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BD旺季周期的由来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29 09:37 1

摘要:在《行业研究的经验与要点分享之十》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193643991892033中介绍了医药行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相关因素,创新药转型的思路。而今儿介绍创新药的BD旺季,以及每年10月固定

《行业研究的经验与要点分享之十》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193643991892033中介绍了医药行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相关因素,创新药转型的思路。而今儿介绍创新药的BD旺季,以及每年10月固定的诺奖刺激的规律,这些在相关行业研究中也是经常呈现的,相关规律让我们博弈时可以事半功倍。
医药BD旺季周期的由来
作为前期热点,创新药板块近期调整不仅是一波反弹后的获利兑现,也是进入到一种空窗期,缺乏外部刺激。自7月底恒瑞-医药的PDE3/4及其他10个分子达成5亿美元首付款+120亿美元里程碑付款、石药集团的GLP-1达成1.2亿美元首付款+19.55亿美元里程碑付款的海外BD后,8-9月没出现首付款超过1亿美元的规模较大的BD);再加上最近科技板块重新启动,资金持续流出明显。

10月8日诺诚-健华宣布与海外生物药企Zenas达成合作,将其自身免疫领域小分子药物奥布替尼进行海外授权,协议总金额超过20亿美元,进一步强化了国产创新药出海的趋势。2025年1-9月中国创新药出海合同总金额超1000亿美元,同比增长170%。创新药出海已成趋势,年底预期将有更多BD兑现

从历史数据来看,每年10月-次年1月是BD密集落地的阶段。如从2016-2024年全部首付款超过1亿美元的中国创新药BD的落地时间来看,10月到次年1月占总体的64%,例如康方生物、科伦博泰、百利天恒、传奇生物等一系列重大BD基本都是在四季度达成。这是源于重磅BD谈判一半至少需要半年的时间(接触、谈判、尽调、磋商、签协议),国内创新药普遍是在春节以后进入新一年的生产经营,如果要年内实现BD达成,那么时间差不多就落在后半年尤其是四季度。


科研数据将刺激板块
10月17日至10月21日欧洲肿瘤内科学会年会(ESMO)在德国柏林举行,作为全球肿瘤学领域的顶级盛会,此次会议预计汇集多项重磅临床研究成果,将有23项来自中国的研究入选LBA,相较24年的7项有了大幅增加。中国药企在本次ESMO年会中参与度显著提升,涉及PD-1联合疗法、ADC(如科伦博泰SKB264)、双抗(如康方生物AK112)等前沿管线,覆盖非小细胞肺癌、胃癌等高发癌种。如今中美创新药合作的核心障碍已通过模式转变得到解决。

过去美国质疑中国药物临床真实性,如今这一问题因合作模式变化而不再重要——中国药企与国际大药厂合作时,关键的后期临床试验多由国际大药企主导,且决定药物能否上市的关键性临床研究会在美国和欧洲开展。美国公司当前引进的多为早期资产,评估重点在于药物的生物学活性而非最终临床疗效数据。而中国企业在早期药物发现中的效率和临床密度极高,以至于美国VC投资初创公司前,会先检索中国是否有同类竞品,若发现有三四个类似项目便可能放弃投资。这本质是中国诸多产业的共性发展路径:以高效跟进实现超越。

鲍威尔本周讲话,提到了虽然政府“停摆”削弱了美联储对经济形势的掌握程度,但美国的就业和通胀前景“似乎没有太大变化”。分析认为,这一表述暗示美联储将在本月再次降息。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美联储观察工具显示,在鲍威尔讲话后,市场对美联储10月降息25个基点的预期概率接近100%。降息对于创新药板块是利好的,因此近期美XBI医药指数持续走高,自美联储降息以来,其明显冲高,这也为A股和港股的医药股做了一个示范。接下来,重点解读创新药在诺奖刺激下的新方向,供大家参考。

来源:玉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