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出了个狠人!34岁身家200亿,全球每3台全景相机有2台是他造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29 08:53 1

摘要:2025年10月26日股市收盘,一则消息在财经圈炸了锅:影石创新股价飙至278.83元,总市值冲破1122亿元。34岁的创始人刘靖康,凭200亿+个人财富甩开喜茶聂云宸、霸王茶姬张俊杰,稳坐中国90后首富宝座。

2025年10月26日股市收盘,一则消息在财经圈炸了锅:影石创新股价飙至278.83元,总市值冲破1122亿元。34岁的创始人刘靖康,凭200亿+个人财富甩开喜茶聂云宸、霸王茶姬张俊杰,稳坐中国90后首富宝座。

没人能想到,这个手握千亿商业帝国的90后,十年前揣着30万本金闯江湖时,连商业计划书都写不明白。更没人料到,这个曾靠破译手机号出圈的技术宅,如今能让全球每卖三台全景相机,就有两台印着他公司的logo。

从"黑客少年"到差点被开除:怪才的成长全是"意外"

1991年出生的刘靖康,打小就不是"乖学生"。三年级接触电脑后,别的孩子沉迷游戏,他却抱着代码手册啃到深夜;五年级自己捣鼓出第一个个人网站,高中更是把电脑藏进宿舍,晚自习全泡在技术论坛里。

2010年考入南京大学软件学院,他的"技术疯魔症"彻底爆发。大二时,他爬取7000多张同学证件照,用代码算出各学院"平均脸",调侃"商科女生下巴尖,历史女生脸儿圆",帖子刷爆校园网,"标准哥"的外号就此传开。

真正让他一战成名的是2012年那波操作。看电视时瞥见360老板周鸿祎的未接来电按键音,他突然灵光一闪:"不同按键频率不同,说不定能破译"。6个小时后,他不仅算出手机号137******98,还拍了过程视频上网,标题带着少年气的得意:"先说明,我不是专业学这个的"。

这下全网沸腾了,周鸿祎转发点赞"这同学真能干",李开复直接抛来橄榄枝。但风头正劲时,他却栽了大跟头——写日志分享如何利用学校系统漏洞进入老师邮箱,差点被开除。"那盆冷水浇得我彻底清醒,光会炫技没用,得让技术落地",多年后刘靖康回忆起这段仍心有余悸 。

30万闯深圳:从"软件小白"到磨坏3双鞋的厂长

2014年毕业季,刘靖康和做小生意的父亲订下"对赌协议":给一年时间创业,失败就乖乖找工作。揣着大学攒的十几万和父亲借的15万,他拉上6个同学在南京租了间小办公室,先从直播软件试水,主攻名校公开课。

200多场直播后,现实给了他们沉重一击:没人看、没收入,团队连房租都快交不起。"当时觉得技术牛就天下无敌,结果市场分分钟教我做人",刘靖康这才明白,从代码到赚钱,差的不止一点。

转机出现在两次偶然的相遇:一次体验谷歌纸板VR眼镜,一次看到澳洲上空的360度全景视频。"就像两道闪电劈中我",他突然开窍:做VR全景相机,而且要做能卖向全球的硬件!2015年,Insta360公司成立,凭着之前的名气,他拿到了IDG资本的470万天使投资。

但新问题接踵而至:南京招不到靠谱的硬件工程师,零部件要从深圳调,样品得等三四天。刘靖康当机立断:搬去深圳!十几号人挤在复式公寓里,他这个软件天才瞬间变成"供应链小白"——第一次见电路板像看天书,跟供应商砍价被怼"外行别捣乱",样品要求被工厂师傅嫌"太刁钻"。

2015年底,第一代"大方块"相机上市就翻车:镜头松动问题频发,只能全部召回。团队成员记得,那段时间刘靖康天天泡在工厂,和工程师一起拧螺丝、磨设备,3个月磨坏3双鞋,每天只睡3小时,嘴里总念叨"做不出来公司就倒闭了"。正是这份狠劲,让他们在深圳完成了从"软件思维"到"硬件思维"的蜕变。

干翻三星理光:把技术变成"人人能用的魔法"

2016年7月,插手机使用的Insta360 Nano横空出世,彻底改变了战局。在CES展上,苹果联合创始人沃兹尼亚克拿着它连声赞叹"了不起",这句话直接让公司月销从0飙到2000万。

"我们的秘诀特简单:解决用户最头疼的问题",刘靖康说。别人拍全景要后期拼接,他们搞出"隐形自拍杆"算法,拍出来像有人飘着抓拍,瞬间成了网红神器;用户嫌剪辑麻烦,他们就开发AI剪辑功能,新手也能出大片。

这套"痛点解决法"屡试不爽:2017年运动款Insta ONE适配极限场景,2018年ONE X系列成爆款,把三星、理光斩于马下,登顶全球销量第一;2019年因为爱打篮球游戏,又推出拇指大小的GO系列,满足第一视角拍摄需求。

到2024年,影石创新的全球市场占有率冲到81.7%——相当于每卖三台全景相机,就有两台是他们家的,海外收入占比高达77%,欧美日韩消费者抢着买单。"这是中国硬科技的胜利",财经专家王建军评价:"他抓住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转型风口,用900多项专利建立了别人难超越的壁垒" 。

千亿首富的"野路子":撒钱、当红娘,还敢硬刚大疆

有人酸刘靖康"靠爹",可查遍资料才知道,父亲那15万是全部积蓄,他的起点和普通创业者没两样。真正的底气,是对产品的极致较真和对团队的"无套路"宠溺。

今年6月影石登陆科创板,首日涨幅高达274%,市值突破700亿,刘靖康成了科创板首位90后创始人。庆功时他没开表彰大会,反而组织了电音派对,背着装满现金的书包爬上二楼撒钱慰劳员工,视频直接冲上热搜。这不是他第一次"任性":公司年会上豪送27辆新车、50克金条,搞"百万减重计划",员工每瘦1斤奖500元,两年发了近200万奖金;七夕还亲自当红娘,牵手成功的员工直接拿5000元恋爱基金。

但对产品,他却苛刻到"不近人情"。只要觉得不够好,能推迟上市时间,甚至砍掉几千万的生产线。今年10月,影石发布首款全景无人机"影翎",直接闯进大疆的腹地。有员工爆料,产品发布前,刘靖康总趁半夜偷拿样机测试,被CEO吐槽"不务正业"。长江证券测算,若能拿下20%的无人机市场,影石营收将再增192亿,但面对大疆3.8万项专利的壁垒,这场硬仗不好打。

更真实的是,千亿市值背后也有烦恼。2025年上半年财报显示,公司营收增长51%,但净利润增速几乎停滞,研发和销售费用却飙升,存货也涨了近50%。刘靖康在内部信里直言:"千亿只是逗号,生态没搭成,一切都是空谈"。

从30万到1122亿,从南大宿舍的技术宅到硬刚巨头的创业者,刘靖康的故事藏着最朴素的成功逻辑:所谓传奇,不过是把热爱熬成专业,把员工当兄弟,把每个细节磨到极致。当一个人既懂技术又肯低头拧螺丝,既敢冒险又懂感恩,想不成功都难。

来源:听风观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