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月24号,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传来重磅消息: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与长征二号F遥二十一运载火箭组合体,沿着1.5公里长的无缝钢轨缓缓转运至发射区,这个接近60米高、重达40多吨的"大家伙"正式进入发射准备阶段 。仅仅3天后的10月27号,发射场区立刻组织全系统合练
热点概况
本月24号,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传来重磅消息: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与长征二号F遥二十一运载火箭组合体,沿着1.5公里长的无缝钢轨缓缓转运至发射区,这个接近60米高、重达40多吨的"大家伙"正式进入发射准备阶段 。仅仅3天后的10月27号,发射场区立刻组织全系统合练,测发系统所有岗位全员参与,从飞行准备、点火起飞到船箭分离全程模拟演练,航天员乘组也同步开展医学检查和进舱流程演练,连着陆场都启动了搜救回收准备,最终合练圆满成功,完全符合发射标准 。
此次任务是我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第5次载人飞行任务,由陈冬担任指令长,带领陈中瑞、王杰组成飞行乘组,他们将在空间站驻留约6个月,开展出舱活动、空间科学实验、设备安装等多项任务,还计划进行科普教育活动 。目前船箭组合体功能正常,与各系统配合顺畅,加上升级后的雷达与光学立体测控系统保驾护航,已具备发射条件 。
星1儿制作
态度或者观点
讲真,追着神舟二十一号的进展看,每一步都让人热血沸腾!从24号船箭组合体驶出厂房开始,那矗立在戈壁滩上的发射塔架就像在向太空招手,这场景光是想想就觉得震撼。
最让人佩服的是咱们航天人的严谨劲儿!知道酒泉秋冬有低温大风,早就提前升级了发射塔架密封性和整流罩空调系统,把所有可能出问题的环节都堵上了 。再看27号的全系统合练,指挥室里"3小时准备"的指令一发出,从火箭、飞船到测控、回收各系统立刻联动,连航天员进舱流程都1:1还原,这哪是演练,分明是把"万无一失"刻进了骨子里。
更暖心的是那种"接力"的默契!空间站里神舟二十号的航天员已经练好了交会对接,就等着新伙伴上门;地面上测控团队升级了设备,运算能力和测量精度都翻了番,就为给飞船指对路;着陆场也提前演练搜救,既要接新乘组上去,还得准备接老乘组回来 。这种全链条的周密准备,可不是随便哪个国家都能做到的,这就是中国航天的硬实力!
有人说航天任务离普通人太远,可别忘了,航天员在太空做的科学实验会惠及医疗、材料等诸多领域,更别说每次发射都在刷新的技术高度,都是咱们国家科技进步的底气。看着神舟系列从一到二十一,从短期驻留到长期在轨,这种一步步稳扎稳打的前进,比任何口号都让人安心。
结尾
从船箭转运到全系统合练通关,神舟二十一号的每一步都走得扎实有力。这背后是无数航天人日夜的坚守,是中国载人航天技术的不断成熟,更是我们探索星辰大海的坚定决心。接下来,就等着那一声"点火",看三位航天员带着使命出征,和空间站的同伴完成浪漫的"太空会师"。
听说发射时间可能就在本周末,你会守着直播见证这一时刻吗?你最期待航天员在太空完成什么任务?快来评论区聊聊你的期待!
#神舟二十一号蓄势待发 #中国航天再启新程 #太空会师倒计时 #硬核科技守护飞天路
来源:星儿佳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