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是中国互联网企业总和的2倍 :其主要份额仍然来自中国市场!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29 06:21 1

摘要:这个里程碑背后藏着两个关键时间线,今年4月苹果股价还在低谷徘徊,谁也没想到半年后能狂涨56%,硬生生涨出1.4万亿美元市值,相当于凭空多了一个 “Meta 级” 公司。

2025年10月28日美股早盘,苹果股价轻轻跳涨0.4%,定格在 269.87 美元, 就这一小步让它的市值首次冲破4万亿美元大关。

要知道,全球能摸到这个门槛的公司此前只有两家,一家是英伟达现在稳坐4.6万亿,和刚在10 月晋级的微软。

这个里程碑背后藏着两个关键时间线,今年4月苹果股价还在低谷徘徊,谁也没想到半年后能狂涨56%,硬生生涨出1.4万亿美元市值,相当于凭空多了一个 “Meta 级” 公司。

现在美股科技圈彻底形成 “三足鼎立”:英伟达靠算力垄断领跑,微软绑定OpenAI 喝汤,苹果则凭着硬件基本盘挤了进来。这三家加起来的市值,比很多国家的GDP还高,科技行业 “强者恒强” 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要理解苹果如今4万亿市值的底气,得从它充满传奇色彩的创业故事说起,这家改变世界的公司,最初诞生在一个普通的车库里。

初创萌芽期1976-1985年,两个年轻人的 “科技梦”,1976年4月1日,21岁的史蒂夫・乔布斯和26岁的史蒂夫・沃兹尼亚克,在乔布斯家的车库里成立了苹果公司。当时他们手里只有一台自己组装的电脑 Apple I,这台没有外壳、需要外接显示器的机器,却开启了个人电脑时代的序幕。

起初两人只是想卖电脑赚点零花钱,没想到当地一家电脑商店老板一口气订了50台,每台出价500美元。为了赶工,他们卖掉了乔布斯的大众面包车和沃兹尼亚克的计算器,凑钱买零件,最终用30天完成交付,赚下了第一笔 “巨款” 2.5 万美元。

就是这台Apple II 电脑引爆了市场,1977年推出的 Apple II 是真正的 “爆款”,它是首款量产的彩色图形电脑,还能连接打印机、调制解调器,直接把个人电脑从 “发烧友玩具” 变成了家庭和企业能用的工具。短短3年间到1980 年苹果上市时,Apple II 已经卖出13万台,公司市值一举突破17亿美元,创造了当时最快的 “亿万市值” 纪录,乔布斯也成了年轻的亿万富翁。

在1984年公司推出的 Macintosh 电脑虽然搭载了革命性的图形界面和鼠标,但因为定价过高、软件生态不足,销量远不及预期。加上乔布斯与公司管理层的矛盾激化,1985年他被迫离开自己创立的苹果,这也成了苹果早期发展的 “至暗时刻”。

乔布斯离开后,苹果陷入了 “没有灵魂” 的十年。先后换了三任CEO,推出的产品要么缺乏创新,要么定位混乱,从高端电脑市场逐渐被微软和IBM挤压,1996年甚至亏损超过10亿美元,濒临破产。

就在苹果走投无路时,管理层想到了乔布斯 ,在1997年苹果以 4.29 亿美元收购了乔布斯离开后创立的 NeXT 公司,不仅带回了乔布斯,还拿到了 NeXT 的操作系统,这成了后来 Mac OS X 的基础,为苹果的 “重生” 埋下伏笔。

回归后的乔布斯迅速砍掉了苹果70%的产品线,只保留4款核心产品(针对个人和专业用户的台式机、笔记本),同时与老对手微软和解,让微软向苹果投资1.5亿美元,还为Mac开发Office软件。这一系列操作让苹果在 1998 年扭亏为盈,重新站稳脚跟。

从此苹果迎来了它走向巅峰的轨道,从iPod电脑到iPhone智能手机。

乔布斯的回归,开启了苹果的 “封神之路”。他用一款款颠覆性产品,把苹果从电脑公司变成了影响全球的科技巨头。

2001年推出的iPod,凭借 “把1000首歌装进口袋” 的口号,彻底改变了人们听音乐的方式。配合 iTunes Store,用户能合法购买单曲,短短几年就占据了全球MP3市场 70% 以上的份额,也让苹果从 “电脑厂商” 变成了 “消费电子巨头”。

