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是公历10月29日,农历九月初九。公历和农历都逢“九”,迎来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祝愿大家“长长久久,幸福永久”。
导语:今日重阳节不一般,堪称60不遇,2大特点要知道,记得3吃2不吃!
今天是公历10月29日,农历九月初九。公历和农历都逢“九”,迎来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祝愿大家“长长久久,幸福永久”。
重阳节在古人心目中地位是极为崇高的,它不仅是重要的时令节日,还是人们庆祝丰收和感恩敬老、延寿祈祥的日子。
比如,古代人们视数字“九”为至阳之数,九月初九,日和月都有“九”,双九相重,更被视为是“阳气鼎盛”之日。
因此,人们会在这天举行“避灾”和“祛邪”等习俗活动,如登高和佩茱萸等。
这可不杜撰的,有记载为证,在《荆楚岁时记》中就有记载说:“九月九日,佩茱萸,食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
还有《西京杂记》中也有“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华酒,令人长寿。”的记载。
重阳节从起初的祭祀庆祝丰收,发展到唐朝以后变得节日风俗活动更多,达到了鼎盛时期,甚至还被列为法定节日,给官员放假。例如在《唐六典》中就记载了皇帝赐群臣茱萸束、菊花酒。
时到今日,重阳节这天定为“老人节”,现在各地都会搞些照顾、帮助老人的活动,您那边搞了吗?
今年的重阳节可不一般,是乙巳蛇年重阳节,堪称60年一遇。并且今年重阳节有两大特点与往年大不相同。下面具体来看:
这里说的“早晚”可不是对农历来说的,而是因为农历上有的年份有闰月,有的年份没有闰月,导致对应的公历日期上出现“早晚”。
例如,从1901年至2100年这200年,重阳节对应的公历日期,最早的是在2033年的10月1日(与国庆节在同一天),最晚的是1995年的11月1日。
今年的重阳节这天是10月29日,算是“晚重阳”了。那么,有啥预兆呢?
老话说“早重阳暖烘烘,晚重阳冻死牛”“晚重阳鹅毛大雪,早重阳单衣过冬”“早重阳三九穿单,晚重阳十栏九空”,都是说,如果当年是“晚重阳”的格局,那么按照老祖宗总结的经验,往往预示着当年冬天可能降雪会比较多,相对寒冷一些。
相反,如果当年是“早重阳”的格局,则预示着当年冬天可能没有那么寒冷,多半是个暖冬。
我们现行的农历是阴阳合历,二十四节气是农历中阳历成分的核心载体,通过节气来协调农历年份与太阳回归年的同步。
而二十四节气与太阳回归年同步,所以,就导致霜降节气有的年份会出现在重阳节之前,有的年份会在重阳节之后。
今年的重阳节就是在霜降节气交节之后,立冬节气之前,处于霜降时节中。
老话说“霜降连重阳,大雪满山岗”“重阳霜降中,冬寒冷到狂”“重阳霜降后,开春冻死牛”“霜降重阳前,大雪邋遢年;霜降重阳后,干净清爽年”,都是说,霜降和重阳相连或者说重阳节出现在霜降交节之后的话,那么就预示着当年冬天可能降雪会比较多,天气比较寒冷。
1、重阳一场雨,冬至三场雪;
2、重阳刮北风,一冬白茫茫;
3、重阳湿漉漉,冬寒刺入骨;
4、重阳无雨看十三,十三无雨一冬干;
5、重阳黑,腊月热;重阳星,冻死鹰;
6、雨洒重阳节,四十五天雪;
7、重阳晴,一冬冷;重阳雨,一冬暖;
8、重阳阴,火烘烘;重阳晴,河底清。
此外,重阳节处于秋冬过渡阶段,老辈人提醒,饮食上要牢记“多吃3样,少吃2样”,为冬天打基础。
1、少吃肥腻红肉
这里说的“红肉”主要是指像红烧肉、梅菜扣肉这类菜。
这类菜看着挺软烂,但实际生,不仅脂肪含量高,还消化起来特别费劲儿。
尤其是老年人,不比年轻的时候了,肠胃功能减弱,而孩子消化能力没发育完全。所以,这两类人不是说不能吃了,而是要少吃这类“红肉”,吃多了容易腹胀、反酸,还可能加重血管负担,平时浅尝一两块解解馋就够。
当然,如果你不在乎这些对我们身体的影响,可以当我没说。
2、少吃辛辣燥热肉
这类肉菜是很多人非常喜欢吃的,像烤羊肉串、麻辣炸鸡、辣子鸡等。也是一样,不是不能吃了,而是要少吃,尤其是霜降向冬季转换的时节。
因为,霜降后由于降雨天气减少了,空气变的更加干燥,秋燥也更明显了。以上这类食物吃多了容易“火气大”,如出现口干舌燥、喉咙疼,甚至便秘等,和秋天“润燥”的需求完全反着来。
所以,尤其是年轻人要管住嘴,要少吃,别等年龄大的时候再后悔。
1、多吃根茎类菜
老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这个时候我们可以依个人体质适当多吃一些山药、莲藕、芋头、萝卜等食物。
它们长得扎实,富含碳水和膳食纤维,蒸熟、炖汤(比如莲藕排骨汤)吃,既能暖身子,又能帮身体储存能量。
所以,我们可以多吃一根茎类蔬菜,老人吃了补气,孩子吃了长力气,为过冬打基础。
2、多吃绿叶类菜
虽然现在是为冬天打基础,但我们不能扛着“补冬”的大旗就大鱼大肉的,还要菠菜、西兰花、油麦菜等一些绿叶菜安排上。
因为,深秋时节,天气干燥,容易出现便秘的情况,而绿叶菜里的膳食纤维能通肠道,还能补充维生素。
3、多吃菌菇类菜
除了少吃红肉和多吃根茎和绿叶蔬菜以外,我们还要适当多吃一些像香菇、木耳、银耳、金针菇等这类菌菇类菜。
因为,菌菇类菜富含多糖和矿物质,像我们平时炖鸡汤、炒青菜时加一把,既能提鲜,又能帮身体增强抵抗力。
今日重阳节了,您还知道哪些习俗和好的建议呢?期待您的分享,感谢阅读!
来源:三农科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