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首销初期,iPhone Air 的热度一度高涨。10 月 17 日预购开启仅 5 分钟,苹果官网首批机型便告售罄;京东平台更是创下 “开售 1 秒成交额破 1 亿元” 的新纪录。
作为国内首款 eSIM 手机,iPhone Air 自曝光起就备受市场关注。
不过受国内 eSIM 政策影响,国行版 iPhone Air 延期一个月上市,直到 10 月 17 日才开启预定,10 月 22 日正式发售。
首销初期,iPhone Air 的热度一度高涨。10 月 17 日预购开启仅 5 分钟,苹果官网首批机型便告售罄;京东平台更是创下 “开售 1 秒成交额破 1 亿元” 的新纪录。
然而,iPhone Air 正式开售后,其市场表现与首销热度形成鲜明反差。 仅一天后,线下门店及市场就出现大量现货,多地价格就开始出现破发。
今天晚上,知名博主“数码闲聊站”透露,iPhone Air 国内首销激活量远低于预期,甚至不及前代 Plus 机型。
博主指出,轻薄手机已陷入明显的 “叫好不叫座” 尴尬境地,目前三星与苹果的超轻薄机型均表现不佳。接下来的市场焦点将转向月底发布的华为 Mate70 Air。
此外,小米17 Air也正处于评估阶段,预计明年发布。
尽管苹果、三星的轻薄机型遇冷,但国产手机厂商并未放弃这一赛道,或通过差异化竞争尝试激活市场。
另一博主 “RD 观测” 公布了更具体的销量数据:iPhone Air 国内开售三天销量仅 3 万台+。
作为对比,iPhone 17 系列国内首销前三天销量突破 100 万台(较前代 iPhone 16 系列同期增长约 30%),其中 iPhone 17 Pro Max 占比超 40%(预估 40 万台以上)、iPhone 17 Pro 占比约 36%(预估 36 万台以上)、标准版 iPhone 17 占比约 24%(预估 24 万台以上)。
这意味着,iPhone Air 首销销量甚至不足 iPhone 17 标准版的 1/8,与 Pro 系列差距更为悬殊。
从首批用户反馈来看,这款史上最薄 iPhone虽有颜值高、握持舒适、便携性强的优势,但缺点同样突出:
续航不足:电池容量仅 3149mAh,无法满足中重度用户一天使用需求;官方推出的磁吸电池虽能补电,却会让手机失去轻薄核心优势,同时 799 元的价格也不便宜。
影像缩水:仅搭载一颗 4800 万像素主摄像头,缺少超广角、长焦镜头,无法拍摄 ProRes、Apple Log 等专业视频格式,甚至不支持 4K 慢动作,拍照体验较弱。
音质拉胯:仅顶部配备单扬声器,横屏看视频、玩游戏时音质单薄且分布不均,外放音量偏小,音质体验差。
eSIM 办理不便:办理 eSIM 虚拟卡需前往营业厅,不少用户吐槽 “流程太麻烦”。
性价比低:核心配置大幅简配,但却走高端定价路线 。256GB 版售价 7999 元,512GB 版达到万元,与配置拉满的 iPhone 17 Pro 系列差价较小,让不少用户觉得 不值。
不少网友直言,iPhone Air 除了薄和苹果标外,完全没什么吸引力。
事实上,iPhone Air 的遇冷并非仅限国内,其海外销量同样大幅低于预期。
供应链消息显示,因需求严重不足,iPhone Air 库存堆积严重,部分零部件已停止生产,前半年产量预计缩减 80%,也就是砍单 80%,太离谱了。
总的来说,iPhone Air 成为今年 iPhone 17 系列中唯一叫好不叫座的机型。核心问题在于阉割严重与定价过高的双重矛盾,导致其在全球市场遇冷。不过也有观点认为,如果大幅降价,比如 4999 元起,说不定能卖爆!
对此,小伙伴们怎么看?欢迎留言说说你的看法。
来源:福德宫哼哼
