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手段升级翻新很快,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目前,青岛地区涉老年人被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中,主要集中在虚假投资理财、冒充电商客服、刷单返利、冒充公检法、冒充熟人五种类型。在重阳节到来之际,希望这份“防骗指南”能帮助大家,共同为长辈们的晚年生活筑起一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手段升级翻新很快,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目前,青岛地区涉老年人被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中,主要集中在虚假投资理财、冒充电商客服、刷单返利、冒充公检法、冒充熟人五种类型。在重阳节到来之际,希望这份“防骗指南”能帮助大家,共同为长辈们的晚年生活筑起一道坚实的“安全防线”。
01
虚假投资理财类诈骗
▶️不法分子构建虚假投资平台、渠道,告诉受害人自己有高人指点或者内幕信息,稳赚不赔,用高额回报为饵,诱使被害人投资,一旦受害人投资,将会血本无归。
✅ 防诈提醒:广大市民如果要理财投资,一定要选择合法正规的平台和机构,切勿相信“稳赚不赔”“高额回报”的“买卖”,避免落入网络投资理财诈骗的陷阱。
02
冒充电商客服类诈骗
▶️诈骗分子通过电话或短信联系用户,自称抖音客服,声称用户开通了抖音直播会员、免密支付等功能,若不及时关闭,每月将自动扣费(通常为800-2000元),并以影响征信等理由制造恐慌。随后以“协助关闭功能”为由,诱导受害人下载具备屏幕共享或远程控制功能的第三方APP,如“银联会议”“抖音会议”等。受害人开启屏幕共享后,诈骗分子可实时监控手机操作,获取银行卡密码、验证码等信息,进而转走卡内资金,或诱导用户在金融APP上进行转账操作。
✅ 防诈提醒:任何自称“平台客服”的来电、信息,务必通过官方电话或APP内客服核实真伪,切勿轻信陌生电话;陌生链接不点击,来源不明的APP坚决不安装,尤其警惕“共享屏幕”或“远程操作”的指令;不向陌生人透露密码、验证码,不配合人脸识别、指纹验证等敏感操作;定期检查支付设置,关闭不必要的免密支付功能,设置转账延迟到账。
03
刷单返利类诈骗
▶️诈骗分子通过短信、社交媒体、短视频将受害人引流到刷单的虚假网站(APP),邀请受害人做任务赢返利。起初,骗子会发布一些小额刷单任务或者无需本金的刷单任务,让受害人成功领到返利,使其放松警惕,之后骗子就会让受害人进行大额转账并发布大额任务,还会以账户被冻结、信用需修复等理由诱导受害人继续转账,直到最后吞并受害人所有的钱。现在逐渐演变成以“虚假兼职招聘”“赠送礼品”“色情卡片”等方式引流至刷单套路中。
✅ 防诈提醒:网络刷单本身就是违法行为,不要被高额报酬所迷惑,不要轻信网络上“高佣金”“先垫付”等兼职刷单的信息。不要轻信来路不明的微信、电话和短信,更不要随意转账、汇款。拒收来路不明的快递,不点击不明链接,不扫描不明二维码。
04
冒充公检法类诈骗
▶️诈骗分子事先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受害人的个人身份信息,冒充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声称受害人涉嫌重大案件对其进行威逼、恐吓。甚至会向受害人展示虚假的通缉令逮捕证等法律文书同时要求受害人严格保密。随后以帮助受害人洗脱罪名为由,诱导受害人到宾馆等独立封闭空间阻断其与外界的联系,要求受害人接受监管配合资金审查将名下所有资金转到指定“安全账户”完成诈骗。
✅ 防诈提醒: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电话、QQ、传真等形式办案,没有所谓“安全账户”,更不会远程让你转账汇款。
05
冒充熟人类诈骗
▶️嫌疑人通过不法渠道获取受害人或其亲朋好友姓名、电话、网络身份等相关信息后,会通过电话、网络、短信等方式联系受害人,假冒其亲属或好友,随后编造“生病”“出事”等各种虚假理由,以急需用钱为借口,要求受害人汇款或转账。
✅ 防诈提醒:对于陌生来电、短信或网络信息要谨慎对待,不要轻易向对方泄露个人信息;如果对方自称是事主的亲朋好友并提出与钱相关的需求时,一定要当面或者拨打自己熟悉的电话号码的方式核实对方身份。
平度融媒编辑:赵小云
来源:青岛平度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