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冬季气温低、室内活动多、空气流通差,流感病毒、鼻病毒、肺炎支原体等呼吸道病原体活跃。学校、养老机构、商场等人员密集且密闭的场所,易通过飞沫或接触传播病原体,属于高风险区域。为守护公众健康,郊区疾控中心结合重点场所特点,普及科学预防知识如下:
冬季气温低、室内活动多、空气流通差,流感病毒、鼻病毒、肺炎支原体等呼吸道病原体活跃。学校、养老机构、商场等人员密集且密闭的场所,易通过飞沫或接触传播病原体,属于高风险区域。为守护公众健康,郊区疾控中心结合重点场所特点,普及科学预防知识如下:
(一)学校及托幼机构
• 习惯培养先行:通过主题班会、行为示范等方式,教学生掌握“七步洗手法”,餐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后需用肥皂和流动水搓洗至少20秒;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挡,无纸巾则用肘部代替,避免用手触碰口鼻。
• 环境清洁护航:教室、宿舍、食堂每日至少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优先选择中午阳光充足时段开窗;每日对桌椅、门把手、楼梯扶手等高频接触部位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洗手池配备足量洗手液。
• 健康监测把关:落实晨午检制度,密切关注学生身体及精神状态,发现身体不适症状者,及时督促居家休息并就医,待症状完全消失后再返校。
(二)养老机构
• 强化出入管理:对探视、维修等外来人员进行合理登记,规范防护;建议老年人减少不必要的外出,确需外出时做好保暖和防护。
• 优化内部防护:工作人员每日做好健康自查,服务时全程佩戴口罩,接触老人前后严格手卫生;居室和公共区域每日通风消毒,老人餐具实行“一人一用一消毒”,衣物被褥定期晾晒。
• 聚焦重点防护:通过科普讲座、图文手册等形式,讲解疾病预防知识。
(三)商场超市等公共场所
• 加强清洁消毒:电梯按钮、购物车把手、座椅扶手等重点部位用含氯消毒剂定时擦拭;交通工具运行前后对座椅、小桌板等全面消毒。
• 保障空气流通:确保通风系统正常运行,增加新风量;天气适宜时开启门窗自然通风,每日不少于3次,每次30分钟以上,降低室内病原体浓度。
• 强化宣传引导:通过电子屏、广播、海报等载体,讲解疾病预防知识。
冬季呼吸道传染病可防可控,重点场所的科学防控与个人防护相结合,就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让我们共同筑牢健康防线,平安度过冬季。
来源:大东北生活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