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5亿人见证AI跑出中国速度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29 07:26 1

摘要: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近日发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报告(2025)》显示,截至今年6月份,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达5.15亿人,较2024年12月增长2.66亿人,用户规模半年翻番,普及率为36.5%。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近日发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报告(2025)》显示,截至今年6月份,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达5.15亿人,较2024年12月增长2.66亿人,用户规模半年翻番,普及率为36.5%。

生成式人工智能浪潮奔涌,是企业和用户良性互动的结果。当生成式人工智能显示出其巨大潜力与战略意义后,许多科技企业奋楫争先,聚焦生产、生活等应用场景,将大量资源投入大模型的研发与迭代。这种实干精神有力推动了技术成熟与应用落地,促成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我国各个领域的广泛渗透。

“AI改变生活”,生成式人工智能已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海量用户既是技术红利的分享者,也是推动应用场景持续丰富的参与者。用户的偏好引导着企业的研发方向,推动资源向更受市场欢迎的国产模型集中。目前,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主要应用场景包括回答问题、日常办公、休闲娱乐、创作内容等。其中,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回答问题的用户最为广泛,达80.9%。

用户规模的爆发式增长,也折射出我国人工智能从“可用”走向“好用”、从“试用”走向“常用”的趋势。5.15亿的用户规模,本身构成一个无与伦比的“应用试验场”和“数据富矿”。众多应用都能在如此海量的用户中获得快速、积极、有效的反馈,从而加速迭代优化。此外,用户“用脚投票”使市场竞争更加充分。企业为在竞争中胜出,必须不断挖掘用户痛点,开拓新的应用场景。每一个新场景的突破,都是市场“创造性破坏”的生动体现。

在全球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赛道上,中国正跑出自己的加速度。截至今年4月,我国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达157.6万件,占全球申请量的38.58%,位居全球首位。随着技术环境的不断优化,我国在全球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的话语权持续增强,已成为推动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

然而也需清醒认识到,人工智能技术迭代一日千里,全球竞争日趋激烈,不能沾沾自喜。生成式人工智能还面临诸多“成长的烦恼”。比如,直播间内,AI仿冒公众人物进行带货。又如,突发事件中,“AI谣言”肆意传播。

当前,“人工智能+”行动正如火如荼地展开。接下来,需持续加强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同时突出应用导向,让技术发展的成果精准滴灌至社会每个角落。此外,技术每前进一步,治理就要跟进一步,也需要未雨绸缪,推动智能向善,让更多人共享技术发展红利。

“5.15亿人”的背后,是澎湃的发展活力与广阔的市场前景。依托这一规模优势,紧抓应用牵引与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两大关键,必能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不断向“新”发展、向“高”攀登,最终惠及千家万户。(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乔瑞庆)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来源:中国经济新闻网四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