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逢源破局!米莱狂吼宣布大获全胜,中美相争让阿根廷翻身?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28 21:15 1

摘要:阿根廷政坛迎来了一次历史性逆转。就在一个月前,米莱还在地方选举中惨败,妹妹陷入腐败丑闻、养老金医疗预算腰斩、比索暴跌、股市重挫,整个国家弥漫着绝望和愤怒。

阿根廷政坛迎来了一次历史性逆转。就在一个月前,米莱还在地方选举中惨败,妹妹陷入腐败丑闻、养老金医疗预算腰斩、比索暴跌、股市重挫,整个国家弥漫着绝望和愤怒。

可谁能想到,中期选举一夜之间风云突变——米莱的“自由前进党”以40.84%得票率横扫16个选区,不仅攻克了左翼传统堡垒布宜诺斯艾利斯,还一举从国会少数派逆袭为“总统否决权守护者”。

选举过后,阿根廷主要股指单日暴涨近20%,比索兑美元汇率飙升超10%,一时间“米莱大获全胜”的口号响彻全国。

米莱领导的右翼“自由前进党”获得40.84%的得票率,拿下全国24个选区中的16个。

就连左翼铁板一块的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米莱也以41.5%的微弱优势击败左翼的40.8%。国会最终,自由前进党拿下101席众议员、20席参议员,成为总统否决权的关键守护者。

仅仅一个月前,地方选举中米莱阵营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以34%对47%(差幅13个百分点)惨败。

那时,民生预算大砍、基建冻结、比索暴跌、妹妹丑闻缠身,整个社会弥漫着对“休克疗法”的不信任与愤怒。

决定性转折发生在10月9日——选举前夕,特朗普宣布与阿央行签署200亿美元货币互换协议,并明确表态:“米莱若败选,援助立刻撤回。”

同时承诺推动华尔街再提供200亿美元融资。这样赤裸裸的选举干预,在拉美历史上都算罕见。

选民们看到的现实是:如果左翼回归,美元撤离、比索崩盘、IMF断贷,经济危机恐怕雪上加霜。

在恐惧驱动下,理性投票成为主流。最终米莱阵营实现“绝地反击”,成为阿根廷政坛最大赢家。

别以为美国只是单纯支持“自由市场”或者米莱的“激进自由主义”。这背后,是一场精密的地缘算计。

阿根廷不仅拥有全球第三大锂储量,同时还坐拥丰富的稀土、铀矿。

这些都是新能源、国防和高科技产业的“卡脖子资源”。而且,阿根廷还是中国“一带一路”在南美的重要伙伴,拥有中国在内乌肯省的深空测控站(直接服务中国载人登月)。

美国给钱不是白给。交换条件十分明确。要求米莱政府限制中国获取锂、稀土、铀等战略资源。要求关闭中国在内乌肯的深空测控站,阻断中国未来载人登月的南半球测控需求。

通过美元互换绑定比索,削弱人民币在拉美的金融影响力。推动阿根廷退出“一带一路”,彻底转为美国“西半球棋子”。

选举大胜消息一出,阿根廷主要股指暴涨近20%,比索汇率一夜升值10%——资本市场把美国的援助视为“经济稳定的强心针”,而不是米莱个人的胜利。

米莱上台两年间,推行“休克疗法”:大幅削减福利开支、冻结基建、放宽市场准入。结果看似不错——年通胀率从三位数降至32%,是十年来最低。首次实现财政盈余,外汇储备企稳。选举后,投资者信心明显回升。

这些成效背后,离不开中国货币互换与美国“输血”的双重作用。

米莱高举“无政府资本主义”大旗,标榜自由市场、反国家干预。

可现实中,无论是美国财政部、IMF贷款,还是中国的货币互换,阿根廷经济命脉都被大国资本牢牢攥在手里。所谓“自由市场”,其实是大国博弈划定的有限空间。

军警预算大砍,但情报部门拨款暴增216%。米莱政府用情报手段监视工会、异见人士和反对派,压制示威与舆论。

妹妹卡琳娜被曝受贿,米莱政府不仅未透明调查,反而以“非法录音、破坏国家稳定”起诉相关人士,甚至甩锅“俄罗斯人渗透”,禁止媒体传播,极力掩盖裙带腐败。

国会席位虽大增,但离绝对多数还有距离,米莱推行激进私有化、零税制等核心改革,还需拉拢中间派,政治妥协难度极大。

休克疗法带来的“财政盈余”,靠的是养老金、医疗等民生预算大幅缩水。

普通人日子反而更难,社会矛盾暗流涌动。只是选民对经济稳定的渴望,暂时压过了对福利的期待。

阿根廷的地缘处境极为尴尬。

美国要彻底绑定阿根廷,切断中国在南美的能源、航天布局,强化“新门罗主义”;中国则是阿根廷农产品、矿产出口的最大市场,也是“一带一路”基础设施投资的重要金主。

米莱必须兑现对美国的“疏远中国”承诺,但又不能和中国彻底翻脸,否则经济依然难以为继。

经济压力未减。2025-2026年,阿根廷需偿还140亿美元外债,IMF贷款占外汇储备近半,后续续借还得看改革“进度条”。财政看似健康,但本质靠外部输血,内生动力依旧薄弱。

国会席位虽大增,但改革离不开中间派支持,激进政策推行难度极高。社会对休克疗法的耐受度有限,福利缩水引发的民怨随时可能反扑。

夹在中美之间走钢丝,既要兑现对美国的承诺,又不能得罪中国,阿根廷的外交回旋空间极为有限。

任何一方不满,都可能引发新一轮经济和政治动荡。

结语:

米莱的中期选举大胜,表面上是“自由市场”与“休克疗法”的胜利,背后却是美国200亿美元选举援助的“权力加持”。

阿根廷暂时获得喘息,但真正的翻身远未到来。

经济依赖大国输血,政治改革受掣肘,外交走钢丝,民众对“稳定”的渴望掩盖了深层次结构性问题。

这是大国博弈下中小国家的真实困境:短期可以借力翻盘,但长期能否自主掌控命运,还取决于能否跳出大国划定的“利益格局”。

米莱的大胜,未必是阿根廷的真正胜利。

这或许才是阿根廷2025年这场“历史性逆转”背后,最值得深思的现实。

参考信源:《阿根廷总统米莱所在政党赢得该国中期选举》环球网2025-10-27 08:32北京

来源:冷史客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