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重阳节,在战国时期已有记载,唐朝时成为官方钦定的节日。流传至今天,每年的重阳节,又称老人节。
作者 :儒风君 · 彩霞满天
在《易经》中,“九”是阳数。在数字中,“九”为最大。
农历九月初九,九九相逢,故谓之“重阳”。
重阳节,在战国时期已有记载,唐朝时成为官方钦定的节日。流传至今天,每年的重阳节,又称老人节。
“九九”与“久久”同音,因此,古人认为重阳是一个吉祥的日子,有天长地久、健康长寿的寓意。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2025年的重阳节如期而至。这些祈寿的习俗,您知道吗?
01
登高望远
九月初九,正处于秋冬之交、季节转换之时,容易着凉感冒,患呼吸道疾病。
古时候,人们缺乏医学知识,认为在这个日子登高,可以避祸。
金秋九月,大家结伴出游赏景、登高远眺。
人们结伴外出“踏秋”,既锻炼了身体,又享受了和亲朋好友一起喝酒、聊天的乐趣。
东晋诗人谢灵运的“谢公屐”,是自制的一种木屐。
在木屐的前面和后面,都装上铁齿。
上山的时候,把前齿去掉,下山的时候,把后齿去掉。这样,登高非常方便。
渐渐的,重阳节登高成了人们喜闻乐见的活动。
这个习俗,可以起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作用。
唐代诗人李白在《九月十日即事》中写的“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描绘了重阳节后的景象。
02
吃重阳糕
与中秋节吃月饼、元宵节吃元宵一样,到了重阳节,人们习惯吃重阳糕。
重阳糕是节令食品,制作比较随意,没有固定的方法,也没有固定的形状。
今天,各地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为重阳糕。
据《帝京岁时纪胜》记载:“京师重阳节花糕极胜……市人争买,供家堂,馈亲友。”
看来,在古代,重阳糕不仅自家食用,也是馈赠的礼品,颇具礼俗意义。
古人相信“万事皆高”之说,“糕”与“高”同音。
因此,重阳节吃糕的意义非凡,象征着步步登高。
这个习俗,人们祈盼人寿年丰、久久安康、万事皆高。
宋代无名氏在《都门杂咏·论糕》中写的“面夹双层多枣粟,当筵题句傲刘郎”,描绘了重阳节人们制作重阳糕的热闹场面。
03
炖汤滋补
重阳时节,秋意渐浓、气候干燥,传统养生讲究炖汤滋补。
秋季,是炖汤滋补的最佳时节,可以调理脾胃、提高免疫力,是顺利过寒冬的健康保障。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中有云:“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可见,“秋冬养阴”非常重要。
人们炖汤宜选择滋阴润燥、健脾益气的食材,避免过于温补。以平补为主的炖汤,适合全家共享。
胡萝卜猪骨汤、山药板栗扇骨汤等,都是经典配方。
这个习俗,既是中医养生的重要理念,又可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清代诗人黎金霞《厨房炖汤偶得》中的“大火香来小火酥,十分成色好出炉”,描绘了人们炖汤时对细节的追求。
04
观赏菊花
自古以来,菊花、梅花、兰花和翠竹被誉为“花中四君子”,代表着君子美好的品性。
许多文人雅士留下了关于菊花的千古佳句: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其中,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以不尚藻饰、不事雕琢的朴素自然之语,道出了返朴归真的人生哲理,具有极高的艺术魅力。
九月初九,菊花陆续绽放,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的功效。
古人有赏菊赋诗、饮菊花酒的习俗,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力,有助于身体健康。
菊花有“延寿客”的雅号,被赋予了尊老、敬老的特殊意义和文化内涵。
重阳佳节,不禁想起了曹操那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鼓励人们珍惜时光,洒脱生活。
05
佩带茱萸
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妇孺皆知。
那么,茱萸到底是什么植物呢?
茱萸,又名“越椒”或“艾子”,秋天结出红色、有辛香气味的小果子。它是一种药用植物,具有杀虫消毒、逐寒祛风等功效。
古代科技文献《淮南毕万术》有云:“井上宜种茱萸,茱萸叶落井中,饮此水无温病,悬茱萸于屋内,鬼畏不入。”
古人称茱萸为“辟邪翁”,认为它是可以驱邪的神物。
重阳时节,人们或者把茱萸佩带在身上,或者在地上插茱萸。
这种人人佩带茱萸的习俗,背后隐含着古人药用知识的智慧,也是健康守护的文化符号。
唐代诗人王昌龄在《九日登高》中写的“茱萸插鬓花宜寿,翡翠横钗舞作愁”,描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06
祭扫祖墓
重阳节,素有祭祖祈福的传统,与除夕、清明节、七月半并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
这天举行祭祖活动,使人们重新回到传统文化中,与先人的精神对接。
祭扫祖墓,表达人们对祖先的感恩与缅怀,增加家族的凝聚力和传统延续性。
俗话说的“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是古人对老年人智慧的充分肯定。
《孟子·梁惠王上》有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人们在孝敬自己长辈的同时,还“以及人之老”。
如今,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关爱老人、尊重老人,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诗歌《金秋重九》中的“怀念故人兮,扫陵祭酒;盼团圆兮,早日归乡”,描绘了重阳节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
九九重阳节,人们无论是登高望远、吃重阳糕、炖汤滋补,还是观赏菊花、佩带茱萸、祭扫祖墓,都是把传统文化和理念贯穿其中,有避邪祈福、延年益寿的寓意。
爱在深秋、情暖重阳,祝老人们健康长寿!
文末点亮小红心,鼓励下儒风君!
来源:一品姑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