2007年1月9日,乔布斯在发布会上拿出 iPhone,那句 “今天,苹果重新发明了手机” 震惊世界。当时没人相信一款没有键盘、全靠触屏操作的手机能成功,但 iPhone 上市后首周就卖出 30 万部,此后每年迭代的 iPhone,成了全球最畅销的电子产品,也为苹果积累了庞大的生态用户和巨额利润。

2010年推出的 iPad,又一次创造了新的产品品类。虽然当时很多人质疑 “平板电脑是大号手机”,但iPad上市80天就卖出300万台,至今仍是平板电脑市场的 “霸主”,市场份额常年保持在 30% 以上。

2011 年 10 月 5 日,乔布斯去世,蒂姆・库克接过 CEO 的接力棒。外界起初担心苹果会失去创新力,但库克用 “稳健运营 + 生态深耕”,让苹果的市值一步步突破新高。

库克上任后,苹果市值在2018年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2020年突破2万亿美元,2022年突破3万亿美元,直到 2025 年站上4万亿美元。这背后是他对供应链的极致优化(比如把中国变成核心生产基地)、对服务业务的深耕(App Store、Apple Music 等服务收入从2011年的80亿美元增长到2024年的850亿美元),以及对 iPhone、iPad 等核心产品的持续迭代。

库克虽然不像乔布斯那样擅长 “创造新产品”,但他更擅长 “把生态拧成一股绳”。通过 iCloud、AirDrop、Handoff 等功能,让 iPhone用户一旦使用其中一款产品,就很难换成其他品牌 这种 “生态粘性”,成了苹果对抗竞争对手的最大护城河,也为如今 4 万亿市值打下了坚实基础。

作为苹果的 “大本营”,美洲地区常年占据营收第一的位置。2025年第三财季,美洲区收入达411.98亿美元,同比增长9%,占全球总营收的35.5%。这背后是极高的用户渗透率:美国智能手机用户中,约60%都在用 iPhone,过去两年还有14%的安卓用户转投苹果阵营。

更关键的是 “消费力天花板”:美国用户不仅换机频率快,平均 1.5-2年换一次,还爱买苹果全家桶,买了iPhone的用户中,有72%会再买 iPad,65%会搭配 Apple Watch。这种 “一站式消费” 让美洲区的服务收入占比高达42%,比其他地区高出10个百分点以上。

中国是苹果除美国外最重要的市场,2024 年 iPhone 用户达 2.2 亿,占全球活跃用户的 22%。虽然 2025 年上半年市场份额从 18% 降到 15%,但大中华区在 2025 年第三财季仍实现 153.69 亿美元营收,同比增长 4%,终结了连续七个季度的下滑颓势。

这里藏着两个关键亮点:一是 “苹果税” 贡献惊人,2024年中国用户缴纳的 App Store 抽成达64.4亿美元,占中国区营收的10%,比美国还高 1.2 个百分点;二是政策红利释放,政府消费电子补贴和产品调价策略,让 iPhone 17在一二线城市的换机率提升了8个百分点。不过库克仍在发愁:如何挽回被本土品牌抢走的年轻用户。

欧洲区以240.14亿美元营收位列第三,同比增长10%,英国、德国是核心支柱,英国的 iPhone 渗透率接近50%,和美国不相上下。2025年4月 Apple Intelligence 支持法语、德语等多语言后,欧洲用户的AI功能使用率飙升至 68%,比美区还高7个百分点。

截至2025年10月28日,苹果公司市值是整个中国互联网公司总和的2倍。

根据2025年10月23日的数据:中国互联网公司市值排名前十的企业中,腾讯控股约5900亿美元、阿里巴巴约3333亿美元、小米集团约1980亿美元、拼多多约1400亿美元、美团约980亿美元、网易约852亿美元、京东约470亿美元、携程约390亿美元、快手约370亿美元、腾讯音乐约298亿美元。这十家公司的市值总和约为16000亿美元。

此外,据估字节跳动的估值约为3000亿美元。若将字节跳动的估值也计入中国互联网企业总市值,则总市值约为 20000 亿美元左右。

由此计算,苹果市值约是上述中国互联网企业总和的2倍(4万亿美元 ÷2万亿美元)。

来源:啵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