
可能有人担心它连续三年亏损,这点得客观看:量子科技本来就是“烧钱换未来”的赛道,现在政策逼着央企加码布局,2030年市场规模都要冲8000亿美元了,国盾这种掌握核心技术的,一旦规模化盈利就是爆发式的。英伟达的设备加速行业落地,最先受益的就是这种全链条龙头。
华工科技:垄断核心硬件的“隐形冠军”
华工科技藏得挺深,表面看是做光电子的,实际上是量子通信领域的“硬件一哥”——全球唯一能量产量子点激光器芯片的企业,这东西是光量子通信的核心组件,没有它量子信号根本传不出去。
这芯片有多金贵?单片能卖50万元,2024年一年就卖了超50万颗,量子业务营收占比都到25%了,这可不是小打小闹。它还跟国盾量子联手搞了“神码国盾”品牌,把量子技术用到金融领域,光五大行的建模系统项目,单个合同额就超1亿元,这商业化能力太能打了。
英伟达的NVQLink要连接量子设备和传统计算,越复杂的连接越需要高精度的激光芯片,华工科技这时候就是“卖铲子的人”。不管哪家公司搞量子计算,核心硬件都得从它这买,这种垄断性优势,在行情起来的时候最抗跌也最能涨。
中科曙光:量子与经典计算的“搭桥者”
中科曙光本来就是高性能计算的龙头,“东数西算”工程里它是主力,现在又把量子计算的坑占了——参股本源量子18%的股份,还推出了全球首款量子-经典混合计算服务器,一台能卖500万元。
它的逻辑特别顺:量子计算不能脱离传统计算单独存在,未来的超级计算机肯定是“量子+经典”的混合体,中科曙光干的就是把两者捏合到一起的活儿。本源量子都启动IPO辅导了,作为股东的中科曙光,既能赚投资收益,又能靠混合服务器抢占市场,简直是“两头吃肉” 。
而且它的液冷技术能优化数据中心能效,量子计算机运行时发热量大,正好用得上它的老本行技术。英伟达要建配备10万块GPU的超级计算机加速量子研究,中科曙光这种有硬件基础又懂系统集成的,绝对是重要合作伙伴。
为啥说这波不是瞎炒?三大逻辑托底
有人肯定会问:以前量子股也炒过,这次不一样在哪?关键是“行业拐点真的来了”,不是靠概念撑着。
第一,巨头站台加速落地。英伟达不是随便试试水,而是真金白银砸钱——9月以来接连投资Quantinuum、PsiQuantum等多家量子公司,覆盖不同技术路线,还把CUDA-Q软件装到新芯片上,就是要把量子计算的生态搭起来 。黄仁勋都放话了“量子计算正迎来拐点”,巨头的判断比咱们准多了 。
第二,政策和资金双加持。国内央企都被要求加强量子布局,英美还签了协议搞联合研发,全球都在抢这个赛道 。资金也很实在,PsiQuantum一轮融资就拿了10亿美元,估值冲到70亿美元,英伟达的NVentures都参与了,说明资本对行业前景极度看好 。
第三,商业化窗口打开。以前量子科技是“实验室技术”,现在已经开始落地了——金融领域的加密通信、医药领域的分子模拟,这些场景都能实实在在赚钱。2025-2030年是商业化黄金窗口,现在布局正好踩在时点上。
普通投资者该怎么玩?避开两个坑
虽说行情有逻辑支撑,但也不能瞎买,这两个坑得避开。
第一个是别追“纯概念股”。有些公司就沾了点量子的边,既没有核心技术,也没有实质订单,涨起来快跌起来更快。认准国盾、华工、中科曙光这种有硬资产、真营收的,才不容易被割韭菜。
第二个是警惕短期波动。量子科技毕竟还是高科技赛道,技术迭代快,偶尔会有“研发不及预期”的消息出来。要是追高买在高点,短期可能会被套,但只要英伟达推动的行业逻辑没变,长期肯定能回来。
操作上可以分两步走:想赚快钱的,盯紧华工科技这种有业绩支撑的硬件股,资金最爱炒这类“确定性标的”;想长期布局的,拿着国盾量子和中科曙光,前者吃技术爆发的红利,后者赚行业整合的收益。
还有个小技巧,看本源量子的IPO进度,它要是成功上市,作为股东的中科曙光肯定会被带动;国盾量子要是拿了央企的大订单,也会直接反应在股价上,这些信号比单纯看K线管用。
最后说句实在话
英伟达这步棋,等于给全球量子科技踩了油门,国内政策和技术都跟上了,这波行情不是“空中楼阁”。国盾量子的全链条、华工科技的硬硬件、中科曙光的混合计算,三家各有各的底气,不是随便蹭热度的。
当然了,没有只涨不跌的股票,短期要是冲高太多,肯定会有回调,但只要“量子计算加速落地”这个核心逻辑不变,回调就是补仓的机会。毕竟8000亿美元的市场蛋糕在那摆着,现在才刚开盘。
最后抛个问题:你觉得这三家龙头里,谁会最先迎来涨停?是国家队撑腰的国盾量子,迎来垄断硬件的华工科技?你敢不敢长期拿着量子股赌未来?来评论区聊聊,看看谁的眼光准!
来源:牛市吹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